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肉搏:二手房经纪竞争白热

2014年10月31日 14:09 来源:中国建设报 参与互动(0)

  唱衰中介经纪公司,自己却率先踩进泥潭。

  10月23日晚,中介经纪机构链家地产内部邮件《重要通知:致全体链家经纪人的一封信》宣布自11月1日起,北京链家全面终止与房地产家居网络平台搜房网的合作。作为搜房网最大的购买端口流量的付费客户,链家的突然撤出给转型中的搜房网重重一击。

  事件的影响仍在发酵。27日,伟业我爱我家集团副总裁胡景晖公开表示,继南京之后,北京市场租赁业务也将从11月1日起终止与搜房网的合作。至记者截稿,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也表示,中原地产正在观望,未来也可能考虑与搜房等平台终止合作。

   融合与交锋

  房地产经纪行业的O2O(线上到线下)正在进入深度融合。两个月前,搜房网加速了从媒体资讯平台向房产交易平台的转型,并改名叫做“房天下”。这一转型意味着搜房将打造线上线下产业链条,形成房地产交易的大平台。这显然将冲击代理行业。

  今年6月初,杭州9家中介企业下架在搜房网所有房源,电商与中介之间的矛盾首次公开化,但这并没有阻挡搜房网的决心。7月,搜房斥资近10亿元入股国内知名代理公司世联行、合富辉煌,分别成为这两家公司的第二大股东。10月7日,搜房宣布将出资5100万美元入股21世纪不动产,成为其第二大股东。短短三个月,搜房连续战略入股三家房地产代理公司,野心昭然,实际上也宣布搜房的“去媒体化”,将正式与专业从事房产销售的所有公司变成竞争关系。

  另一方面,作为传统经纪机构代表,北京链家从2007年起就算是北京二手房行业的老大,至今7年,在今年三季度,目标市占率达到了55.2%。所有业务中,其自有的链家网成交占比24%。除了链家外,其他中介也早已开始做自己的房源发布的网站,“去端口化”的态势明显。9月19日,上海标杆中介企业德佑地产对外房源网站也正式上线,公开了7万套内部房源。此外,中原地产、21世纪不动产等也均已拥有自己的网站,并在不断完善。CRIC研究中心分析师傅一辰认为,二手房中介对于搜房、安居客、58同城等网站端口的依赖度将持续降低,大型中介拥有自己的房源发布网站将成为一大趋势,未来对成交贡献也会越来越大。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传统中介企业与网络电商之间的合作关系正在发展为短兵相接的肉搏关系。事实上,搜房早在2011年就注册了“北京怡然居客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经营业务包括房地产经纪业务。链家则在内部邮件中明示,停止与搜房的合作原因首先在于“搜房上户效果越来越差”,但更直言“搜房已经变成一家中介公司,成为我们的竞争对手。”

    购房者利好

  傅一辰认为,从搜房和链家的“分手”到中介代理行业竞争加剧的混乱显现,并不意味行业的末日来临,反而会推动行业发展,对于购房者来说也是一大利好。

  链家认为搜房“在开历史倒车”。这主要是指搜房上有大量的重复房源、假房源。链家给出的数据显示,搜房作为目前最大的网络房源发布平台,北京二手房频道最高峰时发布房源达到150万套。但事实上,同一时点上北京在售二手房源只有10万套左右。

  “假房源和端口费的存在,无形中增加了购房者的成本。无论是中介本身还是购房者,都对于网络上大量虚假房源、排名恶性竞争的情况深恶痛绝,并将矛头指向了搜房、安居客等房源发布端口。”傅一辰表示,链家、德佑和搜房本身,都提出了100%真房源的口号。从使用其他端口到自建端口的转变,很可能意味着这一回中介对假房源要“动真格”了。

  而反之,随着端口收入的减少,搜房等电商平台也将继续加速转型销售型企业。在搜房的回应中,除了保有原来与中介代理公司在房源发布的合作外,更是提出了“为卖房业主和购房者服务”,暗示了他们也将直接成为一个中介的平台,行业竞争将空前激烈。

  傅一辰认为,随着行业竞争的深入,中介企业提高服务质量将是一大趋势。从争相宣布“100%真房源”,可以看到中介企业决心摒弃原有的粗放型管理模式,将通过加强内部管控、完善服务来吸引购房者。在行业的竞争中,抓住购房者需求改善服务是核心内容,也是企业未来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同时,中介企业自建端口,企业显然会更重视房源的真实性,也不会竞价排名,以免“砸了自己的牌子”,还损害自己员工的利益。

  对于购房者来说,这样的变化将降低购房时间和金钱成本——花在筛选虚假信息上的时间少了,被转嫁的部分端口费隐性支出也少了。无论从哪一方的角度来看,二手房交易中产生的成本都将降低。

【编辑:孙建永】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