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上一页 冬季采暖做好安全防范:电暖器要远离易燃物品(2)

2014年11月06日 11:35 来源:京华时报 参与互动(0)

  ■相关链接

  京华时报记者梳理近年一氧化碳中毒的案例发现,北京这种情况主要由于部分平房还在采用渣煤取暖,有的房屋使用已经被禁止使用的直排式燃气热水器以及燃气不完全燃烧、通风不好所致。一旦发现有人一氧化碳中毒,该怎么处理呢?

  一氧化碳中毒的临床表现

  轻度者头痛、头晕、心慌、恶心、呕吐症状

  中度者面色潮红、口唇樱桃红色、多汗、烦躁、逐渐昏迷

  重度者神志不清,呼之不应,大小便失禁,四肢发凉,瞳孔散大,血压下降,呼吸微弱或停止,肢体僵硬或瘫软,心肌损害或心律失常,经积极抢救侥幸存活者常遗留严重后遗症,如瘫痪、痴呆、抽风、精神不正常等。

  煤气中毒如何救治

  1.立即打开窗,流通空气,将病人迅速移至空气新鲜、通风良好的地方,解开衣扣使呼吸通畅,注意保暖;2.患者应安静休息,避免活动后加重心、肺负担及增加氧的消耗量;3.对有自主呼吸的患者,应充分给予氧气吸入;4.对严重重度者,应通知急救中心后就地抢救,及时进行体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5.争取尽早对患者进行高压氧舱治疗,以减少后遗症。

  □装修篇

  新房装修勿换防火门

  不少人在装修新房时,嫌开发商装的防火门不够美观而将其换成普通防盗门,未意识到因此埋下火灾隐患。防火门在火灾时能阻止火势蔓延和烟气扩散,确保人员疏散。楼道里的防火门属于公共设施,禁止个人进行改造;对于统一安装的入户防火门,建议业主不要私自改装或更换。

  天干物燥装修也防火

  如今天干物燥,装修过程中若不注意防火安全或使用不合格的装修材料都会埋下火灾隐患。北京消防提醒,装修不应只追求美观和实用,还要重视防火安全。

  1.要保证室内通风环境良好,使易燃气体易于向室外扩散。如通风不良,时间一长,挥发的气体就会与空气形成易爆的混合气体。一拉电灯开关或开启电动工具,产生的一点电火花都会带来严重后果。2.不能乱拉乱接电线,电源线要套上保护管,选择导线时要用质量较好的阻燃绝缘铜芯线。施工现场应天天打扫,清除木屑等可燃物,保证室内出口安全畅通。注意电路施工和电器安装,严格执行电器安装规程,发热器件周围应用阻燃材料做防火隔热处理,必要时可配备消防器材。3.选择装修材料时,一定要按国家标准等级选配,不应忽略防火需求。室内吊顶应采用阻燃材料;墙面、地面和基层应采用阻燃材料,制作橱柜的木材一定要经过防火处理。4.若需改动燃气管道,一定要按有关规定请专业人士操作。在燃气管道附近施工时,需要特别小心,不要损坏管线、阀门开关,以避免燃气泄漏发生火灾或爆炸事故。

  □燃气篇

  即将进入采暖季,用气高峰随之来临,以往出现过的燃气壁挂炉爆炸事故,除了产品本身质量问题,多数是因使用不当或者设备老化引起天然气泄漏,以及问题发生时用户处理不当等造成的。在此提醒广大市民,安全使用燃气,定期进行燃气自检,正确处理突发状况,排除隐患,安全过冬。

  京华时报记者孙少君

  燃气使用勿忽视细节

  1.使用燃气具时,注意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2.户内燃气管道不能作为负重支架或电器设备接地导线。燃气灶具周围不要堆放易燃物品。

  3.严禁在厨房和有燃

  气设备的房间内就寝,一旦发生燃气泄漏,引发火灾,将直接威胁人员生命安全。

  4.按照国家相关规定,燃气灶具和热水器的判废年限为8年。如果您使用的燃气具超过此期限,为安全起见,建议更换。

  燃气泄漏先关闭阀门

  1.发现家中燃气泄漏请先关闭燃气表表前阀门,开窗通风,切断室内电源。

  2.禁止在漏气的房间点火、吸烟、敲打铁器、管道、使用室内电器、拨打移动或固定电话。

  3.到户外安全的地方拨打电话报修。定期进行设施安全性自检

  1.可定期用肥皂水检查户内燃气设施,如接头、开关、软管、阀门等部位,查看有无漏气,严禁用明火查漏。

  2.连接燃气具的专用软

  管,有一定使用寿命,注意经常检查连接燃气具的专用软管有无松动、脱落或龟裂变质,如发现异常建议及时予以修复或更换。

  本版采写除署名外京华时报记者程建兰

【编辑:孙建永】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