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房产电商从吆喝到融合 楼市也要玩“双十一” 查看下一页

2014年11月13日 15:23 来源:今晚经济周报 参与互动(0)

  楼市也要玩“双十一”

  谈电商就不得不提“双十一”,由淘宝制造的“双十一”已然成为电商和消费者的狂欢节。而作为最大宗消费品的房地产,也开始融入这一盛事。

  2014年“双十一”,万科等传统房地产开发商纷纷携手电商平台,开拓销售渠道。中化集团旗下方兴地产在日前启动了“双11光盘节”;龙头房企万科则在今年8月尝试以淘宝全年消费金额抵扣购房款的方式减价促销,16天内销售了13亿元人民币;远洋地产与电商巨头京东集团旗下的互联网平台——京东金融正式签约。征战“双十一”同时,房企也打出了相应的广告和宣传攻势,希望趁着各项利好进一步发酵的机会,把“双十一购物节”的消费气氛引入到房地产行业,形成一个新的楼市成交季。

  事实上,不仅房地产企业在试图利用“双十一”,不少传统的房地产网络媒体和电商平台,也在这个“双十一”推出更多的策划和营销活动。打开一家电商网站,就可以看见“双十一”数钱买房、“双十一”优惠团购征集令等眼花缭乱的广告语。

  据悉,某房地产电商已经在北京、上海、广州等19个城市率先启动“首届房产双十一购房季”线上预订。包括万科、保利、华润、首开、首创等超过50家品牌。来自北京保利首开熙悦春天、广州万科东荟城、重庆华润中央公园等100多个项目超过10万套房源已经开始接受线上预定。

  此外,另一房地产电商平台也表示将与淘宝房产联手,打造中国首届“双十一”抢房节。

  本次“双十一”活动的合作方还包括万科、绿地、中海等一线品牌开发商,项目涉及上海、北京、南京、广州、成都、杭州、长春等40多座城市。共计推出1万套特价房,成交金额目标100亿元,并称总让利超过10亿元。

  房产电商年年变样

  2011年4月23日,潘石屹的银河SOHO1-152户型在某房地产电商网站以最终成交价1202万元拍出,折合单价6.6万元/平,较当时的市场价下跌了22.5%。潘石屹笑言“这是在亏钱赚吆喝”。当时的这件事在很多人看来只是房地产企业的一种营销手段,目的是吸引消费者关注,宣传目的大于销售目的。

  实际上,在2011年房地产电商已经不是新兴事物了。早在本世纪初,房地产电商的概念就已经出现,但由于当时市场环境不成熟,构想没有转化为成果。直到2011年,业界才开始意识到房子也可以在网上卖了,此后的3年多时间里,房地产电商的发展变得“根本停不下来”。

  房地产电商快速兴起背后的市场逻辑是什么?翻阅旧新闻,2011年北京通州区的房价下跌约16%,而这绝非孤例,全国很多城市彼时成交量萎缩。用一家房地产电商负责人的原话说:“开发商想赶紧卖房子,想加大广告宣传力度,但是没有钱。我就和他们说,我不要你的钱,你给我折扣就好。”于是,电商和很多开发商迅速就达成了一致。

  一位地产开发商内部人士更是直言:“开发商确实喜欢这种模式,因为可以锁定每套房子的营销成本。否则投两千万广告费,卖不出去房子就完蛋了。”

  据某房地产电商统计,从2011年开始,其电商服务业务迅速增长,2012年第四季度,该网站的电商服务业务收入同比增长了301%,占其全部营收的27%;2013年第四季度,该网站的同类业务收入同比增长67.2%,占其全部营收的31%。

  到了2014年,越来越多的房地产电商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竞争已近白热化。

  房产电商存在局限

  虽然房地产电商已被视为未来的主流营销方式,但市场中没有完美的盈利模式,房地产电商也有其局限性。

  一位正在布局房地产电商事宜的业内人士说,“房子是一件交易金额非常巨大的、具有居住功能的体验式商品,买房也是一种体验过程,房子的布局、位置、环境等各有不同,购房者很难像购买其他商品一样按照型号来搜索购买,显然没办法与普通商品一样采取同样的交易方式。”

  的确,房子和其它商品不同,商品房交易具有多边形特征,其中不仅牵涉买卖双方,还包括建委和银行。购房者买房前,需要经过建委的资质审核。在缴纳首付款时,需要通过经过专门设置的POS机刷卡,刷卡前需在POS机上输入购房合同编号,之后才能将钱转入特定的资金监管账户。很难想象将上述复杂的交易模式引渡到网络上。

【编辑:孙建永】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