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东莞镇街二手房成交冰火两重天 后市该行情将延续

2014年12月11日 09:09 来源:广州日报 参与互动(0)

  11月份至今的二手住宅成交明显呈现暴增和暴跌的局面

  新政的刺激,导致二手住宅压抑已久的市场在总体上呈现活跃的情形,部分中介门店甚至一个月的营业收入相当于去年一年的总和。但是,根据合富置业等机构最新的监控表明,在大环境向好的全局之下,并非所有人都开心。11月份至今的二手住宅成交明显呈现暴增和暴跌的局面,部分镇街甚至以环比成交下降六成的惨淡结局交出答卷,而有的镇镇街成交却同比上升300%。总体上看,水乡片区由于受到轻轨、幸福产业建设试点等利好因素出现成交上扬的可喜局面,而长安、石龙、企石等镇则成交低迷,各种原因构成复杂。

  业界人士一致认为,后市可能会一定程度延续这种楼市行情。

  当前市场:成交升幅三成左右

  根据合富置业最新的市场成交监控数据表明,11月至今东莞二手楼市止跌回升情形明显,成交同比和环比均明显活跃,成交价格平稳,与10月份价格基本持平,同比去年11月份微跌0.1%,即使当前的12月市场成交量也与去年同比大致相当。同时,自今年7月份以来,东莞全市二手楼价连续5个月持稳。

  对此,合富地产有关人士认为,成交量活跃但是价格平稳说明,一系列新政只是促使真正的刚需群体出于实际需要,将积压已久的市场释放出来,但是并没有释放那些改善房、投资性购房的积极性,同时也说明业主并没有因为楼市前期的低迷而有抛售的心态。

  尽管成交价格波澜不惊,整体平稳,但是成交量却明显有了改观。研究表明,受“930房贷政策”,以及银行降息的叠加影响,加上临近年底,11月、12月份至今东莞二手交投较10月份回升明显。据合富二手网签数据监控显示,11月份东莞二手住宅网签2643套,40.2万平方米,较上个月环比增加21%,

  此外,网签成交数据显示,11月份东莞二手楼市明显出现止跌回升,成交量大致恢复到较正常的水平。由片区看,市区及大部分镇区的二手交投均有不同程度回升,升幅集中两到三成之间。

  水乡片区:成交暴涨

  进入到年底的二手市场,虽然总体上呈现成交量上扬的良好局面,但是部分镇街处于规划、交通以及经济景气度等利好消息,在二手住宅市场交易方面呈现异常活跃的局面。例如因为轻轨开通日渐临近的原因,水乡片区成交量最近呈现一片大热的情形,麻涌、道滘、中堂等市场上扬明显。其中,中堂镇仅仅11月份环比增加137.5%, 麻涌镇更是历史性的上扬650%,此外道滘环比也实现了133%,望牛墩镇环比增加166%,水乡片区各镇中,只有洪梅没有增长,业界分析为洪梅由于地理位置原因,加上本身没有充裕的存量二手住宅存市,不过从长远来看,由于临近轻轨、地铁交通枢纽位置,迟早会受到广州客的青睐。

  相对而言,市中区四大街道办二手住宅成交量稳中有升,体现出一个成熟的二手住宅市场正在形成。上月的城区交易除了万江环比增加12%显得偏低之外,其余东城、南城、莞城三街道办市场均为增长20%以上。这种增长平稳,没有大起大落的市场现象,被业界人士认为正是走上稳定,减少大起大落风险的良性循环。

  后市:成交量乐观

  对于后市,业界普遍认为在春节前依然会延续成交量稳中有升的态势。科威国际不动产总经理张霞表示,在整体调控政策向松以及央行“930房贷新政”等政策的利好下,加上临近年底的季节性因素,预计12月到春节期间,东莞二手楼市的人气和交投均会保持较良好的态势。这种态势至少还有两个月时间,但是春节期间一直到三月底是传统的淡季,不会有太多的市场积极信号。

  另一方面,据合富辉煌房地产监测,目前东莞一手住宅库存面积约537万平方米,由此预计,年底新盘分流二手客源的现象将会持续。此外,东莞楼市与经济波动关系较密切,虽然会进入新一轮的降息周期,但经济放缓的因素短期内仍将难以改变。加上近段时间股市较为火爆,部分资金转投股市的可能性不小。由此预计,年底东莞二手楼市或会以迫切性首置刚需的正常释放为主,交投以小幅回升或保持良好平稳为主,价格基本走稳。(记者陈明)

【编辑:孙建永】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