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杭州皇亲苑106间“地下群租房”顺利腾退

2014年12月29日 13:34 来源:杭州日报 参与互动(0)

整治工作进度表就张贴在皇亲苑小区门口,接受全体业主的监督。

清退后,街道对格子间进行了拆除,尽快恢复自行车库的功用。

  记者 蔡怀光 文/摄

  皇亲苑被“地下群租房”问题困扰了有十几年了。今年九月份,皇亲苑的居民陈大姐得知“政府又要来清退地下室租户”时,还很不屑地说:“能清掉?能清掉的话早清掉了。”

  皇亲苑,名副其实的市中心黄金地段,但是在这处毗邻武林门的所在,却能找到一批月租200元-300元的“房子”——社区内有9幢居民楼的地下自行车库,被割成106间10平方米左右的格子房,形成了“地下群租房”。

  此处“地下群租房”不断被投诉,不断被整治,但始终老方一帖……

  市中心的地下群租房

  皇亲苑的“地下群租房”,得追溯到1997年,从皇亲巷改造建成皇亲苑小区后说起。

  经过当年的旧城改造,新小区由回迁房和商品房组成。而由于地处核心区,小区的配套也更完善。当中,就包括一批地下自行车库。

  “总共15幢房子,有9幢房子底下还建了自行车库。”天水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史梁告诉记者。

  同是车库,但归属权并不一样。有些是业主买房子时,开发商附送了某部分面积;有些是单位买下车库,分给员工的;也有开发商移交给物业的……

  2000年左右,有人开始入住地下车库,之后就一发不可收拾。十几年下来,地下室砌起了一面面墙,围出了106间10平方米左右的房间。床来了,柜子来了,甚至煤气瓶和灶台也搬进来了。

  入住者,有的是向业主租的,也有不少是抢占一方空间的。

  居民反响最大的,就是安全问题。“想到楼底下有至少十几只煤气瓶,心里就觉得慌。”9幢居民韩女士告诉记者。

  而随着100多号人陆续入住地下室,皇亲苑小区的环境也被居民诟病。地下室没阳台,洗晒衣服,他们全在小区露天完成。整个小区只有一个公共厕所,公厕用不过来时,难免有人不自觉……

  根据天水街道提供的数据显示,近几年来,关于“地下群租房”的居民信访投诉累计17次,各类渠道反映该问题达上百次。

  “杂乱无章”、“潮湿逼仄”、“别有洞天”、“难以相信”,一次次投诉、曝光,几年下来,媒体都想不出新的词汇来形容皇亲苑的“地下群租房”现象。

  当年“八个图章”没管成

  本文开头提到的那位陈大姐,有两个身份。她既是皇亲苑的居民,也是“地下群租房”的居民——她家有五口人,16幢7楼的一室一厅,实在挤不了全家人住。因此,她“自行开发”了16幢的地下自行车库,在格子间一住就超过十年。

  “城管来过、派出所来过、社区也来过,来过的单位多了!”作为资深居民,陈大姐经历了此前所有的整治,“我们就硬着不搬,对方看看没办法,也就不了了之。”

  记者了解到,以往对于皇亲苑“地下群租房”的整治,至少有过四次。甚至在2009年之前,曾有一回,包括街道、消防、公安、城管等八个部门,实施过一次联合整治。

  “整治通知盖了八个公章,上门来让我们搬走。没人肯,后来也没继续(整治)了。”陈大姐说。

  天水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史梁也向记者证实,确有“八个图章”之事。“但经历了四次整治,群租客还在。主要是因为租客的抵触情绪大,整治工作难以继续开展。”

  有理有据 还得摆出来讲

  今年9月,下城区将“清退皇亲苑地下室租户”列入了“三改一拆”工作的重点项目,天水街道则成为责任主体。

  这次,天水街道请来了司法、纪委、规划、房管、行政执法、公安、消防、宣传、工商和开发商等部门和单位。

  “这次不是喊来盖章搞整治,而是要做一套完整的整治方案,争取给这个问题画上句号。”史梁说。

  街道先梳理了利益群体:房东的数量、租客的数量,自行车库其他部分的所有权情况。特别是通过派出所登记暂住人口的办法,尽量摸清租客的人员结构、租客与租客间的关系。

  同时,工作人员又翻阅大量材料,寻找可以支持整治行动的法律依据。如根据《商品房屋租赁管理办法》第八条之规定:……厨房、卫生间、阳台和地下储藏室不得出租供人员居住。同时,该办法二十二条规定:……逾期不改正的,可处以五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

  “十几年前,大家对居民小区产权归属问题并没那么敏感。现在变成既定事实,也有人成为既得利益者。我们要解决的,是历史遗留问题。”史梁说。

  经过先期摸底工作,低收入、外地户籍人员、亲戚或老乡同住地下室,这三类情况是最普遍的。街道制作了一批宣传板,“专注讲解住在地下室的危害。关于火灾隐患、健康隐患等。”史梁告诉记者。

  同时,也在小区的显眼位置,列出了印有《杭州市城乡规划条例》、《商品房屋租赁管理办法》、《物业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展板、加以标注、说明。

  “这样,在宣传上,我们既从租客角度出发,分析了租住地下室的危害;也站在法律的层面,告知这是一个不符合法规的行为。”史梁说。

  请专业“和事佬”介入

  “刚一开始,我没打算搬。前面(整治)这么多次都没解决,凭什么这次要搬出去?”陈大姐告诉记者。

  事实上,从今年9月19日开始制定整治方案,至12月15日最后一户地下住户搬离。天水街道仅用了87天时间,解决了困扰皇亲苑居民长达十余年的问题。

  其中,下城区人民调解委员会(下称调委会)发挥了不小的作用。

  史梁告诉记者:“我们总结了以往的整治经验,靠街道、行政执法等部门出面沟通,租客的抵触情绪肯定大。”

  于是,街道请来了调委会。在组织归属上,这是一个依法设立,专门调解民间纠纷的群众性组织。在民间,一直扮演着“和事佬”的角色。“请他们作为第三方,上门做沟通工作,再合适不过了。”史梁说。

  一户一方案解决

  杨晓清就是调委会的工作人员,被分配驻点皇亲苑,专职与租户、房东沟通。

  虽然有前期的宣传工作,但当她叩开一户户的家门时,还是得直面抵触情绪。“太便宜了,这种地段,200块租个10平方米的地方,哪里找去。”杨晓清说,“所以,沟通就是要站在对方的立场考虑。”

  毕竟是专业“和事佬”,与地下室的住户们拉家常交朋友、帮他们参考地段找房子、帮他们找房东对房租讨价还价、帮他们搬家,杨晓清根据每户的特点,逐一制定了具体劝离方案。

  地下室租客中,还有两批较为稳定的人群——几十位环卫工和保安。“这些人有单位,那我就去单位找对方领导沟通,还帮助他们申请些补助。”杨晓清告诉记者。

  通过天水街道的一份汇报材料,我们可以看到:在劝离过程中,民情走访小组,走访小区业主80余人次,地下室住户260余人次。一周七天全勤,每天从白天做到黑夜。

  “有时走访一家租户,就要说上两三个小时的话。谈完婆婆谈媳妇,得说服每一个人。”杨晓清说。

  而本文提到多次的住户陈大姐,对她的劝离工作,就是杨晓清负责的。

  “我一开始是打算做钉子户的。”陈大姐告诉记者。杨晓清不仅对她讲道理,还带她看事实——小区的环境、其他地下车库的杂乱、其他住户的抱怨和担忧。看完后,再找陈大姐聊天。

  “几次沟通下来,我意识到,这不是我一家的问题。大家不搬走,这个小区(环境)是搞不好的。”陈大姐说。

  搬离地下室后,陈大姐将皇亲苑内的小套出租。又在隔壁单元补差价,租下了一个中套。“一室一厅变成两室一厅,一家五口现在是够住了。但如果不是她(杨晓清)这么耐心,事情和道理一起跟我讲,这笔房租我是真舍不得拿出来。”

  记者点评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87天,把遗留了十几年的“历史遗留问题”给解决了。我们梳理天水街道的工作方法发现,沟通和换位思考成为重要的路径。

  在这次的劝离过程中,管理者不仅把法律关系挑明了;同时站在租户的立场,把租住地下室的种种不妥给说透;更重要的是,工作人员挨家挨户走访,记录问题、帮助解决的诚心和效率,最终换来了租户们的配合。

  拆迁问题不是一拆了之,很多事看来似乎是小事,但在住户看来却是大事。

  这次皇亲苑地下车库群租问题之所以能成功解决,是因为职能部门把百姓的难题和困境真的装在心里,不仅诚心诚意解答他们提出的问题,还真心实意和他们一起研究解决困难和问题的办法。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编辑:陆肖肖】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