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外地人在津购房首选环城四区 中小户型为首选 查看下一页

2015年01月23日 12:21 来源:今晚经济周报  参与互动()

  “蓝印户口”取消之后,至今已实施满一年的积分落户政策将为外地人在津定居提供更便利的条件。受上述政策影响,多家中介机构预测,2015年外地人在津购房的数量将会快速增加。他们的理想购房区域在哪里?计划购房面积是多少……本报记者采访了部分在津工作的外地人士。

  调查:涉及多个人群

  此次调查,记者通过手机网络问卷的形式进行调查,参与调查的共有38位在津工作的外地人士。他们之中,毕业后在津参加工作的大学毕业生14位,从外地来津参加一线工作的农民工12位,在津经商的外地人士6位,因工作调动从外地来津工作的白领4位,尚无固定职业的自由工作者2位。必须提醒的是,这38人目前均未在津购房,记者此次调查的重点也正在于这些人对购房的态度。

  14位在津工作的大学毕业生,有毕业自本市多所大学的学生,也有毕业于河北省、山东省、辽宁省、山西省的大学生,他们之中参加工作时间最长的不超过3年,多数为2014年刚刚毕业,所从事的工作包括公务员、企业行政人员、广告公司设计、公司财务、大学辅导员等;记者通过一家房屋装修公司联系到的12位农民工,多数为装修工人,来津时间最长的是一位工头,已经超过8年,其余泥瓦工人、水电工人等来津普遍不超过3年;在津经商的6位外地人士,3位在津经营装修材料5年多,2位在津开小餐馆2年多,另有一位在津从事服装批发生意;因工作调动来津的4位白领,均为从北京到滨海新区从事业务扩展工作的北京人;2位自由工作者擅长绘画,目前在津边从事创作边经营网店。

  记者此次调查所涉及行业之广也是自己在调查前没有预料到的,有助于手机网络的便捷,调查问卷在不同人群中得以迅速扩散。在填写的问卷中,关于职业、来津时间、籍贯、毕业学校等信息,多数人均如实填写,但实际上,为求问卷质量,记者仍然抛弃了6位没有填写真实个人信息的问卷。

  政策:不会左右买房

  在“2015年是否有在津购房计划”的问题中,有12人选择了肯定答案,11人选择了否定答案,15人选择不确定。而在“未来几年是否计划在津购房”问题中,则有22人选择了“是”,9人选择了“否”,7人选择了“不确定”。从这个结果可以看出,2015年未必是外地人在津购房爆发的一年,但在未来几年内买房却是多数人的预期。

  “积分落户政策和限购政策的取消是否影响了你的买房决定?”原本以为多数人会选择肯定答案,但意外的是,只有7人选择了“有利政策助我买房”,4人甚至明确表示“政策变化让我取消买房计划”,而其余27人却选择了“政策不是决定买房的根本条件”。这个结果的意外之处在于,原本所有媒体和中介机构都认为,政策是影响多数人买房的关键因素。而且也正是因为楼市的走弱,才让政策变得更利于外地人购房,这或许是提振楼市的好机会。然而在面对购房这件大事上,很多人并不以政策为出发点,而是更多考虑自己的实际需求和现实情况。事后,记者联系了一位参与调查的农民工李先生,他告诉记者:“买不买房先看手头有没有钱,没钱什么政策也买不了,有钱政策不让在这买,就换个地方买,总有办法。”

  据记者了解,积分落户政策实施后,很多外地人在津购房的重要条件之一便是完税证明。记者在网络上搜索,发现代办完税证明的服务并不少,也许这就是李先生口中所谓的“总有办法”一说。

  目标:首选环城四区

  与“老市民”不同的是,学区房、市中心这些概念都没有吸引即将被称为“新市民”的外来务工人员,对于他们来说,房价仍然是头等大事。在选择“如果买房首先关心什么条件”这个问题时,23人的第一选择是“房价”,7人选择的是“地理位置”,4人关心“房屋质量”,3人选择“户型面积”,仅1人选择“周边配套”。可见房价对购房选择的重要性。

  同时,在回答“如果买房会选择在哪里?”时,21人选择了“环城四区”,8人选择了“中心城区”,6人选择了“滨海新区”,3人选择“其他区域”。这也说明,环城四区正在以相对较低的房价和便利的地理位置吸引更多潜在购房者。做出这一选择的人群与关心房价和地理位置的人群几乎重叠,印证了上述说法。

【编辑:孙建永】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