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北京城市规模将定量约束 人口、建设用地将负增长

2015年01月28日 09:18 来源:新京报  参与互动()

  1月23日,丰台团分组讨论现场,市人大代表、市委常委、副市长陈刚正在发言。 新京报记者 尹亚飞 摄

  去年2月,习总书记视察北京时,提出了北京城市定位为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以及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的新目标。目前,北京的总规正在修改之中,在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的蓝图中,将如何落实新定位和新目标,如何实现“瘦身健体”等具体要求。昨日,市人大代表、市委常委、副市长陈刚接受新京报记者独家专访,他表示,新版总规会提出定量化的概念,人口、建设用地都将是一个减量、负增长的规划。

  人口定量将分区域细化

  新京报:就总规修改来说,总书记这次可以说是布置了一篇命题作文。

  陈刚:一般总体规划是要解决城市定位、规模和布局这三个问题。总书记的讲话中,具体细致对北京下一步的城市定位、规模和空间布局提出了明确要求。四个中心的定位和目标已经很清晰了,这是这版规划的前提和中心思想。

  我们不是简单机械地落实这四个中心和一个目标,我们要找出它们之间的关联性,要把四个中心具体的内涵、规模、北京的优势和劣势,以及空间布局都要搞清楚。

  真正落实总书记的四个中心和一个目标,不是简单的几句口号就行的,一定要具体化,要有取舍,要在规划上有空间的分布。在总规中要有相当的篇幅解决这些问题。

  新京报:城市定位确定了,那城市的规模呢?

  陈刚:到底城市发展到多大的规模合适?总书记结合新型城镇化的理念,对北京下一步的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包括疏解非首都核心职能等,都是为了减轻负担,控制中心城规模就是从这个角度出发的。

  这版总规要提出定量化的概念。在人口方面,不但有总人口,还有分区域的人口,比如中心城区多少、新城多少。人口不但是一个总量概念,还有分布的概念,还有人口结构的概念。

  人口土地都会减量规划

  新京报:人口控制规模会设一个上限吗?

  陈刚:会设。设一个常住人口规模的上限值,要按照这个人口规模来配给城市基础设施、水电气热、路网等。

  新京报:这个数字是如何得出的?

  陈刚:北京到底能够容纳多少人,水资源、土地、生态资源能够支撑多少人在这里相对宜居的生活,不能是一个无穷的数,所以让各方面专家测算出北京人口增长的上限值。现在开始就要把人口的增速降下来。

  新京报:此前在总规里确定1800万的人口规模早就被突破了,那么设这个上限现实吗?

  陈刚:这不是现不现实,而是事实。什么事实?我们现在就已经感觉到不堪重负。资源、交通、城市病已经是超负荷,远远超过支撑能力。至于说能否实现,那是规划实施的问题。但要建宜居城市,那就是这样的人口规模,甚至可以再压得低一点更好。

  新京报:作为规划来说,除了人口,另一个就是用地的规划,这方面呢?

  陈刚:土地也是一个瘦身发展的态势。过去的总规都是一个宏伟的目标,增加多少建设用地。这一版是一个减量的规划,还把很多地方退出来去种树、搞环境建设,而不是都去发展,搞产业、盖房子。人口已经这么严了,土地更严,是一个减量、负增长的规划。

  城市布局不能“中间独大”

  此次重点是把新城郊区利用好

  新京报:城市的空间布局上会有什么调整?

  陈刚:这次的布局有一个大特点,是京津冀协调发展,所以是一个区域的宏观大布局,不是北京的小布局。

  另一方面是城与乡,城市和农村,空间都要均衡布局。这次重点要把新城、郊区、农村地区利用好、整治好。如果郊外配套也好、空气也清新、交通便捷,那么产业、人口、资金都会流动过去,整个城市就会均衡发展。我们要追求的就是这样一个网络状、城乡协调发展的布局,而不是中间独大、外面衰败的城市空间模式。

  新京报:如何实现这样一个完美的城市规模和布局?

  陈刚:要有一系列的规划策略,包括确定发展边界、生态红线等空间管制措施,比如划定基本农田、永久基本农田、永久生态绿地等。要划定一定的实施单元,实施土地腾退的措施。

  将提出具有实操性的举措

  新京报:规划出的是张美好蓝图,如何确保最终实施不走样?

  陈刚:这一版规划也是一个实操型规划。在规划实施的部分,要为政府行政部门、为市场提出若干指导性意见。比如北京要实现在发展中减量,在减量中发展,怎样实现这一目标呢?就得提出一个公式,比如再盖10000平米的产业用房,是不是意味着要撤销或拆掉15000平米低效利用的房子。如果我们不考虑这样一个策略,占是占的,拆是拆的,最后加在一起,新占的远远大过拆的,怎么做到减量?

  新京报:但以往还是有一些地方出了问题,比如亦庄,虽然先规划产业,后规划居住,但最终很多住在亦庄的人上班不在那里,很多上班在亦庄的又不住那里,还是造成钟摆式交通。

  陈刚:这方面有经验和教训,但有些问题也不能机械理解。比如职住平衡,有百分之五六十或七八十就已经很高了。怎么才能做到真正的职住平衡呢?一是规划,产业离居住地近;二是居住地彻底放开。如果这个地方的房子卖掉,在择业的地方买一套呢,或是这边租出去,那边再租一套,那就活了。所以这里面还有很多制度设计上的问题。

  京津冀规划将落到一张图上

  新京报:规划中会如何体现京津冀协同发展?

  陈刚:特别重要的是,三个地方的地方规划,要完全符合总体的京津冀规划,要协调起来。我相信最终出台的地方规划,包括北京市总体规划、京津冀的各项专业规划,都是一体的,就是多规合一。

  多规合一既指不同类型的规划,比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总体规划、土地规划等,也指不同层级的规划,国家层级的、区域层面的、不同地方的。过去不同层级的规划是不一致的,尤其是地方和地方的规划之间可能是打架的,我规划下游是污水处理或垃圾处理的地方,你那儿规划又是一个宜居的生态园。这次京津冀在做很有意义的尝试,我们现在同时在做三个地方的规划,国家层面牵头京津冀规划,还有若干专业的规划,最后所有的规划都要落在一张图上。 新京报记者 马力

  北京到底能够容纳多少人,水资源、土地、生态资源能够支撑多少人在这里相对宜居的生活,不能是一个无穷的数,所以让各方面专家测算出北京人口增长的上限值。现在开始就要把人口的增速降下来。——市人大代表、市委常委、副市长陈刚

【编辑:陆肖肖】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