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郑州楼市开启推盘预演赛 紧盯返乡置业群加推新品

2015年01月28日 11:25 来源:大河网   参与互动()

  刚跨过2014年,本该进入休整状态的楼市并未停歇。进入2015年1月份,虽然没有年底的“业绩冲刺”的压力,但不少房企仍然重任在身,一方面营销力度不减,锁定返乡置业客群;另一方面忙着筹备新品面市事宜,动作频频,为节后抢收做足了热身赛。

  房企动作积极,带动了不少购房者的看房积极性,上周末,正弘澜庭叙、正弘高新数码港、锦绣山河等楼盘开盘加推,整体去化率良好。临近春节,不少售楼部看房的人数却有增无减,从种种迹象看,买房回潮已然可期。

  购房者积极,看房人数有增无减

  上周六,正弘澜庭叙、正弘高新数码港、锦绣山河三个楼盘同时开盘,从现场情况来看,三个楼盘到场客户均在三四百组以上,现场去化率良好,各楼盘去化基本在七八成以上。楼盘成交向好,另一方面,尽管春节临近,但各楼盘看房人数却有走高之势。

  “1月以来,售楼部看房的人数日均超过十余组,不少购房者表现出浓厚的入市欲望”,在盛润锦绣城售楼处,一名销售人员表示,显然,近期项目推出的促销举措吸引了不少关注度。

  锦绣城来客量增加可不是个例。日前,记者走访了市区多个在售项目,均出现看房人数增多的现象。

  “不少购房者经历了去年四季度的等待观望,积压的需求正随着新一年的到来开始陆续释放”,业内人士表示,目前郑州不少楼盘房价已经调整相对到位,不少购房者心里也有一本账,开始进入伺机入手的时候了。

  不过采访中,业界人士表示,虽然购房者心态出现微妙变化,但不可否认的是,当前郑州住宅总体供应量仍呈不断增多的趋势,以更积极的推盘速度走量仍是当前房企营销首要任务。

  紧盯返乡客,房企营销力度加大

  购房者心态的微妙变化,对不少房企而言,则意味着推盘新的良机。而随着节前一大波返乡客群的回潮,围绕春节置业的楼市营销主题活动不断推出,楼市因此备显热闹。

  价格营销首当其冲,从去年下半年以来,楼市围绕价格营销的客群之争还未散去,进入新一年,购房者对价格期许依旧。在此情况下,不少房企纷纷借助春节节点,做足了新春特惠文章。

  比如西南区域的升龙城住宅四期在售,针对返乡置业者特惠89折,超低首付4万元起;郑州碧桂园就推出了一系列迎返乡置业潮的海报:“他乡再好,也要回家”、“你可以一个人,但不能没有家”、“父母盼你盼到脖子长”,再配上返乡置业大优惠,力抢返乡客;

  新芒果·春天则把目光锁定在80后置业者身上。“一方面是由项目规划和定位决定的;另一方面,这个人群既有一线城市打拼的经历,也比较了解河南的发展潜力”;农业路上的九龙城岁末加推小三房,首付低至10万元。在郑州楼市,类似的围绕新春特惠的促销让利随处可见。

  通过价格营销当先锋,不少房企在营销方式上更是花了不少心思。以春节为主题的营销活动大行其道,办年货集市、年终答谢宴、年终感恩送礼等传统民俗活动被充分运用到楼市营销中。

  在营销渠道上,更多的房企则把精力放到了“老客户”和“返乡客”上,加大老业主介绍客群的奖励,通过各方的渠道截留返乡置业客群,楼市一改沉寂局面,热闹非凡。

  忙开盘忙亮相,房企提前布局节后市场

  在不少业界看来,当前楼市动作频频,显然不仅仅只是为了在年前多那么三五斗,节前加大蓄客力度,更是剑指一季度的业绩冲关。

  于是,加快推盘速度也成为1月份不少房企的重点任务。上周末,郑州就有正弘澜庭叙、正弘高新数码港、锦绣山河三楼盘开盘,1月郑州预开盘项目达到20个,与去年1月13个开盘项目相比上升53.8%。在1月入市的20个项目中,老盘新推占据14个,纯新盘占据6个。

  春节临近,开发商推盘积极性不减,不少新项目或开放营销中心,或筹备营销团队进场,为节后正式面市做足了准备。一场针对春季的节前楼市预演赛正在上演,大戏即将拉开,就等着购房者持券入场。

  “不少开发商明里不说,其实1月份忙也是为节后马上到来的销售旺季做准备,如果等到节后再作打算,就输到起跑线上了。”一位地产商这样告诉记者。

【编辑:孙建永】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