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楼市博弈:东西城打价格战 南北城争“制高点” 查看下一页

2015年02月06日 14:56 来源:山东商报  参与互动()

  “价格战”——去年省城楼市出现的新名词,过去的楼市黄金十年里,省城房价不断攀升,新楼盘定价相比周边只高不低,降价成为楼市最“奢侈”的名词。但是去年下半年开始,在苦苦挣扎了半年之后,省城有的房企面对库存压力,只能无奈降价,并且降价潮一发不可收拾,从再现“七字头”房源到首现“三字头”房源,不仅在售楼盘在降价,连新开楼盘都纷纷给出“本区位历史最低价”。

  但是记者调查发现,并不是所有楼盘都在降价,从区位来看,东部和西部俨然已经成为价格战的主战场,多数“创纪录新低”都出自这两个区域。由于城市发展的规划,东西部将成为未来城市重点发展的区域,房企争相进驻,大量的楼盘拔地而起,在吸引市民置业的同时,更是产生了大量的库存,面对楼市的冷清,降价消化库存成为必然的选择。

  而反观省城南部和北部,价格却比较坚挺,虽然去年下半年降价潮开始席卷省城楼市时,南部和北部的不少楼盘跟风推出“特价房”,但销售完后便再没了大幅降价的动作。同时,由于南部和北部地理环境限制,这两个区位楼盘相对较少,多数房企并没有迫切消化库存的计划。记者发现,目前省城南部多数楼盘每平米价格依然保持在8000元以上,而北部大部分楼盘价格亦保持在2013年的水平。

  东城西城隔空打响“价格战”

  东城使出杀手锏西城杀个回马枪

  东部城区在市民心目中一直是“高大上”的角色,房价高成了很多人的共识。但是近年来,房地产业面临巨大的压力,房价已经不再坚挺,为了能有效抢夺市场份额,有个别楼盘甚至将售价定在了4800元/m2。当东城也揭开“低价”面纱之后,便真正形成了“东西两翼齐降价”的局面。

  一招鲜吃遍天

  东拓的脚步一直未停,居住区的东扩也一直没有停歇。就目前市场来看,邢村立交桥位置就是东部主居住区东沿地带,在前两年这里的售价一直维持在6000元/㎡左右的销售区间,这个价格在一段时间内被认为是东部的“房价砖石底”,但随着越来越多的开发商进驻,这片数字被重新进行了定义。

  不得不说,对于刚需性楼盘来说,实实在在刷新新低的价格优势,是开发商“一招鲜,吃遍天”的营销绝杀技。但值得注意的是,这种绝杀并非家家可用,它需要开发商有深厚的内功。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在唐冶推出4800以及后来4388惊爆价的两家楼盘,他们都具有一个共性。那就是这几个项目都是大宗土地,低价是一期的开盘价,后面还有大量后期房源跟进,所以,即使一期成本价销售,陆续走高的后续房源所具有的大幅盈利空间也足以弥补前情。

  面对如此低价,记者采访唐冶片区一个在售楼盘的项目负责人冉经理,冉经理称:“楼盘之所以制定4388元/㎡低价竞争策略,与前期的充足准备不无关系。由于最初买地时候,购买的面积大,价格便宜,从而使开发商在这场价格战当中具备充足的资金优势,虽然在开盘之初销售量并没有爆发式的增长,但后期慢慢吸引客户,销售业绩持续不断地增长。一期项目销售进展正常,已经完成销售任务的60%。”

  就东城2015年的市场发展,记者也采访了相关楼盘的负责人,他们称:“东部城区的楼盘开发相对成熟,在供给和价格上也比较稳定。但是楼盘价格的变化势必会带动周围片区的调整,但总体发展上波动不会太大。”

  “3”时代杀个回马枪

  2014年上半年济南城西率先打起了价格战,中建是西客站片区第一个打出低价概念的楼盘,随后金科城也随之加入。当初这两个企业打出的价格在5千区间,这个价格在当初来说已经是西客站片区非常优惠的价格了。虽然只是有少部分房源在特价销售的范围内,但是却打开了西客站降价的大潮,很快原来定价在7千区间的楼盘都陆续下调了售价,纷纷步入5千及6千的销售区间。

  在2014年底,西客站片区再度因“3999元/㎡”低价被市民所关注,为了进一步了解推出特价的楼盘,记者到楼盘进行了采访。楼盘负责人称:目前推出的地块为项目首期地块,初期入市,公司利用价格优势让利给客户,不仅可以提升项目销量,提高项目知名度与公司美誉度,更可以在同区域中更好的突围。

  项目负责人称:“西客站楼盘数量较多,所以新项目入市的开门红非常重要,价格上公司也是衡量再三。项目开发共有10个地块,一期推出的入市产品价格会比较低,但是项目占地面积大、开发周期长,项目也拥有多种业态,所以不担心项目前期的利润低,在过后几年会逐渐扭转低利润的局面。各种业态互为协调,各种产业形成经济内循环,可以共同支撑起此价位。

【编辑:孙建永】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