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广东或将出台新型专业镇指标体系

2015年02月12日 10:07 来源:南方日报  参与互动()

  ■连线省两会

  “如果仍然按照传统方式发展下去,不仅发展难以为继,而且过去的财富也会变成包袱。”在省“两会”期间,省人大代表、市委书记薛晓峰再提新型专业镇发展的紧迫性,“因此,我们将创新专业镇发展作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主阵地,将建设新型专业镇作为落实主题主线的主战场。”他在会议期间透露,中山市将根据《关于新型专业镇发展的若干意见》尽快形成“1+N”的新型专业镇政策体系,目前新型专业镇指标体系、新型专业镇人才建设等配套文件正在草拟当中,将尽快出台为新型专业镇发展提供路径。

  谈观念创新要破除小富则安 小进则满思想

  “我到古镇调研,跟当地负责人讲,古镇是有名的灯都,但如果停留在以前的成绩上,不勇于创新、不技术改造,就有可能变成‘偏都’甚至‘废都’。”在谈及发展新型专业镇的必要性时,薛晓峰如是说。

  中山早期的一些专业镇发展处于“自发生长”状态,产业发展到哪里,城镇建设就到哪里,走的是“以产带城”的老路子。以市场为导向,这种发展模式在积累基础、强镇富民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新常态下,经济增长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专业镇经济由于缺乏有序的产业规划和引导,使得一些专业镇仍处于低水平的产业集聚形态,存在产业层次低下、无序竞争严重、要素支撑力薄弱等问题,专业镇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在这个过程中,首先要解决的,就是从根本上“破除小富则安、小进则满的思想观念”。据了解,中山拥有省级专业镇16个,有35个国家级产业基地,专业镇生产总值占全市的比重达72%、贡献税收率达65%,创新要素资源大都集中在专业镇。再造一批具有活力、创造力、竞争力的专业镇,转型路艰巨而繁重。

  从全省范围看,广东全省有专业镇383个,其中工业领域231个,经济总量和对区域经济的平均贡献率占到全省经济版图的三分之一。在薛晓峰看来,如果中山的新型专业镇闯出一条成功之路,将为全省专业镇转型升级提供重要引领和示范作用。

  谈路径突围以创新驱动再造有张力有活力的专业镇

  目标已经明确,路径如何突围?

  薛晓峰在省“两会”期间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山将在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同时,把加快新型专业镇发展作为落实主题主线主战场,以创新为引领,以资源整合为核心,以市镇联动为保障,以民生福祉为根本,实施新型专业镇“八大创新工程,即科技创新、模式创新、组织创新、集群创新、要素资源集约创新、产城融合、生态环境创新、人才创新,以此来打造有技术、有张力、有效率、有活力、有统筹、有智慧的新型专业镇,努力实现以城促产、以产兴城、产城融合,形成新型专业镇与新型城镇化良性互动互促的发展新格局。

  据悉,为给新型专业镇建设提供配套,该市已经出台了工业园区整合提升方案、促进企业技术改造、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等文件,而推动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推动产业化与城镇化相互融合、加快发展新型研发平台、新型专业镇指标体系、新型专业镇人才建设等配套文件正在草拟当中,将尽快形成。根据新的发展思路,新型城镇化强调通过完善功能定位、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布局,实现以城促产、以产兴城、产城融合,充分释放城镇化促进经济发展的潜力。当前,中山将新型专业镇与新型城镇化联系起来,在打造新型专业镇的同时,提升城镇承载能力,打造集聚产业高端要素的战略平台,推动传统产业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促进“产业集群”向“集群总部”转型。

  与政策扶持、创新引领等举措同步贯穿新型专业镇建设的是新一轮的产城空间规划。薛晓峰表示,当前,中山正着力通过资源整合与规划协调,打破行政区规划的藩篱,变行政区经济为经济区经济,构建“两区四带多集群”产业格局。其中,“两区”即中心城区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和火炬开发区、翠亨新区高端产业集聚区,“四带”即北部五金家电产业带、西部灯饰光源产业带、东部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引导南部镇区加快培育形成新兴主导产业带,通过新型专业镇打造出若干产业集群,努力建设实体经济强优城市。

  南方日报记者 张学斌 罗丽娟

【编辑:陆肖肖】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