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东山现存最早西式建筑 见证东山百年城市史 查看下一页

2015年02月26日 10:42 来源:新快报  参与互动()

■建于1915年,原两广浸信会神道学校、两广浸信会神学院。

■越秀区大德路133号,原礼贤会大德堂。

  广州历史建筑普查民间版

  第三季 1

  ■策划统筹:何姗 ■采写:莫冠婷 实习生 张文慧 ■摄影 祝贺

  提名榜1号

  民国时期教会建筑

  越秀区寺贝通津1号大院内13号楼 原两广浸信会神道学校、两广浸信会神学院

  越秀区三育路44号东山宾馆4号楼 原安息日会广东卫生疗养院

  越秀区大德路133号 原礼贤会大德堂

  越秀区高第街88号 原循道会高第堂

  提 名 人

  省城风物

  “省城风物”是一个关注广州历史文化的兴趣小组,致力于挖掘省城往事,包括工商百业、历史建筑、名人行迹、风俗民情等。“省城风物”注重学术上的实证方法,力图系统展示广州的辉煌往绩,唤醒沉睡的城市记忆。  

  发 现 经 过  

  由微博线索

  深挖越秀区现存教会建筑

  2014年我们与新快报合作,全面踏勘东山老建筑,揭开十几栋洋楼身世,仍留下一些疑问待解。网友“秋阳挽余晖”发布的东山宾馆4号楼微博,促使我们深入挖掘资料,对越秀区现存教会建筑作了梳理。在老街坊大力协助之下,两广浸信会神道学院、安息日会旧建筑、礼贤会大德堂、循道会高第堂相继浮出水面。

  建 议

  两广浸信会神道学校或为

  东山现存最早西式建筑,

  应保护

  广州是基督教入华的“西来初地”。教会开办教育、医疗、慈善事业,对促进中国近代化有一定贡献。1906-1907年,美南浸信会将其教务机构、培道学堂等大规模迁到东山,拉开了东山开发的序幕。

  因建于1895年后的美华书局现状不详,其他教会早期建筑均不存。两广浸信会神道学校很可能是整个东山现存最早的西式建筑之一。安息日会旧建筑、大德堂、高第堂建筑保存状况各有参差,建议视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保护措施。

  街 坊 回 忆

  百年浸信会神道学校:广州神道学校中办学时间最长

  ■唐启望(80岁,东山堂信徒、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原常委,致力于宗教史研究)

  我认为浸信会神道学校值得好好保护。它有几个特点:一是时间长,落成至今刚好100年。二是内涵丰富,广州有10间神道学校,我一一对比过,浸信会神道学校是内涵最丰富、办神学教育时间最长,美南浸信会从1915年~1951年在这里办学,中间经历抗日战争而搬迁,之后恢复;1951年后“广州协和神学院”在这里办学到1960年代初。三是建筑质量好、保存好,外貌和以前相比没什么改变。

  1938年日本侵略军占领广州前,神道学校搬至澳门,继续办学。我父亲唐马太牧师负责搬迁工作,我当时4岁左右,一路跟着他。不久,又从澳门搬到石岐、肇庆、梧州、桂林、贺州钟山县黄宝村等地。抗战胜利后返回广州东山。

  1945年~1957年我住在东山口。那时东山堂在星期日早上办主日学,要借用神道学校课室上课。我记得二楼有一个礼堂,是四间课室打通成了一小礼堂,但礼堂不是平地而是有一点点斜坡;礼堂里面放有一个讲坛、一架钢琴还有一排排木凳。

  1957年后,我被分配到广西钦州工作,但每年都回广州探亲。之后两三年,我帮过一名广西信徒带一件信物给李添媛女牧师,她当时住在浸信会神学院。

  1920年代初:培正学生常借神道学院开会

  ■廖寿柏(104岁,培正中学退休老教师)

  神道学校不是随便可以入。学校主楼专门用来上课,牧师都是外国人。1920年代初,当时我在培正小学读书。培正是教会学校,地方不够,学校老师就带我们到神道学校,借它的二楼礼堂开会,能容纳100人左右。

  培正中学、神道学校都是浸信会有关人员创办的,培正主要是华人教会。培正的宗教主任、教《圣经》的老师都是神道学校毕业。

  母亲因患肺病入住安息日会广东卫生疗养院

  ■曹国裕(82岁,培正路11号慎园主人,培正中学退休老师 )

  民国时期我父亲在广州经营美丽牌香烟生意。抗战期间,全家离开广州,到广西、越南、上海避难。由于当时经济困难,我母亲奔波劳累,患上肺病。抗战胜利后,母亲肺病加深,必须要接受治疗。由于我父亲是侨商,家里经济条件比较好,就去了疗养院治疗。

  母亲1947年在这里留医,疗养近一年时间。我每逢星期六日就去探望母亲。母亲住在疗养院东南角的一家独立病房,二楼或者三楼。病房都装上防蚊纱窗,在当时算高级的。从房间东面窗台往外望,疗养院东南角正对着就是一个斜坡,这个斜坡现在还在。沿着斜坡往下几十米,有几座一两层高的房屋,是医护人员宿舍。那时疗养院周围是花园、空地。

  疗养院的肺病专科很有名,还有做割盲肠、割扁桃体等等的小手术。一楼是门诊和手术室,二三楼是住院病房。疗养院相当于私立医院,费用比方便医院(即现在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要贵。

  现 场 踏 勘

  百年校舍 保存完好

  提起旧东山,人们首先想到的是红砖洋楼,或者是高官政要、华侨富商、名人文豪的别墅住宅;然而,在林立的洋房轩屋之间、在葱郁的古榕和高大的玉兰树的绿荫掩映下,还隐藏着东山现存最古老的一批西式建筑,教会是近代东山的拓荒者…… 在20世纪以前,东山一带除少量寺庙和园林外,大多还是荒郊野岭。

  两广浸信会神道学校

  外立面基本没变

  1870年后创办,1903年迁至东山庙前西街,1915年迁往寺贝通津

  寺贝通津一号大院13号楼,屹立于寺贝通津东山堂西北方向的小山岗上。据东山堂信徒唐启望回忆,这座1915年落成的百岁建筑是两广浸信会神道学校旧址。如今,这里是中国共青团广东省委员会、广东省青年联合会的办公用地。

  该建筑楼高两层,外立面淡黄色,整体设计简洁大方。最有特色的是,在大楼正立面及背面的第二层正中位置,各有一个呈三角形的希腊式山花。

  “和我1945~1957年所见的样子相比,它的外立面基本无改动。”唐启望说。

  据《广州市志》、《广东省志·外事志》,两广浸信会神道学校,由美南浸信会纪好弼牧师于1870年后创办于广州五仙西(今长堤沿江西路一带)。1903年改名为传道学校,1907年迁至东山庙前西街,建传道学堂。

  据刘粤声《广州基督教概况》、《广州文史资料存稿选编第九辑》,“1914年春,复择东山之顶,建筑最大校舍一座,名之曰‘神道学校’。这座新校舍位于“七星岗顶”(今寺贝通津一带),地址为东山庙前直街2号。

  据《广州市志》、《广东省志外事志》,1933年,该校易名为两广浸信会神道学校;并改选华人牧师刘粤声为校长。“1942年,该校停办;1946年,该校恢复,升级为两广浸信会神学院。1951年停办。”

【编辑:陆肖肖】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