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郑州产业集聚区欲成全市经济强劲“驱动器”

2015年02月26日 14:50 来源:郑州晚报  参与互动()

  2012年以来,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打造“四个河南”、推进“两项建设”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省委对郑州的“三大一中”战略定位,紧紧围绕市十次党代会确定的建设郑州都市区的目标任务,谋划实施了以航空港实验区为统揽、以“三大主体”工作为主导的郑州都市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

  习近平总书记在郑州调研时要求,郑州的E贸易要朝着“买全球、卖全球”的目标迈进,国际陆港要“建成连通境内外、辐射东中西的物流通道枢纽,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多作贡献”。

  省委书记郭庚茂指出,郑州要承担“双重”责任,一方面要承担自身发展的重任,这直接关系到郑州老百姓的福祉;另一方面还要担负起服务区域发展的责任,即实施“三大一中”战略,通过自身的发展、服务功能的完善,带动全省的发展、服务全省的发展,甚至服务更大区域的发展。

  省委副书记、省长谢伏瞻要求,郑州不仅仅是郑州人的郑州,而是全省的郑州,郑州的城市形象代表着河南的整体形象,河南在全国地位的提升首先要靠郑州地位的提升来带动,郑州要担当起领头雁和尖兵先锋的角色,践行“四个率先”,担当省会责任。

  省委、省政府对郑州寄予厚望,近期出台的《河南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现代化建设战略纲要》明确提出“建设郑州现代化国际商都,打造有影响力的高端核心城市,增强辐射带动能力”,希望通过郑州的发展,抢占制高点,带动河南走向国际化、加快现代化。

  三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上下凝心聚力、团结拼搏、创新进取,开创了郑州都市区大刀阔斧、势如破竹的建设新局面,使郑州步入了跨越发展、转型发展的快车道。

  为系统梳理全市上下推进郑州都市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的探索实践和成效,进一步深化对郑州都市区建设决策部署的科学性、正确性和有效性的认识,进一步坚定加快推进郑州都市区建设的信心和决心,进一步准确把握郑州都市区建设的方法路径和经验做法,为今后的发展厘清方向、坚定目标、提供指导,郑州报业集团旗下的《郑州日报》、《郑州晚报》、中原网、中原手机报和新媒体矩阵,联合郑州电台、郑州电视台等媒体,同步推出“加速推进郑州都市区建设 为‘中原更出彩’点赞”——郑州都市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大型报道,今日刊发——现代产业体系篇①

  产业集聚区是推动科学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和有效载体。

  我市产业集聚区近年来快速发展所催生的变化和成就,是这一论述的强有力验证。

  省委、省政府提出了以产业集聚区为载体,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现代城镇体系和自主创新体系的“一个载体三个体系”发展战略。

  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我市把产业集聚区列入六个切入点工作之一,作为统筹城乡、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抓手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战场。

  2013年,我市下发《关于进一步规范和促进组团新区产业集聚区发展的意见》,使得产业集聚区发展迈向新的台阶。

  产业集聚区已成为全市经济的“驱动器”,是全市经济最活跃、投资增长最快、拉动作用最明显的发展板块。郑州报业集团记者 赵柳影

  “处女地”变身“工业高地”

  “郑州市的产业集聚区,是一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华丽嬗变。”作为河南集聚网首席顾问,杨建国几乎是看着郑州的产业集聚区从一片“处女地”变为如今的“工业高地”。

  确实,不管漫步在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郑州国际物流产业集聚区,还是行走在郑州航空港产业集聚区,一排排标准的厂房,一台台轰鸣的机器,一条条先进的生产线,还有诸多便利的生活配套设置,都在见证着产业集聚区的发展变化。

  你看,在富士康郑州科技园的流水线上,头戴白帽、身穿白褂的技术工人一字排开,一个个配件从他们手中灵巧地“流”过。经过600双手,每天约有27万部苹果手机从这里下线,再运往美国苹果总部,分送到世界各地的消费者手中。

  在国际物流园区里,德邦的工作人员中午也忙得顾不上休息,进驻园区运行2年的时间,货量上得很快。“现在公司发展态势很好,停车场已经满足不了运货车的需求,我们正在考虑如何扩建停车场。”该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而随着来自深圳的268家手机企业对接郑州航空港,也带来了千亿元的手机产业投资。

  看到如今的成绩,谁曾想6年前,这些地方还都是一片荒地。“虽然郑州产业集聚区区域面积不等,但基本上都是在主城区以外的‘毛地’上凭空‘生长’而出。”杨建国说。

  集聚带来“千亿”产业

  作为郑州市产业集聚区发展的见证者,郑州市组团发展和产业集聚区建设办公室副主任王琳感慨颇多。

  “从2009年起步开始干,我们心里都没谱儿,等于是一边谋划一边干。”王琳说,从2009年到2012年,是埋头苦干的几年,也是为产业集聚区奠定扎实基础的几年,直到2013年,所有的努力付出开始结出果实。进入2013年以后,郑州市产业集聚区的发展步伐迈得更快,也更稳。

  记者从郑州市发改委获得的最新数据显示,2014年前三季度,全市产业集聚区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907.2亿元,同比增长14.5%;实现全部主营业务收入5741.6亿元,同比增长14.8%;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319亿元,同比增长31.5%,较好发挥了产业集聚区主战场、主平台、主渠道的载体作用。

  “坚持把重大项目建设作为产业集聚区建设的重要抓手,及时研究化解项目推进过程中的土地、资金等问题,重大项目建设明显加快。”王琳说,2014年前三季度,全市产业集聚区在建亿元以上项目535个,完成投资855.9亿元。项目投资特别是亿元以上项目投资成为拉动产业集聚区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占到80.1%。

  此外,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166个,占年度开工计划的83%,特别是比克新能源汽车、东风日产30万台整车、苏宁云商物流中心等重大项目的开工建设,带动了配套企业的相继开工。

  产城融合,聚人聚财聚品牌

  大企业、大产业的入驻,是产业集聚区发展的核心和重点,不过在重视招商引资的同时,全市产业集聚区也在如何做到“产城融合”上下功夫。

  “为每个产业集聚区引入学校、医院、大型超市等生活必需场所,并且加大对交通、住宿等生活配套设置的建设。”王琳说。

  确实,在郑州国际物流园区内,就有几万的本地人口,未来,这里就是一座城市。据该园区相关负责人介绍,郑州国际物流园已经与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签约,与北师大基础教育实验学校达成了合作意向,邮政、金融、消防……城里有的这里都会有。

  对于生活在富士康园区的樊世栋来说,园区就相当于城区,娱乐休闲、吃饭就医、休息运动的场所都有。“跟住在市区没什么区别。”

  “加快推进产城互动发展,是全市产业集聚区发展的另一大重点。”王琳说,按照“一基本两牵动”的工作要求,重点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根据最新数据显示,2014年前三季度产业集聚区累计新建安置房面积1577.8万平方米,新建公共租赁住房面积101.9万平方米,带动吸纳就业人员超过10万。

  另外,各产业集聚区在进一步完善路网体系建设的同时,重点加快供变电站、污水处理厂等基础设施建设。据悉,新建白沙园区贺庄路、新郑新港北环路东延等道路里程352.9公里,改扩建道路73.2公里。累计建设110KV变电站个数5个,新增供电管网186公里,供电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

  对于未来,杨建国认为,郑州市的产业集聚区发展态势很好,接下来,要借助于航空港区的名气和优势,聚人聚财聚品牌聚高端。“如今已经有很多知名企业慕名前来郑州市的产业集聚区谈合作,我们要做的就是精挑细选,在新的经济常态下,运用互联网思维把全球的财、利、信息、人才给集聚到郑州。”杨建国说。

【编辑:陆肖肖】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