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房企库存高企不敢拿地 地方政府土地财政引擎熄火

2015年04月14日 15:12 来源:杭州日报  参与互动()

  齐航

  这两年地方政府日子不好过。中国楼市告别“黄金时代”,进入结构性和趋势性的深度调整期。房企库存高企不敢拿地,又让原先地方政府赖以为继的“土地财政”引擎熄火,“钱袋子”被勒紧。

  土地收入增速趋缓,我借钱花总行了吧?没那么容易,去年中央发布《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以下简称43号文),明确提出要剥离融资平台公司政府融资职能,这又等于为地方政府通过融资平台举债套上了“镣铐”。

  这下不得了,原先土地好卖的时候,政府性基金收入源源不绝,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收储土地,银行里一抵押,贷款就放出来了。因为土地是优质资产,有地价上涨预期,而且变现容易。在这一模式下,地方融资平台负债和土地出让收入互为依托、彼此强化,在财政预算收入以外,极大地补充了地方政府的“流动性”,进而得以展开产业园区、新城新区的投资建设。

  但是当房地产形势逆转,原本环环相扣、严丝合缝的链条就出现了裂痕,而且这道裂痕某种程度上是难以弥合的。在此背景下,地方政府不免犯难,原来形势一片大好时大手笔借钱,对贷款期限和资金价格并没有特别在意,投融资建设的摊子也已经铺开了。如今土地卖不出去,融资平台贷款被收紧,结果回头一看发现,当时借的钱马上就要还了,数目还不小。

  根据此前的审计报告,截至2013年上半年,地方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存量债务中,2015年到期需偿还近1.86万亿元。这就是中央启动“万亿地方债置换”的宏观背景。万亿地方债置换,简而言之就是中央帮把手,给地方一定额度,把原本的短期负债换成长期负债,把原本的高息负债换成低息负债,从而缓解地方政府每年的偿债压力。

  最近有报道说地方债置换已经启动了,部分地方省份开始发债准备,组建债券承销团,招标信用评级机构。在笔者看来,通过置换给予地方政府喘息时间固然重要,但这顶多算是治标,用“时间”换来改革“空间”,构建全新的地方举债机制,借以撬动更深入的财政预算管理体制改革,方是治本之策。

  中央之所以三令五申,收紧地方平台融资,是因为这样的投融资机制已弊端尽显。地方融资平台原先借钱容易,一方面是因为有土地资产等抵押物,“有粮在手”;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有地方财政的隐形担保,“有恃无恐”。但融资平台的问题是预算软约束,对资金期限和价格不敏感,而且借债行为和信息披露高度不透明,风险泡沫会吹多大你都不知道,所以中央才下决心一定要把底摸清楚,节制地方的举债冲动。

  破旧是为了立新。中央其实已经明确了立新方向,“堵后门,开正门”,建立地方政府自主发债机制。地方政府若想通过自主发债筹措资金,就必须晒出负债规模、举债用途、如何管理、如何偿还等重要信息,由投资者判断风险收益,将决策权和定价权还给市场,防止地方政府拍脑袋决策,盲目上项目。这样也便于地方人大对政府举债行为进行监督,倒逼地方政府“爱惜羽毛”,维持一份健康的资产负债表,加快财政预算管理体制改革的步伐,使地方财政运行更加透明化、阳光化。当然,地方自主发债必须坚持“自发自还”,逐步弱化中央财政的兜底责任,同时加快建立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财政收支体制,重构央地关系。

  时间窗口已经打开,接下来就看能否“改”出一片新空间了。

【编辑:陆肖肖】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