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15元一张1分钟搞定 昆明一小区门禁卡街头随意配

2015年08月31日 13:45 来源:云南网 参与互动 

  小区安保要从多方面加强

  街头配电子钥匙不看任何证明 春城晚报记者 翟剑 摄

  3年前,昆明盘龙江边一小区开始采用电子门禁,从以前的传统钥匙开门变为只需将一个外形很像小“葫芦”的电子钥匙贴在门禁上,就能开门。“装在包里,不沉,还美观。”很多业主为这种高科技产品高兴,但陈先生发现,这种钥匙在外面也能配。警方也提醒市民,电子门禁发挥的是一种安全提示作用,从技术方面来说比较脆弱,高估电子门禁作用会增加小区安全风险。关键是要把小区物业工作人员、保安、业主科学有效地组织起来,与电子门禁技术相互配合,形成真正的“安全门”。

  【体验】电子钥匙1分钟就能配好

  看似高科技的电子钥匙是如何被破解的?记者携带一把所居住小区的电子钥匙前往配匙摊位。摊主看过后说:“先配了看,如果不行回来退钱。”配制电子钥匙的设备只有一部电话座机大小,他先将原装钥匙放入平台读码,10多秒后,读码完成,此时放入一把新的蓝色小“葫芦”状电子钥匙写码,1分钟就完成了,收费15元。

  记者走访发现,在栗树头巷、圆通北路、圆西路等巷子和街边都有提供配电子钥匙的摊点,配制电子钥匙均无需出示任何证明,收费起价多为15元。一摊主说:“你只要把卡拿过来就可以配,最低价格15元,越复杂的卡价格越高。一分钟就可以帮你配好。配了之后用不了的话,你可以拿回来,我们帮你再调配。”当记者想要进一步了解配卡的原理时,几位摊主均表示:“你要配卡就把卡拿过来,不配的话不能告诉你。”

  此外,在本地一些网络论坛上,也有人招徕电子门禁卡配制业务,收费10元起价,并称如卡不丢失,第二年破解费用减半。甚至还有网友表示,在淘宝网上买个设备就可自行配制。记者搜索发现,这些设备价格从几十元到几百元不等。应用领域则包括了门禁卡、考勤卡、停车场配卡等,一个机器能读写3万次;而空白的门禁卡每张仅需0.6元左右。

  【物管】高级门禁卡配了也不能用

  记者走访了昆明多个小区的物管公司,有的物管公司对所管小区的门禁系统比较自信,明确表示电子门禁不是想配就能配的。也有的物管公司认为,门禁卡只是小区安保措施的一个方面,并不是全部,安保是从多方面进行的。

  “云南印象”小区的物管介绍,该小区C区两年前安装了电子门禁卡,连业主乘电梯都需要刷卡才能启动电梯。同时,电子门禁卡只能在物管处配制,在其他地方配的无法使用。如果是业主本人来配制,物管都认识业主,无需携带其他证明。如果是业主的家人或者承租人就得带房本来查验。

  在走访中,凯旋花园等物管均表示,钥匙保密性较高,私自配制无法使用。记者在淘宝上搜索发现,很多电子门禁产品的说明中都注明:如遗失电子钥匙或需新添配制,需联系厂家才能解决。

  【法规】没有电子钥匙专项管理

  哪怕存在一丝漏洞,都会给业主安全带来隐患。但记者查阅有关资料,却未发现有电子门禁卡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

  去年11月15日,昆明出台了《昆明市锁业服务业治安管理办法》,明确要求对开锁服务业严格把关,更要求开锁匠持证上岗。但对电子钥匙的配制没有涉及,更未要求配制人出示有关身份证明。

  有市民表示,只有寄望于商品房屋租赁管理有关规定,能规范管理出租户的电子钥匙使用,当中明确要求房屋租赁双方当事人应办理房屋租赁登记备案手续,载明出租人和承租人的姓名或者名称、有效身份证件种类和号码,出租房屋的坐落、租赁用途、租金数额、租赁期限等。一旦发现问题,可藉此追责。

  【协会】管理以教育规劝为主

  针对电子钥匙私配现状,昆明物业管理协会秘书长唐晓林表示,昆明一些老小区已经升级使用电子门禁,在新建小区中,也差不多有30%配套了电子门禁。作为一种高科技物管手段,电子门禁的使用无可厚非。但在业主的具体使用中,私配电子钥匙的确存在影响其他业主安全的可能。目前,在物业管理条例和其他法规方面对电子钥匙的规范使用都没有明确规范、规定。只能以教育、规劝为主。

  【律师】做好承租人信息登记

  云南凌云律师事务所律师张晓辉说,电子门禁钥匙的权属不好界别。在技术上它可以增加业主的私密性,应具备不可复制性。丢了应该到物管补办,不能私自配制。但由于法规上对它没有明确管理,要管好它并不容易。建议物管在业主出租房屋时做好承租人的身份信息备案,也可在租房协议中明确,电子钥匙不得转借等条款,增强业主安全感。

  春城晚报记者 张勇 实习生 刘志阳

【编辑:刘旭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