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深圳滨河中学危楼重建 两年过去仍未动工

2015年09月10日 17:16 来源:羊城晚报 参与互动 

滨河中学重建遥遥无期

  因地铁9号线施工而导致必须“危楼重建”的深圳市罗湖区公办滨河中学,2013年5月紧急搬入深圳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上课,该校甚至一度暂停招生。当时,罗湖区教育局基建科表示,滨河中学重建工作计划在今年8月底完工,并在秋季开始招生。然而,今年该校确实招生了,但重建毫无进展,被定义为“危楼”的教学楼甚至尚未拆除。

  学生安排借读

  环境遭到投诉

  9月8日晚10时许,在深圳中考网上出现一则网帖,发帖人自称是滨河中学高一12个班新生的家长,孩子已被安排在深圳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借读。发帖人称,借读地点“不具备普高办学条件”,不符合省、市两级关于普通高中的基本配置。

  9日上午,记者先后联系到滨河中学高一几位学生家长,家长刘先生称,今年所有高一新生借读在深圳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教室与社会人员共用,成教生、技校生、各类培训班等在一个院内上课,无法满足封闭校园的要求。并且,该院内只有一个能同时提供约100人用餐的餐厅,而仅滨河中学的学生就有1200多名。“环境迫使大多数滨河中学学生去对面的地王大厦及万象城就餐,既带来了安全隐患,也容易让正在成长中的学生养成奢靡等坏习惯。”有家长称,目前滨河中学没有体育运动场地及设施,学校安排每两周到罗湖体育馆上一次体育课,一次上完两周的体育课,连着上半天,“这无法满足学生日常的体育锻炼需求。”

  另有家长介绍,滨河中学租用了一家宾馆的客房,目前只能提供50个学生住宿床位,“由于楼道相通,很难做到男女生宿舍完全隔离管理,该旅馆与足浴、按摩、桑拿等混在一起,学生在下晚自习后还要沿着解放路及宝安路步行约15分钟才能到达旅馆,存在安全隐患。”此外,学生家长还抱怨滨河中学目前没有合格的化学及物理实验室。

  连日来,家长们多次到市、区两级教育部门反映情况,要求学校整体搬迁至相对封闭的环境中教学。

  教育局已介入

  随后将有答复

  在罗湖区大剧院地铁站附近的深圳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内,记者找到了滨河中学的借读地点,楼道内甚至有保安在维持课堂秩序。一名保安介绍,滨河中学租借了整栋楼的2、3、4、5层。透过玻璃,记者看到各教室内正在上课,而1楼的小餐厅确实拥挤,中午用餐时间,大量身穿中学校服的学生端着饭盒走出餐厅。

  在办公区,滨河中学一腾姓副校长介绍,9月8日,市、区教育部门、校方及几名学生家长代表,在深圳市民中心进行协商,部分家长认为现有办学条件不好,希望学生能够向就近学校分流。不过,在场的市教育工作人员当场予以否决,“中考招生是根据考生考分及填报志愿来决定的,全市有6万考生,不能随便分流。”该副校长称,“也有家长提出要求,能否保留滨河中学学籍借读他校,但根据学籍管理条例,学生必须跟着学籍走,这也是行不通的。”

  针对部分家长反映的因办学条件差,能否整体搬迁到其他地方办学。该副校长回应,深圳市教育局目前尚无明确表态,因滨河中学是罗湖区的区属中学,罗湖区教育局将会在近期向家长做出书面明确答复。另外,有家长质疑滨河中学在招生时涉嫌虚假宣传,并未明确告知高一新生不在新校区上课,该校负责人拿出今年的招生简介及考生报考指导手册,在两份材料上已注明滨河中学高一新生在深圳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内读书。

  危楼仍未拆除

  重建无时间表

  “填报志愿时没有仔细查看学校信息,网上资料又说新校区今年8月底完工,所以就填报了滨河中学。”一位女家长称。9日,记者来到位于罗湖区金塘街的原滨河中学,学校的招牌仍悬挂在校门口,不过校园内却是一片工地。之前被列为“危楼重建”的5层高教学楼完全没有拆除的迹象。

  9日中午,滨河中学何校长介绍,作为公办学校,必须配合市政地铁工程。何校长称,去年滨河中学校方各负责人,曾到深圳市规划国土委咨询,将师生及学生家长对新校区的渴望予以反映,但重建进度并未加快,目前只是到了审批这一环。并且,自搬离原校区两年过去了,该审批仍未通过。滨河中学何时能够重建?目前尚无时间表。

  链接

  因地铁9号线施工

  滨河中学前年封闭

  公开资料显示,滨河中学创建于1984年,为广东省一级学校,罗湖区3所区属公办高中之一。2013年,由于地铁9号线施工工地紧靠学校,最近距离仅有6米,随着当时的车站主体工程全面铺开,重型机械作业和地底爆破震动较大,经市、区两级政府协商,滨河中学于2013年5月24日紧急封闭,停止使用,搬到如今的办学地点,当年甚至还暂停了招生。记者 李晓旭

【编辑:马榕】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