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建设市行政副中心 通州将承接市属机关和事业单位

2015年11月06日 14:10 来源:北京日报 参与互动 

  郭金龙到通州调研时强调

  全面贯彻五中全会精神高标准建设行政副中心

  王安顺一同调研

  本报讯(记者 王皓)昨天,市委书记郭金龙用一天时间到通州区调研市行政副中心建设工作。他强调,在通州区建设市行政副中心,既是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标志性工作,也是服务国家和全市工作大局、实现更高水平可持续发展的历史性机遇。全市上下都要全面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集中力量聚焦通州,高标准、高水平建设市行政副中心,坚决完成好中央交给我们的这个重大政治任务。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安顺一同调研。

  五河交汇的通州新城,一片繁忙建设景象。郭金龙、王安顺乘船沿北运河实地察看。文化旅游区、商务办公区在建的高楼大厦鳞次栉比,与燃灯古塔、老城旧居交相辉映,构成一幅生动和谐的京城水乡画卷。郭金龙称赞新城有通州味、人文味,要坚持高水平规划、高标准建设。

  水是通州新城的灵气所在。郭金龙在船头察看水质,关切地问采取哪些办法做好水环境治理。通州区负责人汇报,未来将投资300亿元,统筹规划新城水域,让水在通州循环起来。郭金龙要求,坚持科学论证,提高处理标准,吸引社会投资参与,让通州成为清洁水环境建设的典范。

  从漕运码头登岸,郭金龙来到潞城镇郝家府村的新城行政办公区棚户区拆迁腾退现场。公示墙上,党员干部带头拥护拆迁的庄严承诺格外醒目。在拆迁中,甚至有年过九旬的老党员亲自到指挥部签名承诺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在党员的示范带动下,首批拆迁五个村100%签约,无强拆、无上访。郭金龙感谢基层党员干部的辛勤付出和村民的支持配合,他称赞这里的拆迁工作有三个特点,一是党员干部带头,二是抓好拆迁队伍,三是机制公开透明,成为践行“三严三实”、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的生动实践。郭金龙在新华医院建设现场了解通州区对接中心城医疗服务功能疏解情况,并通过沙盘了解新城和副中心总体规划。

  下午,郭金龙主持召开座谈会。通州区汇报了工作,有关部门就通州加快行政副中心建设提出了意见建议。

  郭金龙讲话说,这次来到通州,又看到了新变化、新气象,特别是市行政副中心规划建设扎实有序推进,令人鼓舞振奋。通州区干部群众思路明,措施实,决心大,战斗力强,成绩值得充分肯定,未来更需再接再厉。

  郭金龙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工作的重中之重就是全面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努力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具体到通州来讲,随着定位日益清晰、承载能力明显提高,通州成为资源要素聚集之地,要保持充分自信,把握转型发展机遇。不仅要承接市属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还要将行政职能与其他城市功能有机结合起来;不仅要承接中心城功能疏解,还要疏解自身非首都功能;不仅要搞好自身建设发展,还要为全国超大城市可持续发展创造经验。

  要按照交通便捷、生态宜居的要求,把完善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放在优先位置,把以水环境治理为重点的生态文明大旗举得更高,努力创造出更加优越的就业生活环境,形成疏解中心城区过度聚集的“反磁力”,在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上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郭金龙强调,要把市行政副中心建设的重大问题研究透,看准的、确定的工作抓紧干、早见效。尽快确定行政办公区规划方案,按照2017年底见到明显成效的要求倒排工期,从京津冀协同发展大背景来思考谋划,建设好增量,调整好存量,未雨绸缪、科学规划,预防“城市病”。市有关部门要大力支持配合,通州区要积极主动作为,加强与中央单位对接沟通。要加强引导,切实提高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高度重视做好舆论引导工作,努力营造有利于推进工作的良好氛围。

  郭金龙强调,要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借鉴“廉洁奥运”成功经验,形成建设、投资同步监督检查的阳光机制。

  王安顺肯定了市行政副中心建设进展,指出,高标准高水平建设好副中心,必须进一步优化细化深化规划,盘活存量优化资源配置,分清轻重缓急梯次推进。要坚持改革创新、先行先试,科学谋划、稳步推进功能疏解和业态升级,着力构建智慧城市。要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打造新城建设“阳光工程”。

  座谈会后,市领导搭乘地铁六号线返回市区,了解轨道交通规划建设情况,并听取乘客对城市建设管理的意见建议。

  市领导李士祥、陈刚、张工,市政府秘书长李伟一同调研。

【编辑:史聪聪】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