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华裔埃博拉斗士"廖满嫦:被工作“绑架”全部生活

2016年04月09日 16:39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中新社北京4月9日电 题:“华裔埃博拉斗士”廖满嫦:这份工作“绑架”了我全部生活

  作者 陶煌蟒

  “我从未惧怕埃博拉病毒,我们要战胜它,而不应习惯死亡。”加拿大华裔、无国界医生组织(MSF)的国际主席廖满嫦日前在京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近日,这位“华裔埃博拉斗士”获得由凤凰卫视等媒体发起的2015-2016年影响世界华人大奖,并在京接受颁奖,作为颁奖嘉宾的原卫生部副部长黄杰夫现场对廖满嫦评价说,他们虽然救治的是病人,布施的是医药,但是他们传播的是大爱,“作为医生,我为廖满嫦感到自豪。”

  廖满嫦出生在加拿大魁北克省一个华裔移民家庭,但她本人并不会中文,在担任无国界医生组织国际主席之前也从未来过中国。埃博拉疫情的肆虐,让世人再一次体会到病毒的无情,也让这位来自加拿大的女性成为引人注目的华裔面孔之一。

  无国界医生组织成立于1971年,大部分经费靠私人捐助,成员总数超过32000名,遍布67个国家,他们提供独立的人道救援,同时也现场见证各种灾难。2013年,廖满嫦获得加拿大皇家内外科医学院蒂斯代尔人道奖。同年6月,在无国界医生国际会员大会上,她接替云勒卡亚医生当选无国界医生组织的国际主席。

  如果说任期第一年是艰难的,似乎有些轻描淡写。“这份工作‘绑架’了我全部的生活,”廖满嫦笑说,当思考如何形容这份工作比较恰当时,自己脑海中不停地闪现三个词,“挑战性”、“超负荷”、“差距”,“我们就像一直跟在火车后头跑,与我们在西非做出反应的速度相比,埃博拉要快得多,它无药可治,只能提供支持性治疗。”

  廖满嫦不时要前往西非的埃博拉疫区,还要赴联合国请求支援。她告诉记者,她多次重读阿尔贝·加缪(Albert Camus)所著的《鼠疫》,书中李欧医生的自白常打动自己:他之所以能坚持下去,是因为他始终不习惯看到人们死去。

  “我们不知怎么就习惯了死亡。”廖满嫦感叹,埃博拉病毒已造成13500人感染,5000人死亡……人们正在失去同情心,失去了想要做点什么的心思。

  埃博拉原本是非洲中部的一条河流,人类的起源地,1976年研究人员在苏丹南部和刚果(金)的埃博拉河地区发现了一种新型病毒,“埃博拉”此后成为这种病毒的代名词。

  从2014年3月,埃博拉疫情彻底爆发,即使有着多年从医的经验,廖满嫦仍忧心忡忡,但国际社会并未引起重视,廖满嫦说这是她觉得最艰难的时候。

  “目前为止,还有很多的国家并不愿意把他们掌握的病毒药物治疗的核心技术与其他国家进行分享。”廖满嫦说,当别的国家试图孤立非洲这个埃博拉疫区时,中国却发挥了独到作用,派遣医疗队,医治患病的病人。

  对于埃博拉病毒感染者的生活,廖满嫦描述说,“他们被隔离,远离家人,被一群穿着类似宇航员的医护人员包围着独自死去,人们总希望有尊严地死去,在家人身边走完最后一程,但这样做便使家人也都暴露在被感染的风险中。尽管有严格的隔离规定,但作为照顾者,我们不得不考虑,试着让这些人在面对生命的尾声时,感受到更多的人情味。”

  “中国现在正在广泛地参与国际事务,其影响正在上升。”廖满嫦说,无国界医生组织希望和中国一道提供人道主义援助。(完)

>华人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