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信息

中国企业走出去 华人华侨做搭桥者面临重大机遇

2016年08月10日 13:54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参与互动 

  《华盛顿邮报》日前撰文介绍了几位杰出的美国华裔,他们在大量中国资本涌入硅谷时,充当了中国企业与当地企业的桥梁。这些中间人的工作不只是交易谈判,他们还扮演了人类学家和文化翻译者的角色,帮助企业家互相了解对方。企业家们说,这些中间人的聪明才智正在变得越来越有价值。

  活跃海外的耳语者

  据《华盛顿邮报》介绍,著名华裔律师周一华在硅谷的另一个身份是投资人。2013年,周一华成为恩颐投资公司的合伙人,并撮合了许多中美之间的投资交易。当优步将优步中国出售给滴滴时,周一华也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另一位硅谷华裔陈梅陵参与了一系列科技公司之间的投资交易。她曾经帮助高盛进入中国开拓业务。2003年,她帮助美国一家网络基础设施公司和中国华为公司组建了硅谷和中国公司最早的合资企业。“她是中国和硅谷之间的‘耳语者’。”一家网络安全创业公司的首席执行官普林斯这样评价陈梅陵。

  文章指出,随着中国高科技产业的发展,美国公司到中国开拓业务变得更难,越来越依靠像周一华、陈梅陵这样的中间人的人脉网络来寻求在中国的机会。同时,中国的投资者被定义为硅谷外来者,文化上的差异有时会导致合作双方互不信任,使得中国投资者难以获得良好的投资机会。因此,这也需要华裔中间人来协调投资者和企业家之间的利益。

  这样的“耳语者”不仅活跃在硅谷,在德国也能看到他们的身影。德国维维美迪亚公司总经理王挺如在接受本报采访时介绍,奔驰大巴汽车与中国合作的项目,就是通过德国一位老华侨的咨询公司进行穿针引线,一步步促成了此巨大项目在中国的落户。

  而在澳大利亚,则是由华侨华人商会代替中间人帮助前来投资的中国企业与当地企业对接。悉尼青年华人商会会长、澳大利亚珍维湾酒业公司董事长傅智涛接受本报采访时说:“当中国企业代表团来到这里,我们商会首先会摸底了解他们需要哪个对接口的人。然后在欢迎宴的时候,我们会把他们希望对接的人也请来,让他们直接对接。我们商会大约有500人,他们来自各行各业。来澳的代表团想要哪个对接口,我们都可以直接提供给他。”

  曾经辉煌的搭桥者

  在过去的三四十年里,我国经济的对外开放更多的是“引进来”。华侨华人在这当中曾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立下汗马功劳。

  中国国务院参事室参事、中国与全球化智库主任王辉耀指出,改革开放30多年来,最大的一个经验就是70%的外资是通过华侨华人带进来的。王挺如周围的华侨华人很多都亲自参加了中国“引进来”的全过程。他们努力帮助中国招来了大量的德国投资,同时,华侨华人本身也得到了可喜的经济效益,促进了自己在德国当地的社会地位。”

  回忆过去,美国洛杉矶中华总商会会长庄佩源表示,30年前刚刚开放时,中国贸易发展还不够成熟,语言的障碍加上中美之间文化差异带来的隔阂,使中国在刚开始“引进来”时并不顺利。但随着中国不断改善对外开放的环境和政策,加上华人作为中间人,不仅充当语言翻译,还帮助企业验货、做成本计量,帮助美国企业了解中国的法律和政策,为中外企业合作搭桥,海外资本向中国投资的信心逐步提高。即使是从今天看来,中国市场依旧有着巨大的潜力从全球引入资金和技术。

  机遇面前的敏锐者

  中国商务部公布的数字显示,2015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首次超过外国直接投资,今年上半年的对外直接投资额达到888.6亿美元,已经接近去年整个对外投资的总额1180亿美元。这标志着中国进入到了对外净投资时代。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浪潮规模之大、速度之快令许多人始料未及。

  然而,中国企业“走出去”并非能一帆风顺。国际化人才不足、金融支持的欠缺、喜欢打价格战等等都是其不可忽视的短板。此外,他们还面临着政治风险、外交风险、法律风险和汇率风险。

  而广大的华侨华人群体中,人才济济。他们有知识有资金,懂管理善经营,尤其是在参与中国“引进来”过程中积累了宝贵的实战经验。因此,他们是中国企业“走出去”可以信赖的力量。另一方面,华侨华人中的有识之士,也对中企“走出去”和自己在其中的定位有着清醒的判断,抓住难得的历史机遇再铸辉煌将成为他们最明智的选择。

  傅智涛对与中国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走出去”为华侨华人带来的机遇感受深刻。他说:“中国企业来澳大利亚发展会带动当地华人一系列相关行业的发展。比如,国内的企业是生产型企业,他们的产品出口到澳大利亚来,需要找仓库来存储。这为澳大利亚华侨华人的仓储物流业带来了机遇。我们除了储藏他的产品,我们还能做到包装他的产品,从而做到对他的每个产品订单进行境内的发送。”

  王挺如认为,“走出去”的战略为国外的华侨华人提供了更多的发展前景。她说:“华侨华人的优势就在于了解当地的情况和信息,包括法律法规,能让‘走出去’的企业少走冤枉路,更快地获得一手和正确的资料,在公司成立之后,雇佣当地的华人也能为公司初创时期添砖加瓦。‘走出去’的公司一旦立足当地,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因为语言和文化方面的共性,还会需要更多的华人员工。华侨华人应充分结合自身的特长、人脉或知识,在这种新的机会来临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在成功帮助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同时,为自己开拓出一片新的天地,提升更大的发展空间。” (孙少锋、韩诺)

【编辑:丁文蕾】

>华人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