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学子回国就业之路:海归报考公务员为哪般?——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华人新闻
    海外学子回国就业之路:海归报考公务员为哪般?
2009年07月31日 09:18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资料图片:2008年11月30日,200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开考,考生们正在进入重庆市一高校考点的考场。当天,2009年度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公务员考试公共科目笔试在全国31个考区的38个城市同时举行,全国有70余万人参加考试,再创报考人数历史新高。 据了解,截至目前,已通过认证的考生超过77.5万,比去年增加了13万多人,而中央国家机关今年招录公务员的职位约为1.35万个,按比例计算,录取率约1.75%。 中新社发 许康平 摄

版权声明:凡注有“cnsphoto”字样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新闻网,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报考公务员?有想过,因为公务员可以说是个铁饭碗。”在法国鲁昂大学读经济管理专业的陈猛同很多留学生一样,将毕业后回国考公务员列入就业考虑。陈猛并非个案,笔者在采访过程中发现,不少海外学子有毕业后回国考公务员的想法。

  为求稳,选择报考公务员

  在澳大利亚莫那什大学读会计专业的小刘打算毕业后回国工作,也将就业目标放在了考公务员上:“如果在相似情况和相似职位的前提下,我会选择在政府部门工作。”

  同样,从新加坡留学回国,已参加工作的许露月也认为:“近年来,留学生就业其实比较困难,尤其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大家更想求稳。”在这样的就业环境下,报考公务员成为海归择业的优选。

  当被问及为何会选择报考公务员时,小刘感慨地说:“我有一个同学,他在国内就是公务员,现在出国是进修。我感觉他的生活很不错,所以当时脑子就有那么一种想法,觉得我要是公务员,也挺好的。”

  海归为什么选择报考公务员,有关留学专家分析认为,首先,公务员相对稳定,保障系数高。其次,公务员的社会承认度高。中国向来有“学而优则仕”的传统,通过考试而通达仕途。公务员作为政府编制内成员,发展空间大。

  相对海外学子报考公务员的选择,国内许多单位由于看重海归人才所具备的特质,也向海归敞开了大门。

  2008年,昆明市委组织部宣布,向全国公开选拔100名30岁以下优秀人才到县(市)区或开发区、市属相关部门担任助理(正科级)职务,并作为县级后备干部培养锻炼。其中特意指出,留学归国人员不限工作经历(学历经教育部认证)。

  同年4月,河南省人才交流中心发布了全省人才需求信息。值得我们关注的是,河南省4家省直机关单位要招聘14位海归,其中省国土资源厅4人、省司法厅2人、省农业厅1人和省国家税务局7人;安阳县人事局要招聘2名。

  云南省昆明市也于今年向海内外人才发出了邀请,公开选拔40名经济学博士,挂职担任县(市)区党委常委、政府副县长、开发区主任助理以及部分市属部门副职。

  “如果不是留学经历,江津肯定不要我!”

  “如果不是我的留学经历,江津肯定不要我!”今年3月刚刚上任的重庆市江津区外贸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周波谈到为何江津会青睐于他时如是说。

  周波在澳大利亚堪培拉大学学习专业英语后,2006年回到北京参加工作。2009年2月,周波参加了重庆市江津区的公选,从400多人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一名海归“县官”。

  “我现在有一部分工作就是对外经济交往,跟外国人及外国的公司、企业打交道,而我有在国外学习的经历,就能更好地服务于工作。我想我能胜任这个工作,跟我出国学习的经历是非常密切的。”周波这样评价他的留学经历。

  跟周波同时出国的程鹏目前在公安部国际合作局工作,“国外专业英语的留学背景,在我找工作期间发挥了很大作用。”周波告诉笔者。

  有关专家表示,留学生相比国内大学生来说,有国际化的视野,有较好的外语交流能力,这可以说是他们在选择公务员方面的优势。

  要学会扬长避短

  “现在找工作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小刘并不对自己的留学生身份引以为荣:“感觉现在满大街都是留学生,也没什么值钱的了。”

  “我根本就不了解公务员考试。只是家里人说公务员好,稳当,我才决定去尝试走这条路的,也算是想为自己找个安定的工作吧。”一位留学生告诉笔者。

  有很多留学生都存在这种情况。正如本报“海外学子”版曾报道过的,有部分留学生不仅对国内招聘信息不了解,对政策发布不了解,对国内整个就业形势也不太了解。

  “我们对国内的很多情况都不是很清楚。我们获得信息的方式就只有上网或是听朋友介绍。”陈猛对自己的境况感到无奈:“而且留学生一般都在国外待了好几年,对国家目前的政策方针不了解,对国情不了解,做题时无法联系社会实际,对社会问题缺乏快速应对能力。”

  相对国内报考者,这是海外学子面临的困难。对此,有关专家建议,要学会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首先,公务员岗位选择不要扎堆一些热门城市的热门岗位上;其次,要客观分析岗位特质、自己与竞争者的优劣,积极调整应聘策略。(苏映陶 彭沙)

编辑:张冬冬】
    ----- 华人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