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华文教育

乔治梅森大学孔院中方院长:全心投入且思且行

2011年09月19日 15:21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郭风岚教授是美国乔治梅森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同时也是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对外汉语专业的教师。郭老师给自己的定位是“一名纯粹的老师”,她说:“老师是一个服务者,学生掌握着衡量的标尺,所以为人师表就应该是专注而纯粹的。”

  责任感使爱国变得具体而强烈

  作为一名孔子学院的管理者和培训青年教师的专家,郭风岚教授认为,教师的责任感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尤为重要。“对外汉语教师应该成为多面手,要具备良好的语言文化修养、恰当的教学方式方法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当代文化的深切了解,此外,更重要的是要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只有这样,才能经受住在跨文化环境中教学的挑战,满足汉语学习者学习中国文化的多方面需求。”

  国外的汉语教学一般没有固定教材,要由教师根据学生需要编写讲义,分发活页的资料,这种方式在极大提高效率的同时也对老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运用智慧,想办法让课堂活跃,尽量以学生为中心。借助有关中华文化的案例,可以让学生体会文化中的意义和价值。鼓励学生通过一些实践活动练习所学到的中文,可以调动其学习汉语的兴趣,比如,到中国餐馆点餐或是给老师写封中文电子邮件。

  “汉语热”背景下的“冷思考”

  学中文潮流的发展和孔子学院的遍地开花,无不证明汉语乃至中国文化在世界范围内推广的加强和成功。面对这一局面,郭教授认为,中国对外汉语的教育者和管理者有必要在“汉语热”的背景下进行“冷思考”。

  其一,从参加汉语水平考试的人员分布上看,“汉语热”在中国周边国家更为明显,而非“全世界都在学说中国话”。

  其二,汉语学习者的背景不同,学习目标不同,保持每一个汉语学习者持续学习汉语的热情是保持世界范围“汉语热”的关键,而要做到这一点是很不容易的。这对于对外汉语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老师要了解学生学习的目的和需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初期,要以培养学生信心为主。

  其三,“许多外国人往往为中国厚重的历史所折服,但是并不了解中国社会的现状和发展。当代文化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所以让他们认识当代中国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十分迫切的工作。”郭教授说道。据她介绍,凡是有幸去了中国的学生,回来后都无一例外地继续选修中文。因为他们在领略了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的同时,也看到了生机勃勃的当代中国,他们相信中国会给其未来的职业发展带来更多的机会。孔子学院因势利导,于今年初邀请部分成功人士现身说法,录制了学习汉语对职业生涯带来帮助的专题片,该片在当地放映后反响热烈。

  作为中方院长,郭教授积极倡导开发教学资源。她曾主动与当地政府沟通,由孔院承担起当地中小学教师的中国文化培训工作,保证了所在地中小学的社会研究课中国部分的质量,调动了孩子们学习汉语的积极性。此外,还充分利用国家汉办和北京语言大学的教学资源,通过远程视频教学扩大授课范围,效果良好。

  郭风岚教授说,教师的责任是为学生打开一扇窗,在他们对眼前的事物感到新奇和美好的时候,用恰当的方式帮助他们更好地思考和前行。(张海桐)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杨凯淇】
    ----- 华文教育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