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南洋商报:非华裔学汉语不是团结障碍——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华文教育
    马来西亚南洋商报:非华裔学汉语不是团结障碍
2009年09月28日 17:32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中新网9月28日电 马来西亚《南洋商报》近日刊文称,越来越多的大马非华裔开始接触汉语,并日益形成一种趋势。可是却有人担心,这会抹杀华裔的优势,而各族学习自己的母语也不利于实现“一个大马”的理念。文章认为,各族的母语并不是团结障碍,只要各族善用语言来沟通交流。应该把语言当作相互沟通交流的工具,而不是一种有杀伤力的武器。

  文章摘录如下:

  目前,马来西亚的非华裔大学生学汉语已是一种趋势。就马大而言,语言暨语言学学院的中文组和文学院的东亚研究系都有提供基础汉语课程,供非华裔大学生修读。其中文学院主修中国研究和中文的非华裔学生人数不少,这确实是个令人欣慰的现象。

  教对外汉语,我不鼓励非华裔学生死记硬背中文词,因为背下来的词不加以使用,若干年后一定会忘得七七八八。因此,我常鼓励他们多用华语跟中文使用者交谈。通常笔者会叫学生把他们和华人的对话录下,然后在课堂上播放出来,那么,老师和学生都可以一起听听他们的对话。接着,笔者会针对那段对话提出一些问题,或者纠正谈话中错误之处。

  对话不但可以加强非华裔生的中文掌握能力,也能促进两族之间的情谊。这确实是一箭双雕之举,教对外汉语的老师们不妨一试。

  上个学期在马大语言学院教对外汉语,当时,我多数的学生是马来人和印度人,也有一个印尼学生。他们在校园内遇到笔者,都会过来跟我打招呼。当“老师,你好吗?你吃饱了吗?”的句子从他们嘴里滑出来时,我才察觉他们已经把学到的中文句子用在日常生活中了。巫印裔生用华语跟华裔老师打招呼,不但体现了尊师重道的美德,也是一种美好的交流。

  讲解读音介绍文化

  上课时,笔者除了讲解汉字的读音、词义、中文句式和语法之外,我也向异族学生介绍中华文化和中国历史,让他们多点了解我华族的精髓。比方说,当我教节日的中文名称时,我会先教他们“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冬至”等华人节日名称的正确发音,接着教他们怎样写有关中文词,然后再告诉他们这些节日的由来。

  如此一来,巫印裔学生除了学到正确的发音和书写方式,也进一步了解中华文化。因此,笔者以为,教对外汉语的老师们应该在教学的过程中,多向异族学生介绍中华文化,让他们慢慢走进华族的世界。

  有些华族朋友得知笔者教对外汉语后,先露出不相信的表情,然后告诉我:“你不要教那些马来人太多华语,不然等一下他们听懂我们华人在讲什么,那就惨了!还有,要是他们学会中文后,比我们华人更占优势,那就不好了!”笔者以为,这是一种不正确的心态。

  母语不是团结障碍

  反过来说,大马华裔自小学开始就学马来语,有些华裔的马来文造诣甚至比马来人好,可是,不见得马来人担心我们超越他们。让马来人学点中文,从而认识华族的语言文化是好事。主要原因是走入华人世界后的马来人,多半不会再以异样的眼光来看待我们华人,这难道不符合“一个大马”的理念吗?

  笔者人为,要实现“一个大马”的理念,各族的母语根本不是一个障碍,况且目前越来越多非华裔学中文,这是一个趋势,难道中文不重要吗?只要各族善用语言来沟通交流,一样可以和谐共处。换言之,我们应该把语言当作相互沟通交流的工具,而不是一种有杀伤力的武器。(刘树佳)

    ----- 华文教育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