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与家庭对孩子表达能力的影响——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华文教育
    学校与家庭对孩子表达能力的影响
2009年09月28日 17:29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在最近的一次教育圆桌会议上,有多位同道提出一个存在华社已久、大家却都羞予公开探讨的课题:为何我们的孩子不比友族孩子敢于表达自己?当时,我在会议上提出了以下的见解。

  纯粹从语文特性的角落窥探,我们的汉语拥有4万多个单字,却只有400多个单音节。因此,在汉语口语里常出现许多多音多义字的现象,而这种现象更常让说话的人与听话的人产生混淆。很多时候,在台上说话的人要小心自己的发音,台下听话的人也要慎重的聆听,以免产生误会,这无形中给双方制造了不小的压力。

  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汉语里单只一个“ji”的音节就有130以上的同音汉字,而“zhi”则至少有70个同音字。再说,汉字里还有不少的难检字与生涩字,就算说者拼出正确语音,听众也未必“收到”;这也是友族学生认为汉语、汉字难学的地方。

  反观标准国语(不包括各州的马来方言)的发音,简单而清晰,韵母、复韵母及总字数都比较少,因此比较不容易造成说者的压力及引起听者的混淆。在语音学里,马来文与淡米尔文要比汉语更趋向发音性语文。

  另一方面,无论是在家或在学校,我们的传统教育都不允许我们“胡乱发言”或大胆提出意见;我们的家长往往也不太民主,未能让孩子自由发挥或发表意见(虽然近年来已有所改善),因此,我们的孩子常常给人一个刻板印象,那就是,我们的孩子都含蓄、很害羞。

  在学堂里,老师们为了赶功课,实在腾不出多余的时间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同学们多多发问与发表,至多在总结部分让一两为同学举手提问。曾经接受过一些城市里的中小学生这样的投诉:班上同学这么多,几时轮到我发问,还是别浪费心机罢。

  训练口才培养胆色

  另一些家长也埋怨道:我劝孩子一有时间就要争取,把老师交代的课业做完,毕竟,功课赶不完,老师会打屁股,在班上不出声,老师不会打。看来,我们的老师、家长及学生都齐齐向现实低头了。

  我坚信,如果学生们稍微能放下压力,老师们训练得法,我们的孩子一样能上得了台,能淋漓尽致的发挥。

  十数年来,我受邀担任演讲比赛评审不计其数,也多次鼓励学校当局为高中生举办即席演讲或辩论会,才能够真正达臻“训练口才、培养胆色”的教育目标。我觉得,演讲靠死背,如果连演讲稿也是老师所预备好的,那参赛者只能呈献彼等的背书与记忆能力罢了。 我也曾经为某独中义务培训了多年的(马来西亚)全国独中三语演讲比赛的参赛学生,他们也曾经捧了不少的奖项荣归。然而,讽刺的是,其中有多位同学在SPM 国语与英文口试却在阴沟里翻了船。所以说,在实际的语文训练的过程中,台上的“死背”不如日常的交流有效。

  总结一句,实践的语文较有效,我们的孩子要能好好的发挥与发表,学校与家庭都扮演着同样重要的角色。(摘自:马来西亚《南洋商报》,作者:李志强)

    ----- 华文教育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