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汉学”蓬勃之势难挡 汉语传播带来新思考——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华文教育
    “新汉学”蓬勃之势难挡 汉语传播带来新思考
2009年11月02日 10:02 来源:光明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10月31日晚,中国人民大学学生艺术团正在表演“交响乐京剧”——《野猪林》,京剧的唱腔配上交响乐伴奏,显得分外别致。此节目作为第二届世界汉学大会的专场音乐会,以中西合璧的艺术表达方式受到了诸位专家,尤其是国外汉学家的称赞。 中新社发 苏丹 摄

版权声明:凡注有“cnsphoto”字样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新闻网,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王先生”、“王同志”、“小王”、“老王”———中国人对一个人的称谓可以拿捏得恰到好处,外国人却是一脸迷茫。每一次中文老师的解释总会落下一片叹息:“中文太难了!”

  但学中文的外国人依然越来越多,遍及世界的“汉学热”早已是不争的事实。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大学教授拉多萨夫•普西奇是贝尔格莱德孔子学院院长,他对孔子学院学生的一次调查显示,在回答“你为什么到孔子学院学习汉语”时,75%的学生表示是为了更好地了解中国的过去和现在,特别是中国独特的文化。

  今天,当世界与中国都在发生巨大变化的时候,汉学又该以怎样的姿态继续向前?10月30日—11月1日,中国人民大学如期迎来第二届世界汉学大会,170余位知名学者从世界各地赶来,提示我们,在“汉学热”的背后,需要冷静地思考。

  汉学正在进入新阶段

  在这届汉学大会上,一个声音由弱变强,最终成为大家的共识,那就是——“汉学,正在进入一个新阶段”。

  对于汉学的起源,清华大学教授李学勤一直认为,“它是在16、17世纪,西方文化传播到东方,中西不同的文化传统开始接触、碰撞和交流时诞生的。”

  “中国经典在海外的传播最开始不是中国人自己努力的结果,而是被西方人介绍到西方的,这是最早的一个过程和汉学形态。西方关注的主要是中国传统的思想、文化、宗教等,所以他们翻译的都是中国古代典籍。”在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杨慧林看来,从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发生巨大变化开始,西方人对中国了解的过程也更加丰富和宽广,于是,汉学研究越来越倾向于向“中国问题研究”延展。现在,他们“可能更关注当代中国的发展”。

  杨慧林说,“新汉学”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生长开来。现在的“世界之中国”,不再是被动卷入的中国,而是中国主动地参与。因此,一方面中国更希望世界了解自己,另一方面世界也希望更真实、更深入地了解中国,“这一切给汉学新的繁荣提供了特别好的机遇”。他同时认为,传统汉学的研究方法、视野均与中国主流学术、本土学术有所不同,而现在汉学一个新的发展趋势是,与中国的主流学术、本土学术有更直接的交往,在研究方法上需要沟通、交流、对话,在材料上需要中国主流学界的参与。“我觉得这也是汉学新阶段的标志”,杨慧林肯定地说。

    ----- 华文教育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