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着歌曲学中文——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华文教育
    唱着歌曲学中文
2009年11月02日 16:28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现在世界上很多国家都不同程度的掀起“中文热”,我们身为海外华人,更希望自己的子女保持良好的中文。常常听到周围朋友讲自己的孩子就是不情愿讲中文,对学中文提不起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尤其是孩子,没兴趣的事情,被硬逼着去做,真的很难做好。

  前不久,在《星星生活》上看到这样一则消息:“圣笛‘金色的童年’少儿国语歌曲邀请赛接受报名”,消息一经读出,两个女儿便欢呼雀跃的要去参加。

  唱什么歌呢?两个女儿虽然都出生在加拿大,但是我们一直很重视她们的中文学习,要求她们在家必须讲中文,而且车里总是放着中文的儿歌和歌曲,听的多了,她们有很多都能哼唱出来,但唱不准词,于是我就教她们。

  小的时候教她们唱《两只老虎》,大一点儿了唱《上学歌》,再大点儿唱《让我们荡起双桨》,甚至《我是公社小社员》,她们饶有兴趣的听我讲我们小时候每到6月,麦子成熟时是怎样背着小筐到生产队捡麦穗。后来,她们唱的越来越多了,尤其大女儿会唱很多我们在国内那时的流行歌曲,《大海啊,故乡》,《太阳岛上》,《外婆的澎湖湾》等等。她特别喜欢毛阿敏的《同一首歌》,和《思念》,成为她在中文学校的独唱曲目。

  每次教她们唱一首新歌,我都先把歌词写下来,注上汉语拼音,一字一句的帮助她们把歌词读准,只有读准了,才能唱的准,然后还得逐字逐句的给她们做解释,讲解一些相关背景。这样,每学一首歌,她们都可以学到很多东西。然后,她们再跟着录音唱,很快就唱会了。跟着卡拉OK上的中文字幕,也能准确无误。每次教她们唱这些歌,也都会把我带回自己成长的年代,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随着这歌声,和孩子们一起回味生活中的甜酸苦辣。

  今年13岁的大女儿的歌曲就选定在她最拿手的《思念》,在准备期间,远在北京的姥姥还特意在给她详细讲解“思念”的意思,“就好像你和姥姥、姥爷之间很难见面,很想念,见面的时间总是很短,然后又分开了。唱的时候就想着怎么想姥姥,就能唱出感情来了。”

  今年8岁的小女儿唱什么呢?选来选去,俩姐妹决定把前不久姐姐谱曲的《老屋》唱出去。《老屋》是中国儿童文学十大魅力诗人之一的冰岛老师在去了一趟黄河壶口后写下的,今年年初发表在《词刊》上的歌词。我看到这个歌词,特别喜欢,就打印出来给两个女儿读:

  “老屋并不老,再大的风雨刮不倒,前边种菜,后边长草,那是母亲的日记,一笔一画,都是汗水的功劳,春天来这里散步,雪花在这里微笑,大公鸡高歌一曲,小黄狗不停地叫,在老屋里生活真好。”

  典型的中国乡村生活场景跃然纸上,我们小时候都是生长在农村,太熟悉了,孩子们也对这样的生活感到很新奇。有人说过,学习语言一定要学习文化,这个教材真是太好了。

  “老屋真不老,再苦的日子难不倒,肩挑大山,手挽小道,那是父亲的手艺,耕种锄耪,都那么惟妙惟肖,地丁花多么好看,芦苇草在岸上摇,阳光暖着篱笆墙,袅袅炊烟天上跑,我想和老屋永不老。”

  小女儿一开始总是把“篱笆墙”读成“李白墙”,纠正了好几次才读准。同时,她们还发问:“耕种锄耪”和“惟妙惟肖”是什么意思?地丁花,芦苇草,篱笆墙是什么?“袅袅炊烟天上跑”又是怎么回事儿?现在的网络如此发达,到上面一查,图文并茂的都有了。因为是带着问题去找答案,去学习,脑子是活跃的,灵活的,不是被动的,所以也很容易就记住了。

    ----- 华文教育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