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心生集团CEO沈悦雯:工具类产品转型已是大势所趋

2017年02月21日 11:08 来源:齐鲁晚报 参与互动 

  移动互联网发展至今,一个多年尚未解开的难题是,大多数工具类应用未能摆脱这样的尴尬局面:虽然手握数千万用户,且用户的活跃度、留存率也都还算不错,但如何挖掘和实现用户价值,并因此转化为商业价值,却并没有找到很好的解决方案。

  正如生日管家CEO沈悦雯对腾讯科技所表示,目前来全民级需求日趋变少,工具类应用想要实现商业价值,最重要是找到明确的细分用户群体,通过工具可以圈到此类用户,分析这类人群的实际需求,不管从电商、广告、延展服务都大有可为。

  跨界已成大势所趋

  早在多年前,工具类应用就开始受到来自谷歌、苹果等平台级公司系统更新的冲击和影响。当产品做得好到一定程度时,一旦苹果或谷歌做出相同的系统级工具类应用,就能毫不费力地将第三方应用挤掉。

  对于工具类应用来说,在拥有用户粉丝的基础上,如何解决用户问题并提供更深层次的价值,并从其中获得利益,是他们需要考虑的问题。

  这样的背景下,许多工具类应用不约而同选择了社区方向。从目前众多相关应用来看,社区功能已经成为标配。让用户通过工具生产内容,再通过内容实现用户和产品之间的粘性,从而使得用户与用户之间形成关系链,这是很多工具类应用的社区化逻辑。

  当然,社区化也并非万能良药,与工具类应用也并非天生就捆绑在一起的。沈悦雯对腾讯科技表示,工具产品本质是找到一个足够深的需求,做透之后再根据需求做外延,但并不是说做社交是必须的。

  工具类应用的演进路程

  在添加社区元素后,与电商相结合也是一种可以参考的路径,即在社区中推送信息出发用户需求、考虑评估直至购买,而企业可以在这个环节中分成获得收益。这些演变路径在美图、生日管家、大姨吗、墨迹天气等企业发展过程中都有所体现。

  2012年,沈悦雯离开飞流后和其他几位校友创办了生日管家。最开始,沈悦雯对产品的功能定义就是生日提醒。但他慢慢发现这只是一连串需求的起点。经过半年多的发展,他发现基于相对低频的生日社交远无法满足流量需要。

  2013年12月,生日管家开始试水电商,那时生日管家的用户数已经达到了500万。

  在尝试的过程中,沈悦雯发现,单是蛋糕订购这个服务对于用户来说需求就很大。随后他意识到,一旦把服务做好,就能更好地把用户粘在这个平台上。看到机会的沈悦雯当时就决定,将生日管家的发展方向电商和消费领域靠拢。

  他对腾讯科技强调,“我们开始更多地关注用户在收到生日提醒之后的需求,也就是他的消费需求。”现在,沈悦雯将生日管家定义为基于社交场景的移动电商平台,以及凭借这个平台为传统烘焙行业提供O2O解决方案。

  当然,这些方向也并非适用于所有工具类应用。

  以社区为例,沈悦雯对腾讯科技表示,是否将社区功能纳入,具体还要看产品目标用户重合度情况,并且这些用户是否在产品的主题以及外延方向有信息交换的愿望。对于生日管家自身来说,其并没有添加社区的原因是,覆盖的用户人群是比较广泛的,需求也是极其明确,比起社区交流,用户更希望得到的是解决方案。

  商业化道阻且长

  在完成从工具属性到社区以及电商等诸多其他形态的演变后,如何让已经挖掘的用户价值成功转化为商业价值,这是工具类应用一直面对的现实问题。

  总的来说,无论是从工具性产品向内容或多元化的社交平台演进,还是基于庞大的用户群体开发新的业务模式(如电商平台、智能硬件等)寻求盈利点,这些已经在商业化道路上初见成效的企业都为工具类创业公司给出了启示。

  (本文根据原文删减)

【编辑:鲍文玉】

>IT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