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IT巨头竞相布局 无人零售将成资本市场新风口

2017年07月10日 10:19 来源:中国证券报 参与互动 

  □本报记者 张怡

  近期,马云表示要在7月8日-12日第二届淘宝造物节上推出阿里无人咖啡馆“淘咖啡”,以无人超市、无人咖啡馆等业态为代表的“无人零售”成为新零售主题下的又一看点,也将成为资本市场最受关注的新风口。

  巨头布局无人零售

  “无人零售”即没有店员的自助购物体验。无人零售门店的最大特点就是没有收银人员、安保人员等线下门店人员,购物过程中还会增加系统语音提示等环节,顾客在坐落于社区、街边等地的无人零售门店选购商品后自行结账付款,除了没有店员外与一般超市并无太大差别。

  马云此前宣布将在7月8日-12日第二届淘宝造物节上推出阿里无人咖啡馆“淘咖啡”(曾主导无人零售店Amazon Go算法的亚马逊华人科学家任小枫,于近期加盟阿里)。华泰证券指出,这标志着“阿里系”正式高调进军无人零售,无人零售商业化进程超出市场预期。同时,亚马逊去年即已推出Amazon Go无人便利店。互联网巨头纷纷布局无人零售,将加速线上线下融合“新零售”业态的推广速度,而无人零售更是站在时代最前沿,引领“新零售”时代的到来。

  2016年初,瑞典出现了无人便利店“Nraffr”,消费者可通过手机扫面二维码进门,利用手机APP绑定信用卡所有款项实现按月扣款。该便利店的主要特点为:一是针对住在偏远地区的“大农村”瑞典消费者;二是利用信用记录筛选客群,绑定信用卡后只用信用记录合格的消费者才能扫门进入。

  去年12月,Amazon高调推出Amazon Go线下零售概念店,最大卖点是实现“零排队”。在Amazon Go购物分三步:第一步,安装Amazon App,打开虚拟购物篮;第二步,在Amazon Go的门禁上扫描二维码,进入超市;第三步,拿了商品直接离开。实现这一点的关键是一套传感器系统,它能够准确识别消费者最终拿走的商品并进行计价、自动扣款。分析人士指出,从技术上讲,Amazon Go主要运用了机器视觉、深度学习算法和传感器融合技术。

  无人零售之所以在被大力推广,因为其解决了传统零售的“痛点”。华泰证券指出,线下零售主要存在租金成本高企、人力成本上升等痛点,排队买单、服务质量问题也会降低消费者体验,无人零售至少可以解决人工成本高企的问题。同时,很多场景下,无人零售在节省面积、提升客户体验方面也具有显著优势。

  招商证券测算,假设1个人可以维护10家便利店,以北京市6000元/月的人员工资来算,一个无人便利店的月均人力成本只有600元。无人便利店通常需要18平方米至30平方米的物业。按照北京便利店物业每平方米日均10元至15元的租金计算,无人便利店每月租金在5400元至1.35万元之间。便利店平均毛利往往在20%-25%,而像7-11这种连锁便利店,平均销售毛利率能达到30%以上。据此估算,一间无人便利店日均销售1500元即可在北京大部分区域实现盈利。

  主题机会凸显

  无人零售行业被看好,互联网巨头雄心勃勃布局,当前国内A股市场也开始酝酿主题性投资机会。

  华泰证券指出,亚马逊、阿里巴巴等互联网巨头引领“新零售”发展潮流,收购线下实体店同时(亚马逊137亿美元收购全食超市,阿里巴巴收购三江购物、联合超市等股权),推出无人零售,进一步加快线上线下融合。互联网巨头发力无人零售并非试水性质,而是与收购实体超市等资本运作相呼应,亦体现出对“新零售”这种新业态的高度认可。而无人零售作为线上线下融合的场景之一(2016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万亿元),随着传感器等成本下行,有望成为“新零售”重要模式之一。

  无人零售市场空间巨大,互联网巨头加入,提升行业趋势确定性,亚马逊和阿里将持续推进线上线下融合,其他互联网巨头也有望跟进。华泰证券认为,无人零售主题性投资机会凸显。鉴于无人零售未来推广带来的增量市场,与无人零售实体店相关的机器视觉、传感器、自动售货机等硬件供货商将受益。

  零售方面,国泰君安证券指出,国内消费行为正在向“小而美”的超市业态迁徙,利用技术手段提高效率、降低人工成本成为未来无人零售突破桎梏的主要思路。长期来看,新技术的应用、变革有望率先从超市龙头企业开始;此外,技术、设备上游相关标的也将受益。

【编辑:官志雄】

>IT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