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连续4年领跑 广州建跨境电商中心城市成绩亮眼

2018年02月05日 18:03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连续4年领跑广州建跨境电商中心城市成绩亮眼
    广州海关隶属广州白云机场海关关员在“双11”期间保障跨境电商快速通关 关悦 摄

  中新网广州2月5日电 (唐贵江 关悦)广州海关5日发布统计数据,2017年,广州市外贸进出口总值9714.4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同期(下同)增长13.7%,其中,跨境电子商务进出口贸易额达227.7亿元,增长55.1%。

  自2013年成为跨境电商试点城市以来,广州跨境电商业务量连续第四年位居全国首位。2017年,广州海关审核验放跨境电商进出口申报清单2.2亿票,其中,有近800种商品销往全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约2230万国内消费者购买世界各地的商品,消费金额达127.9亿元。

  跨境电商这一外贸新业态在千年商都广州茁壮成长,广州海关以海关总署跨境电子商务进口统一版信息化通关管理系统为依托,打造“南沙保税港区+白云机场综合保税区”产业集聚区,发挥网购保税进口、直购进口、零售出口三项“拳头”业务引领作用,助力广州建设全国跨境电商中心城市踏上新征程。

广州海关隶属南沙海关关员在广州南沙保税港区对跨境电商直购进口商品进行监管 关悦 摄
广州海关隶属南沙海关关员在广州南沙保税港区对跨境电商直购进口商品进行监管 关悦 摄

  一个“线上系统”,提升企业获得感

  跨境电商既是新业态,也拓展了新的外贸监管模式。与传统贸易模式相比,跨境电子商务具有碎片化、小额化、高频次的特征,给海关传统监管提出了新课题。

  “如果还按照传统货运监管模式来的话,我报一票货要在报关大厅和货站之间至少跑六趟。”广州荟星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关务经理林溢滨指着电脑屏幕说,“现在用海关的这个系统,绝大多数的商品通关只需要在电脑前点点鼠标。”

  这个让“群众少跑腿”的系统正是广州海关在全国率先应用的总署跨境电子商务进口统一版信息化管理系统。2017年“双11”当天系统验放跨境电商1619.5万票,创下全国海关系统单日处理量历史新高。目前,系统已在广州海关关区内的广州、佛山、肇庆、韶关、河源等地市全面应用。

  双核“区域驱动”,打造跨境电商产业集聚区

  凌晨1点,一架载有鲜活波士顿龙虾的飞机降落在广州白云国际机场。鲜活产品对运输条件和实效要求严苛,为提高鲜活产品成活率,广州白云机场海关开辟了空港跨境商品“绿色通道”,快速办理“直通车”验放手续。从航班落地、接单、出仓、施封、运输到商家入库全程3小时,一只只大龙虾就快速进入白云机场综保区的暂养池,有的天一亮就进入了市民的“菜篮子”。

  广州海关积极支持打造以南沙保税港区、白云机场综保区为核心区域的跨境电商产业集聚区,推出零售进口申报清单修撤单流程简化、商品入区单自动化审核、物流辅助系统对接跨境系统、商品24小时自动出区放行等7项专为跨境电商海关通关流程制定的“去繁就简”措施,减少不必要的人工干预与审核环节,让“数据多跑路”,进一步提升了关区跨境电商的竞争力。

  如今,南沙保税港区、白云机场综保区已吸引京东、唯品会、天猫、苏宁易购、亚马逊等近100家电商平台、卓志物流、中远国际、顺丰、威时沛运等30多家物流企业入驻,形成了从政策优惠、平台集聚到物流便捷、金融创新完整的跨境电商生态圈。

广州海关驻萝岗办事处关员对跨境电商直购进口商品进行监管 关悦 摄
广州海关驻萝岗办事处关员对跨境电商直购进口商品进行监管 关悦 摄

  三项“拳头业务”,助力广州“买卖全球”

  网购保税进口模式是多种跨境电商业务模式中最为成熟的一种,也是广州海关最早推动的模式之一。2017年,在占据广州海关网购保税进口业务9成的南沙保税港区,约2440万票跨境电商货物从世界各地汇聚南沙,又从这里运往千家万户。跨境电商货物最多的一天,南沙海关审放了206.7万票。

  此外,也有一些跨境电商企业选择直购进口模式开展业务。“我们‘直购进口’的商品主要是一些轻奢化妆品、箱包、鞋子等,对比国内同类型商品,国外的款型可能更多一些。”广州中远国际航空货运代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熊云农说。2017年,广州海关共监管验放跨境电商直购进口货物清单1786.3万票。

  在广州海关重点推动的跨境电商“拳头”业务里,不仅有网购报税进口、直购进口这样的“买全球”、也有跨境零售出口这样的“卖全球”。近年来,大量“中国制造”商品通过邮件、快递的方式运往世界各地,在拉动外贸的同时成为众多“小微企业”的发展契机。(完)

【编辑:于晓】

>IT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