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竞争激烈 传统盈利模式或是最好选择——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IT新闻
    手机浏览器竞争激烈 传统盈利模式或是最好选择
2010年06月02日 17:20 来源:通信信息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最近,移动互联网行业暗潮涌动。无论是谷歌、百度和腾讯这样的互联网巨头,诺基亚、英特尔合苹果这样的手机和IT厂商,还是中国移动、中国电信这样的移动运营商,都将目光投向了移动互联网行业。

  手机浏览器作为手机上网的入口,因此竞争也异常激烈。当前手机浏览器行业主要有两类企业,一类是靠手机浏览器“养家糊口”的企业,如Opera何UCweb,另一类是互联网巨头。在处于起步期的移动互联网行业,手机浏览器足以“糊口”吗?单靠浏览器生存的企业又应该怎样缓解生存压力呢?

  “浏览器养家”的生存模式面临巨大挑战

  在浏览器领域,网景的消亡、火狐因为谷歌自推浏览器而造成盈利下滑,这都在告诉我们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单靠浏览器产品生存,企业大都面临巨大的压力。

  浏览器作为上网的入口和平台,担负着用户和网站之间的桥梁作用。这也决定了浏览器必须要保证桥梁的通行率、桥梁的稳定性、桥梁的美观程度等等,所以浏览器的速度、稳定性、人性化设置都变得十分的重要。

  与PC浏览器一样,手机浏览器也同样担负着“桥梁”作用,因此也必须要满足通行率、稳定性和美观度的条件。但是当前手机浏览器的盈利模式非常单一,全球最大的手机浏览器提供商Opera的生存法则与火狐一样,一方面依靠与谷歌这样的搜索引擎提供商合作,在浏览器上嵌入搜索框,谷歌为此支付费用;另一方面,Opera也同全球各大手机厂商合作内嵌Opera浏览器并收取装机费。

  这两种合作模式都不会影响到用户体验,而且不会造成手机浏览器的臃肿。但是我们看到本土部分手机浏览器企业并没有走这种常规路线。诚然,在巨大的盈利压力面前牺牲部分前途而成全目前的报表,或许也是权衡后的不得已的选择。但是,将手机浏览器作为一个广告平台,同时嫁接了各种各样的资讯、下载、SP等产品,最终可能会导致手机浏览器变得越来越庞大、臃肿,甚至把自己拖垮。

  捆绑发展无法解决可持续发展问题

  随着技术差距逐渐消失,一些对老牌浏览器黏度并不是很高的用户开始摇摆。后而来者居上的互联网巨头们将手机浏览器看作是抢占移动互联网高地的工具,没有依靠手机浏览器赚钱的迫切需求,心态相对平和。

  以谷歌为例,我们可以看到谷歌在移动互联网市场的野心。从自造Android平台到打造Chrome浏览器,谷歌一直在为未来投资,这也是这家企业的生存法则,先搭建免费的、优秀的平台,聚揽足够人气,然后再考虑盈利问题。

  而一些本土老牌手机浏览器企业则开始紧锣密鼓地通过与各大互联网公司合作的方式,扩充手机浏览器的应用,希望将手机浏览器打造成另一个“门户”。这种捆绑式的做法到底是不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呢?很明显,这有悖手机浏览器的开放原则以及移动互联网产业链发展的原则。

  当前,移动互联网仍处于发展期,从尼尔森的相关调查报告我们可以看到当前移动互联网应用非常匮乏,只有手机阅读、手机即时通信一级手机搜索等几大应用,这无法支撑移动互联网的未来。移动互联网的未来,要依靠更多的创新应用,而这些创新应用都来自于很多个人站长的创意,但是手机浏览器公司与互联网公司捆绑式发展的结果,只能是扼杀这些新的创意,让移动互联网产业链难以持续发展。更何况“一荣俱荣”的局面是建立在利益的基础上的,一旦出现大的分歧,手机浏览器企业同互联网公司“一损俱损”的概率也非常大。打开互联网发展的历史画卷看去,自然联盟一遇挫折便“分手”的例子比比皆是。希望依靠捆绑来解决发展的问题是不现实的。

  认真做好浏览器才是王道

  那么,到底什么是手机上网用户的真正需求?一份权威调查报告显示,手机上网用户每天持续上网超过2个小时的人寥寥无几。这就决定了现阶段手机浏览器最迫切的需求是让用户能够保证没有PC的时候随时在线,保证用户能够简单、便捷以及快速地上网。这也是手机这种终端和手机上网使用场景所决定的:目前,用户手机上网一般都是占用琐碎的时间,而并非成片的时间。

  把握住手机上网用户的核心需求,手机浏览器公司自然就明白了努力的方向。纵观当前几大手机浏览器,在速度、便捷性方面都基本同质化。但是仍有企业敢为天下先,本着良好的愿望,希望将PC上网的部分标志性功能移植到手机上,却出现大大增加手机上网流量的后果,造成了用户的品牌忠诚度大大下降,甚至很多忠实粉丝公开表示要转用其他企业的产品。笔者认为,对于新生的事物,还是需要大家有更多的包容的心态,同时,企业还需要更深入地了解用户的需求,不要盲目追求创新,否则“领先三步”,可能就成为“英烈”了。

  综上,笔者认为对于手机浏览器企业,最好还是选择类似Opera的盈利模式:收取搜索引擎嵌入费和手机企业嵌入费。一些创新的商业模式,大家都非常乐于看到,但是这些创新倘若脱离用户,甚至影响用户的利益或是产业链的发展,长远来看必将得不偿失,更谈不上带领企业可持续发展了。

参与互动(0)
【编辑:刘霏】
    ----- IT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