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电视CMMB标准唱主角 国标T-MMB尴尬遇冷 ——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IT新闻
    手机电视CMMB标准唱主角 国标T-MMB尴尬遇冷
2009年03月24日 09:03 来源:信息时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今年12月,全国337个地级以上城市实现CMMB信号基本覆盖;2010年12月,实现33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良好覆盖,全国百强县实现基本覆盖;2011年12月,全国337个地级市和百强县实现优质覆盖,覆盖全国5亿以上的人口。日前,在北京举行的中国国际广播电视信息网络展览会(CCBN)上,广电总局科技司曾庆军副司长对旗下力推的手机电视标准CMMB在全国的覆盖规划做出了上述表示。

  与广电部门的大规模声势扩张相比,去年6月被相关部门评选出的手机电视国家标准T-MMB却陷入静默期,现状与其国标身份相去甚远。

  T-MMB尴尬遇冷

  与CMMB的强劲势头相比,去年6月在争议声中评选出的手机电视国标T-MMB境遇却极其尴尬。

  据了解,由北京新岸线公司(以下简称“新岸线”)推出的T-MMB标准目前在产业链方面得到的支持极少,仅就手机终端厂商而言,目前采用T-MMB标准手机厂商只有夏新、海尔及三星等几家,而支持CMMB标准的手机厂商则很多,例如联想移动、国虹通讯、金立等手机厂商均推出支持CMMB标准的手机终端。

  记者同时从新岸线内部人士处获知,由于金融危机的冲击,风投公司曾一度撤离新岸线,去年12月开始,部分员工曾一度无法按期领到工资。上述人士透露,目前整个公司的主攻无线局域网和视频搜索。“当然,T-MMB技术并没有放弃。”

  记者从新岸线官方网站了解到,目前该公司的核心产品包括:T-MMB手机电视系统;数字家庭系统;视频搜索系统;数字酒店系统;数字图像验钞系统和超高速无线局域网系统。

  CMMB风头强劲

  据了解,在广电总局的主导下,其力推的手机电视标准CMMB从去年开始,在国内的部署和发展可谓顺风顺水。日前,在CCBN展会上,国家广电总局运营CMMB的中广移动公司宣布,CMMB省级运营主体增加到16家,各省公司将陆续挂牌成立。

  对于CMMB的运营方式,国家广电总局无线电台管理局副局长孙朝晖表示,将采用总公司和子公司分公司的组织结构,构建CMMB的运营主体分为全国和省级、市级的。

  据了解,今年3月21日,中广移动和6家省级运营主体进行签约,这六家省级运营主体分别为海南、湖南、河北、陕西、宁夏和广西。而在今年1月,中广移动已经与四川、山东、河南、天津、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云南各省级运营主体签约,而后又和上海进行了签约,目前,上海已经在进行CMMB运营。

  在确定运营主体的同时,CMMB产业链的相关环节也在逐步得到完善。据国家广电总局科技司司长王效杰透露,CMMB的信源编码设备企业已有8家,10多款产品已经出产;协议信令系统生产企业15家,已有20款产品;运营支撑系统有26个厂家,30款系统面试;信道传输设备厂家43个,有100款产品;接收终端厂家达68,有200款产品;测试仪器则有15家的30款产品。数据显示,CMMB目前已开通157个城市。

  相关链接

  争议声中的

  国标评选

  2008年6月,手机电视国家标准最终审定,由北京新岸线公司推出的T-MMB标准在争议声中胜出。实际上,在手机电视国标出台过程中,一直伴随持续不断的争议。2007年初,由国标管理委员会联合原信息产业部、科技部、国家发改委和广电总局的代表共同组成评审组,计划对清华凌讯的DMB-TH、北京新岸线公司的T-MMB、华为的CMB、中国标准化协会的CDMB和广科院的CMMB五大手机电视标准进行比较实测,并预计当年12月底正式确定国标,但广电总局在中途公开宣称退出国标评测,并强硬实施旗下的CMMB标准体系。

  2008年4月3日,新岸线的T-MMB标准被最终遴选为手机电视/移动多媒体国标技术方案。当时积极推动CMMB技术标准的广电总局科技司司长王效杰明确表示,国标遴选过程并不符合规范程序,广电总局不会使用T-MMB标准。

  专家视点

  CMMB用户达千万级才有广告价值

  近日,In-Stat中国分析师张强表示,目前CMMB在我国只有百万级的用户数量,在电视行业在千万级才有广告的价值,In-Stat认为CMMB在中国仍处于起步阶段。张强还介绍了其他国家移动多媒体广播的发展现状,现在比较主流的一个是韩国市场,他们有自己的标准,另外还有欧洲市场和美国市场,都有各自的标准。

  从业界角度来看,韩国、欧洲和美国的移动多媒体广播发展并不是很好,目前CMMB没有一个国际上比较成功的运营模式来参考。 (杨章玉)

【编辑:刘霏
    ----- IT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关于我们】-About us 】- 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供稿服务】-【法律声明】-【招聘信息】-【网站地图】-【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