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中国科研信息化论坛”在北京举行——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IT新闻
    首届“中国科研信息化论坛”在北京举行
2009年12月03日 19:15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中新网北京12月3日电 (记者 孙自法)由中国科学院、科学技术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共同主办的首届“中国科研信息化论坛”3日下午在北京开坛。相关政府官员、科研信息化领域专家学者及跨国企业代表等200多人汇聚论坛,围绕科研信息化的宏观政策、国际前沿、战略发展、重大领域应用和变革科技研究模式等议题进行交流与研讨。

  科研信息化是建立在新一代网络技术和网格技术基础上的全新的科学研究模式,它是充分利用网络信息基础设施与技术、促进科技资源交流、汇集与共享、变革科研组织与活动模式、推动科技发展转型的历史进程。自1999年英国科学家率先提出科研信息化以来,美国、欧盟等西方发达国家将科研信息化视为将引领科学与工程的一场革命性的变革,事关国家创新竞争力核心要素之一。

  论坛主办方表示,中国科研信息化具有一定基础,但与建设创新性国家的需求存在较大差距,建议将科研信息化视为中国信息化的先导和关键环节,作为助推科技创新、跨越发展,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措施进行部署。并加强科研信息化发展战略研究,注重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的衔接,制定国家科研信息化长期发展规划,纳入“十二五”国家信息化规划进行统筹安排。

  与此同时,大力加强建设与国力相称的、覆盖全国的先进科研信息化基础设施,积极推进共建、共享与实际应用,大幅提升中国科研信息化开发与应用能力,引领国家下一代信息化技术发展;重视科研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完善科研信息化支撑服务体系;开展科研信息化政策法规的研究,建设科研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的制度环境。

  来自中科院的信息显示,该院在“十一五”信息化规划研究时即提出e-Science模型:其最底层是宽带网络,它支撑一切基于网络的科研信息流动;其上是主要的科研信息化基础设施,包括数字图书馆、科学数据中心和超级计算中心,它们是支持各类科研活动的共用技术设施,并向用户提供应用公共资源的接口;再其上是各类信息化的科研活动设施和工具、方法,包括大型科学装置、实验室仪器设备、野外观测台站、数字标本馆、移动数字终端等,它们直接服务于各自领域的科研活动。(完)

    ----- IT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