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dif]-->
第06期
250px
2014年6月30日

冷观“618”电商众生相

 价格战还是噱头战?

  编者按:课堂上,老师问:“同学们,谁知道唐朝是什么时候建立的?公元618年!”然后一位男同学开始跳到课桌上载歌载舞。这是历史考试?当然不是,这是一则618电商促销广告。地铁、公交传统广告轰炸,PC、手机网络广告刷屏,本是京东独享的“生日店庆”,却成了易迅、国美、苏宁等厮杀的竞技场,都要在这个火热的6月分得“一杯羹”。 (详细)

  京东一家的生日堂早已变成电商群雄混战主战场,国美、苏宁等电商企业同台竞技,战火不仅燃烧在数码家电产品上,还燃烧到了美妆、服装鞋包、家居、美食等商品上。

京东、天猫促销“针锋相对”

  京东和阿里,前者作为刚刚上市的企业,后者作为准备上市的公司,今年618均是双方的一次大考,外界也很容易将两家公司拿出来对比。

  在京东方面,安排了“专场促销”、“特色品类”和“品牌日”三条满足不同群体消费者需要的促销线。此次京东“618”大促的重点品类主要包括:服饰、图书、家用家电、家具家居、日用百货、图书、电脑、数码和手机等品类。在618店庆日,京东首次尝新,与宝洁、酷派两大品牌联合推出“品牌日”活动。在京东特级资源支持下,宝洁、酷派将在自己品牌日当天,通过满减、满赠、返券、抽奖等形式,最大诚意回馈消费者。

  天猫方面,则将数码家电品类的促销定位6月18日自然是希望在京东店庆日吸引消费者关注,冲击京东主打品类的销售。并且在6月5日,中兴、华为、酷派、联想宣布力挺天猫618,不仅备货量超去年双十一,还拿出天猫定制款,首发新品等有力产品进行年中大促。而小米、魅族、oppo、TCL等众多品牌势必也在天猫618的合作大名单中。此次天猫的矛头直指京东3C类产品。

国美幕后“揭黑”台前阻击

  相比往年618中京东、天猫唱主角,今年国美在线的强势参战无疑成为6•18的最大看点。先是推出“决战32天”,用32亿的现金券和贵就陪举措叫板京东。

  其次国美大揭行业陷阱,声称某电商平台为了促进销售,故意将参考价格虚高标注,甚至高出实际市场价格2~3倍。此外,对于网购的“品质陷阱”,国美也列出了其几大罪状,包括性价比低、偷工减料、以次充好、功能落后等。

  国美在线副总裁黄向平宣称,今年国美在线“618”仅用1个小时就完成了去年整天的交易额。不过,苏宁云商集团运营总部执行副总裁李斌毫不示弱,此次年中庆苏宁绝不避讳价格战。(详细

部分垂直电商“打酱油”

  除了平台电商间的明争暗斗之外,垂直电商也不失时机的来搅浑水。不过,经过近两年平台电商的四面挤压,能够存活的知名垂直电商已经屈指可数。 (详细

  分析人士指出,6·18在今年升级为“公众”节日之后,对于“双十一”肯定会起到一定的销售分流作用,而对整个电商市场而言,这样的局面更有利于充分竞争。

  来自网易惠惠的最新数据显示,从6月17日零点到16点,电商流量占比前五名分别为,京东(47.5%)、天猫(23.8%)、唯品会(4.6%)、苏宁(4.2%)、亚马逊(2.7%)。 (详细)

  刘强东举目无亲。老对手当当、亚马逊中国,新崛起的苏宁易购、库巴、易讯,乃至体量比京东大2倍以上的天猫,悉数拿出不菲的资源,出现在狙击京东的战场上。

  这被认为是一场有意针对京东的消耗战。对天猫们来说,当着京东IPO的关口,为自身开拓市场并不那么重要,消耗对手才是第一位的。

口号最响亮的不一定价格最低

  尽管在今年618中,京东和天猫成为当之无愧的主角,两者的宣传攻势此起彼伏,花招层出不穷。但正如“空号喊得最响亮的,最没实力”这句真理一样,在实际比价中,京东和天猫并未如其宣传攻势一样凌厉。 (详细)

众矢之的京东再遭质疑

  中新网IT频道梳理网友评论时发现,网友们对一项酷派大神F1秒杀活动“吐槽”较多。据了解,该活动表示可以有机会半价(444元)秒杀市场价888元的酷派大神F1。但是不少网友反映,该活动一直显示“无货”,根本就抢不到,因此对该活动的真实性提出质疑。截止18日下午5时,中新网IT频道在此款产品页评论中发现,仅有两人表示秒杀到了该商品,但并没有晒出订单来证明抢到了此商品。(详细)

  而在6月18日当天,不少网友在微博表示,京东的好多“秒杀”,一点开结果就显示无货。是瞬间被“秒杀”完了?还是货物数量寥寥,宣传力度大实惠少?中新网IT频道在微博上搜索“京东 无货”关键词,显示相关信息达44万条之多。

“618”电商平均降价率仅29% 消费者已麻木

  来自惠惠购物助手的数据显示,6月18日当天,各大电商平均降价比例仅为29%,流量增长最多的京东和前日相比流量也只增长了75%。而在去年“6·18”促销期间,北京地区电商平台访问量上涨145%,江苏、上海、四川则分别上涨111%、108%、99%。(详细)

  伴随消费者对“价格战”的热情“退潮”,电商平台还有什么“杀手锏”?从这一点来看,“6·18”战果正在为电商的发展指明未来。

专家称:电商借促销‘只想赚一把’或将被边缘化

  对于有电商平台促销宣传力度大,实惠却变少的现象,易观智库高级分析师卓赛君表示,电商发展已走过争夺用户的草莽时代,从低价跑马圈地进入经营和逐利时代,近两年电商格局逐渐走向稳定,促销已成为企业的一种营销手段。 (详细)

  有业内人士指出,对于电商平台“先抬价后打折”、“虚假缺货”等现象,这只会让消费者对整个行业产生不信任感;另外,促销战不能仅仅是噱头,电商若是“只想赚一把”,恐将在一轮又一轮的“节日”大战中遭到市场洗牌,逐渐被边缘化。

 招数一:根本不便宜还谎称限时特价

  这第一种猫腻其实很低级,经常网购的亲们而言,一眼就能看出问题。不过对刚刚网购的新手杀伤力却依旧很大。这就像超市里经常会看到贴有特价标签的产品,往往这些产品都会第一时间被消费者关注,即便并没有任何优惠。

 招数二:有价格却没货

  很多时候,我们会被促销节目琳琅满目的促销信息所吸引,它们各个价格都很便宜,甚至有些已经跌破了历史最低价。而就在我们点进去之后,才失落的发现它们已经没货了!不管是因为数量有限断货还是特殊的营销手段,这种有促销信息又没货的手机还是让很多消费者颇为反感的。

 招数三:限时抢购存猫腻

   相信很多人都对小米的抢购机制深恶痛绝,尤其是那种怎么抢也抢不到的。退一步说,限时限购就忍了,准点抢都完全没有迹象的抢不到就有点太过了。不过对于商家来说,这种超低价的抢购非常有利于前期的宣传造势,其广告意义大于实际抢购意义,既然目的达到了,我觉得真没必要坑死消费者啊!

 招数四:低价抢到 商家死不认账

  其实这是真正发生在笔者身上的事情,早在618大促之前,京东上的魅族专卖店就已经放出了618元抢魅族MX3的消息。而就在今天618中午12点,笔者也准时去京东页面抢购的一把,结果还真把618元的魅族MX3放到购物车了。

  不过就在结算的时候,结算按钮一直都处于不可点击的状态,试了半天也不行。结果笔者新建一个界面看购物车,那个魅族MX3的价格已经变成1699了。而这边的618元抢购的手机依然无法购买。

专家呼吁建立第三方监督平台

  经历促销狂欢后,总会有网友大呼变身成“剁手族”。面对电商屡次掀起购物狂潮,单仁表示:“不同电商平台优惠品类不同,存在错位竞争,消费者在同样产品中找到更多优惠比较有难度。但商家会盯着对手的价格进行比较,这样会产生更多优惠空间。目前参与618电商大战的主流商家确实为消费者带来了真实的优惠,但消费者仍要明确刚需,理性消费”。

  对于网购中假货、先提价再降价、爆仓等饱受诟病的问题,中国移动互联网产业联盟秘书长李易给出了建议。他呼吁工商、消协等部门参与到电商平台监督中,或者建立第三方监督平台,结合消费者网购中的问题,监督线上商家,曝光不诚信的店铺以及不合规、假冒产品,为网购一族提供有效的参考,避免经济损失。(详细)

  电商大战从粗放的低价竞争,已发展至销售方式、卖货效率、物流配送、数据化运营、移动端导流和平台系统方面进行全面比拼。掉队就意味着淘汰。

电商步入新三国时代

  如果从模式上看,国内电商可以分为三类,一是平台电商,二是自营电商,三是传统企业转型电商。平台电商天猫一家独大,自营电商京东称雄,传统企业转型电商中,稳健发展并充分聚焦家电主业的国美在线代替了苏宁易购成为最具竞争力的挑战者。如果说两年前的京美苏三国大战实际上是电商与实体店的较量,如今天猫京东和国美在线的新“三国杀”则是电商模式之争。

  有观察人士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称国美在线这头曾经的睡狮已经醒来,凌厉的攻势令其在今年的618大战中一战成名。对于京东来说,依旧面临着国美在线价格、物流、服务三方面的压力。电商还远没到谁有能力一统江湖的时代,因此,现在说进入寡头时代还为时尚早。未来,三强争霸的局面将会是电商界持续的话题。

  不过,经历了多次价格战之后,消费者对网购物流、服务方面的体验更加看重。京东、国美在线都是以自营B2C型为主,优势就是在于对供应链、物流到服务全链条的完全掌控,这也是与平台型电商的最大不同之处。

移动端大战代表未来

  移动电商是一个新战场,在618这个平台上,无疑是各大电商抢夺移动市场的好机会。

  作为老牌网购节制造者的京东和阿里巴巴,今年早已宣布将重点转移移动端,前者在上市前接受腾讯投资,获得微信、手机QQ等一级入口,后者不久前收购UC扩大移动端入口份额。

  此前数据显示,京东来自移动端的销售占比约为10%以上,但在启动微信一级入口后,比原有二级入口销量增长8倍。阿里刚刚更新的SEC文件则显示,其移动端交易额则由此前10.7%上升至27.4%。

  在网上购物刚刚进入大众视野的时候,促销活动可以提起消费者的注意,引导消费者的购物方式。然而,随着网上购物的发展成熟和日益普及,电商理应转变心态和思路。促销活动只是刺激消费者购物欲望的暂时性手段,不应该是提升业绩的主要方式。要想稳定购物源,提升业绩,需从商品质量、售后服务等购物体验的各个环节上着力。唯此,才能促成电商和消费者的双赢。
策划:姜莹
设计:陈光华
技术:张晶
E-mail:finance@chinanews.com
编辑部:010-57478270
资源合作:010-57478258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