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申城医院探索成立“AI大数据联合实验室” 打造智慧医疗的“孵化器”

2019年02月27日 22:17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申城医院探索成立“AI大数据联合实验室”打造智慧医疗的“孵化器”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7日与相关企业携手成立了肿瘤专科AI大数据联合实验室。 王广兆 摄

  中新网上海2月27日电 (记者 陈静)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申城的医疗机构在智慧医院的建设中尝试成立“AI大数据联合实验室”,打造智慧医疗的“孵化器”。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7日与相关企业携手成立了肿瘤专科AI大数据联合实验室。该院院长郭小毛表示,医院将在AI大数据的技术支撑下,孵化多个应用于患者服务、临床诊治及医疗科研等的智慧医疗项目,全面推进智慧医院建设。

  医院方面当日表示,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以及上海推进人工智能产业高地建设,给智慧医院的打造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平台。当日成立的实验室以计算机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为核心,瞄准大数据平台与自然语言处理、精准医疗、计算机视觉、肿瘤知识库、AI智能助手五大“靶点”,涉及的具体应用包括:搭建临床科研平台、高危人群肿瘤早期筛查、精准预约、患者随访管理等。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信息中心主任王奕介绍,自然语言处理、AI智能助手的开发,可实现人与系统直接语音对话,便捷患者就医和医疗信息收集,而肿瘤大数据平台的建设是肿瘤专科人工智能研究和应用的基础。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副院长、AI大数据联合实验室主任吴炅透露,该实验室邀请了复旦大学刘雷教授、华东理工大学阮彤教授、美国医学和生物工程学会会士郑冶枫博士、原微软亚洲研究院资深医疗专家周祺博士等担任顾问专家团队,汇聚医院管理者、临床专家、技术专家的智慧,不断探索医疗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新技术、新场景、新应用,在提供更优质医疗服务的同时,为临床科研提供更强大的科研平台。

该实验室将孵化多个应用于患者服务、临床诊治及医疗科研等的智慧医疗项目,全面推进智慧医院建设。 王广兆 摄
该实验室将孵化多个应用于患者服务、临床诊治及医疗科研等的智慧医疗项目,全面推进智慧医院建设。 王广兆 摄

  据了解,此前,该院不断探索人工智能惠民模式,形成多个互联网+医疗创新应用。2017年,该院在中国率先推出基于电子就诊卡的全流程扫码就医服务模式。患者只需在微信上办理一张电子就诊卡,便能在“掌间”实现精准预约、网上挂号、线上缴费、报告查询等多项功能。吴炅告诉记者,截至2018年10月,已有32个省区市159个城市的15万余名患者办理了电子就诊卡。现在,微信渠道日均挂号量已接近医院门诊挂号总量30%。这位副院长表示,一张电子就诊卡有效破解患者既往“排队3小时、看病5分钟”的问题。

  一直以来,“号贩子”困扰着患者和医生。据了解,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尝试利用人工智能来实现精准预约,让“按需就诊”的理想照进现实。目前,医院的精准预约已覆盖15种常见肿瘤疾病。疑难重症患者在人工智能帮助下,可找到最合适的专家。医院方面表示,这一做法有效打击了“号贩子”现象,实现患者和专家的“精准匹配”,让真正需要资深专家诊治的患者无需等候数周,及时得到救治。

  另据了解,在AI大数据的支持下,复旦肿瘤陆续上线用药助手、肿瘤智能问答等功能服务民众。如今,用药助手已具备42种常见肿瘤药品知识库,为复诊患者提供肿瘤药品的智能查询及药师监管下的智能用药指导服务,提升了患者服药的依从性。肿瘤智能问答,则通过自然语言对话的方式向患者提供精准科普、就医咨询等。

  医院方面表示,未来,医院将以AI大数据联合实验室为新起点,利用AI引擎构建肿瘤智能诊疗系统,为肿瘤患者提供个体化精准医疗服务。(完)

【编辑:郭泽华】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