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红十字事业实现新跨越 特色凝聚人道的力量——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健康新闻
    中国红十字事业实现新跨越 特色凝聚人道的力量
2009年10月27日 10:57 来源:人民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核心提示:

  2004年-2009年,是中国红十字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五年。中国红十字会第八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召开五年来,成功组织了印度洋海啸、南方冰冻雪灾、汶川特大地震等重大灾害救援,出色完成服务北京奥运的志愿服务任务,打造了“中华骨髓库”、“红十字博爱送万家”、“红十字天使计划”、北京999紧急救援中心、青岛“微尘”等一系列有较大影响的红十字品牌。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先后被国家减灾委员会、国务院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新农合联席会议吸收为成员单位。

  2008年5月25日,由德国红十字会捐赠的一座“帐篷医院”——中德红十字会战地医院在四川省都江堰投入使用。这家运行了100天的医院,承担了当地90%以上的基本医疗。4名在中德红十字医院出生的婴儿,父母为表达自己的谢意给孩子起名为方中德、谢中德。

  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被救出,一份份贴心的生活必需品送到了灾民手中,一座座崭新的房屋拔地而起。几十万不同肤色、不同语言的红十字志愿服务队、救援队、医疗队奋战在汶川地震震后的废墟上。成立105年的中国红十字会,无论在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时期,在人道救助领域做了大量的好事、实事。尤其是近几年来,人道力量在不断凝聚,社会知晓率和公信力空前提高,中国红十字会成为我国最具影响力的人道救援组织,成为政府在人道救助领域的得力助手。五年来,共募集人道救助款物价值约290亿元人民币,受益人数达1.2亿人次。

  应急体系的重要组成

  目前,全国已有总会及27个省级红十字会应急预案纳入政府总体应急预案体系,272个地(市)级、604个县级红十字会制定了应急预案,已成为国家应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五年来,培训救护师资约16万人、应急救护员近1300万人次,普及卫生防病知识约6000余万人次。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强震。灾情就是命令!中国红十字会立即启动一级灾害应急响应,下午4时就调拨救灾物资发到灾区,当晚即向社会发出紧急呼吁开展募捐支援灾区。

  这是一串令人难忘的数字——在地震发生初期的紧急救援阶段,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共向灾区紧急调拨和采购帐篷13万余顶、棉被12万余床、衣物35万多件、蚊帐170万顶和粮食近6480吨;紧急派遣6支医疗队和2支心理救援队赶赴灾区。据不完全统计,紧急救援队累计治疗伤病人员2万余人次。

  灾难是磨砺队伍的试金石,骤然而至的强震检验了红十字队伍。“在这场特大灾难中,中国红十字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得到了极大的锻炼,也使人们看到了蕴藏在红十字运动中的巨大力量。”中国红十字会会长彭珮云说。

  时间就是生命!重大自然灾害和公共突发事件发生时,作为民间救援组织,中国红十字会发挥快速反应的特点,做到第一时间报告灾情、第一时间到达灾区、第一时间开展救助,开展持久、深入、高效的人道救援行动,为灾区群众提供相关服务,受到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表彰。

  红十字会将初级卫生救护培训也纳入应急体系中。在交通、煤炭、消防等高危行业重点人群中开展救护培训,面向城市和农村社区群众、青少年普及自救互救知识,群众性初级应急救护网络逐渐形成。

  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

  五年来,培训乡村医生5万余名,救助白血病患者7600多人、先心病患者1.3万余人,救治白内障患者近8万例;建设博爱卫生院(站)5300余个,博爱新村近700个,博爱学校1000余个,受益人数达几十万人次。

  中国红十字会本着“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的宗旨,积极参与城乡公共卫生服务、大病医疗救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少儿住院互助金等人道救助领域的工作,广泛动员社会力量,成为改善民生、保护生命、促进和谐的一支重要的社会力量。

  “我们忘不了红十字会对我们的挂念,每逢节假日,村里每个人都盼着戴红十字的人来……”谈起“红十字博爱送万家”,广西壮族自治区56岁的麻风病人覃丽英热泪盈眶。自2006年春节起,“红十字博爱送万家”慰问组每年造访这个深山中的麻风病院。

  改善最易受损群体的生存境况。湖北省贫困农民陈东发夫妻二人长期患病,因病致贫。加入中国红十字会参与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项目,一家人的医疗费得以报销。2007年元旦,夫妻二人见到“红十字博爱送万家”慰问组时,感激得热泪盈眶。

  把关爱送上困难百姓炕头,让爱心不留死角,是中国红十字会“博爱送万家”活动的目标宗旨。“红十字博爱送万家”活动的内容愈加丰富,社会影响日益扩大,辐射到全国大部分边远、困难的角落。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开展的“红十字博爱送万家”活动11年来共投入4618万元,地方各级红十字会募集款物7亿多元,使480多万户困难家庭受益。

  目前,我国有400万白血病患者,每年以3万到4万的速度增加,其中50%是儿童。为救助那些来自贫困家庭的白血病儿童们,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倡导建立我国第一个救助白血病儿童的专项基金——“小天使基金”,所募善款专项用于救助家庭贫困的白血病儿童。

  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

  五年来,中国红十字会重点在应急救援、卫生关怀、人道救助、推动捐献造血干细胞、动员遗体捐献、推动无偿献血、宣传预防艾滋病、传播红十字精神、筹资劝募、海外服务等10个领域组建了红十字志愿服务队。目前全国已有3735支,红十字志愿者达到170多万人。

  “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总体要求相吻合,中国红十字会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支生力军。五年来,在吸毒、同性恋、娱乐业从业人员等目标人群中,开展同伴教育及外展服务,培训25万余人次;累计登记捐献遗体(器官、角膜)近9万人,实现捐献9000余例;中华骨髓库入库资料超过100万人份,成为世界最大的华人骨髓库,提供检索配型服务2万多人次,1300多志愿者捐献了造血干细胞,其中向国(境)外提供造血干细胞60多例。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它属于个人只有一次,比生命更可贵的是生命的意义。让我们懂得人不仅要活着,还要活得有价值,怎样才能活得有价值!”一名参加汶川地震的志愿者颇有感触地说。

  汶川地震期间,仅四川灾区就有十几万来自全国各地的红十字志愿者忙碌在救援现场,他们转移安置群众、运送救灾物资、开展医疗服务、协助募捐。有的志愿者从事非常危险的工作,仍坚守在岗位。例如,从成都到阿坝运送救灾物资往返一趟需要翻越4次海拔4000米以上的雪山,行程6天,道路崎岖,滑坡不断,险象环生。

  “向中国红十字志愿者致敬,你们也赢得了金牌!”对于中国红十字志愿者在北京奥运会中的表现,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主席托罗给予了高度评价。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亲笔题写“感谢中国红十字会”,表达对中国红十字会及红十字志愿者的敬意。服务奥运的闪光足迹,成为中国红十字会永恒珍藏的荣誉。

  北京奥运会期间,凡是运动员、国际友人和游客所到之处,就有红十字志愿者的服务。北京市红十字会招募的20多名国际志愿者激动地表示:“能为北京奥运会服务终生难忘,对天下红十字会是一家体会深刻!”北京市红十字会999紧急救援中心紧密配合奥运会医疗急救开展服务,为鼓楼凶杀案重伤者的抢救工作赢得了宝贵的时间;秦皇岛市一名观看比赛时突发心脏病的老人生命危在旦夕,市红十字救援队经过处理后及时将其送往医院进行手术,挽救了老人的生命。

  民间交往的重要渠道

  五年来,中国红十字会向国际提供人道救援达7亿元人民币。国际红十字会组织向中国红十字会援助30亿元人民币开展灾害救助、社区备灾、艾滋病等项目。汶川地震期间,40多个国家红十字会援助我国灾区11亿多元人民币,并提供了专业化救援队伍及相关技术支持。

  2004年12月,印度洋海啸发生后,中国红十字会对募捐和救援做出了紧急部署。一时间,红十字会的捐款现场排起了长队,一场最大规模民间海外救援序幕在岁末拉开。在这场史无前例的国际救援中,中国红十字会募集款物4.43亿多元人民币,向11个受灾国提供紧急救助,还为印尼、斯里兰卡、马尔代夫、泰国和缅甸等受灾国援建友谊村、永久性住房等基础设施。

  在印度洋海啸发生两年后,42岁的灾民苏尼尔高兴地带领中国红十字会领导参观了自己的新居。他感激地说:“这张新床和这台电视也是中国捐赠的,感谢你们给了我一个新家。”在斯里兰卡南部城市高尔附近的一个小乡村里,当地人民以传统方式隆重庆祝刚刚落成的“中斯红十字村”和“中斯友谊村”。这两座新村由中国红十字会和澳门红十字会援建,每个新村不但建有美观坚固实用的房屋,还修建了符合当地人民习惯和需要的庙宇、礼堂、商店等公共设施。

  苏尼尔只是中国红十字会对外援助的千千万万个灾民之一。同一片蓝天下,中国红十字会将博爱和友谊播撒到更广阔的地方。中国红十字会积极参与国际救援工作,发挥了政府在人道救助领域的民间助手作用,成为我国民间外交的一条重要渠道。

  在与港澳台合作方面,中国红十字会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五年来,香港、澳门红十字会和台湾红十字组织援助内地17.43亿元人民币。与台湾红十字组织携手开展水上救生培训,联合举办海峡两岸红十字青少年夏令营和大学生志愿服务团活动,见证两岸私渡人员双向遣返作业35批5079人次,向台湾红十字组织捐款1.8亿元人民币支持“莫拉克”救援。

  汶川地震摧毁了灾区孩子们的校舍,为了尽快让孩子们重新回到课堂,2008年6月6日,中国红十字会援助四川彭州过渡性安置房交付使用。上图为放学回家的学生们。(王君平)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