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青少年患者增加五倍 仅一成主动就医——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健康新闻
    抑郁症青少年患者增加五倍 仅一成主动就医
2009年12月24日 11:17 来源:沈阳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抑郁占第一。”12月23日,沈阳市精神卫生中心公布了今年以来门诊患者分析结果。其中,属轻度心理问题的患者有两万人次。情绪障碍患者最多占45%,而其中的抑郁症又以占八成的比例高居第一。

  25-50岁人群易发病

  “抑郁症患者的人群分布从年龄段上讲犹如‘大肚子’”,中心主任刘长辉形象地说,25-50岁的中青年人群是抑郁症的主要发病人群,占门诊量的80%。

  上有老下有小,来自家庭、工作等的压力,情感、家庭中的纠纷困扰等使现代人很容易患上“心灵感冒”。据国内某大城市调查,抑郁症发病率已达3.1-6.3%。其中,企业高层管理人士、公司职员、自由职业者和从事媒体、广告、销售等竞争激烈的行业的人群心理状况不容乐观。

  青少年患者增加五倍

  专家分析,抑郁症的发病又出现新动态:青少年患者在明显增多。刘长辉说,三年前,他每年接触的孩子大约顶多百十例,但今年他已经接诊了五百人左右,增长了五倍。而且出现低龄化倾向。最小接诊的患者是名一年级的小学生,刚7岁。

  通过对病例的分析,专家认为,近几年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增加主要是“孩子们的心理免疫力太差”。孩子摔倒了,家长往往赶紧上前搀起来,说“这地怎么这么滑”,而并不是让孩子自己爬起来,琢磨为什么摔倒,下次如何避免。“正确的挫折教育对孩子的心理健康非常重要。”刘长辉说,由于学习压力大,父母大事小事全包办,小伙伴少等等,导致很多孩子失去乐趣、朋友,“心理免疫力差”的现象较为严重。

  仅一成心病患者就医

  很多患者都以为自己的身体出了问题,没想到问题出在“心”上。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我国有心理疾病的人群中就诊量仅为1/10左右,大量患者仍然因为“耻”于就医或对心理疾病的认识不足等原因没有及时看医生。

  记者在沈阳市心理咨询与治疗中心看到,系统的心理治疗并不仅仅是简单的“话聊”,音乐治疗、物理治疗、药物治疗等都可以有效地帮助人们尽快摆脱心病困扰。

  一个14岁的花季少女,竟然用圆规、刀子划伤自己,向父母抗议。12月23日,这个女孩被带到沈阳市心理研究所就医。

  曼曼的母亲说,“上中学时,她就变了,一发脾气,就用刀子划手臂,用拳头砸墙。”今年暑假,曼曼来到舅舅家,趁着家里没人,甚至偷偷用白酒服下大量感冒药,幸亏抢救及时才没有造成严重后果。

  在市心理研究所教授聂秀范的开导下,曼曼终于透露了自己的心声。

  “我和邻居男孩一个班,总在一起上下学,我妈就怀疑我早恋,我不承认,老爸就打我。我觉得父母没有给我足够的自由和尊重,就决定用圆规尖刺胳膊发泄不满,故意让老妈知道我的抗拒。”

  聂秀范说,国际上通常把12岁作为进入青春期的年龄。一旦他们的独立意识遭遇外界的过分压制,如家长只会责罚,就可能使孩子产生心理扭曲。许多有极端心理危机的孩子,大多源于家长的过度关心和过于刻板的“标准化”培养模式。一些家长只盯着学习成绩,担心孩子早恋,却普遍缺失心理知识,使青少年的心理问题被掩盖了起来,最终变成严重的心理问题。

  “曼曼和她爸爸妈妈都应该接受心理引导。曼曼的父母必须放下家长的权威、放下彼此成见,和女儿坐下来好好谈谈,平等地交流。父母先坦诚地说出他们对女儿的爱,女儿才会敞开心扉。”

  症状 14岁少女用圆规自残

  开方 父母放下权威与成见,与孩子平等地交流

  【 一次沟通 】

  一天吃五顿还老是吵吵“饿死了”,14岁女孩蓉蓉(化名)的变化让大伙儿感到很奇怪。而查到最后,病根儿竟因她“化悲痛为食欲”,12月23日,新开诊的沈阳市心理咨询与治疗中心医生诊断:蓉蓉患上了抑郁症。

  蓉蓉的母亲说,大约从半年前开始,孩子“变得特反常”。以前,为了身材好,漂亮的蓉蓉从不大吃大喝。但不知为什么,这半年,蓉蓉除了正常的一天三顿饭,下午、睡觉前还得加两顿,而且每顿都如“风卷残云”,体重迅速增加了10多公斤。

  但与食欲增加相反的是,蓉蓉的学习成绩迅速下降。老师反映,她最近好像总是很困,注意力不集中。在家里,原本乖巧的蓉蓉动不动就“生闷气”,给父母脸色看。

  市心理咨询与治疗中心的专家确诊孩子患上了抑郁症。

  “并不是所有的抑郁症患者都表现为情绪低落、思维迟缓、不合群等。”中心主任刘长辉说,和成人一样,很多患抑郁症的孩子的表现是“非典型”的,和“抑郁”似乎一点儿也搭不上边,反复或持续出现各种躯体不适和植物神经紊乱症状,如头痛、头晕、胸闷、气短、恶心、呕吐、尿频等,有的女孩子还会表现为月经周期紊乱等。“在临床门诊中,每十个青少年抑郁症患者中,至少有两三个属于这种情况。”

  症状 漂亮女孩一天狂吃五餐

  提示 很多患抑郁症的孩子的表现与抑郁不搭边

  【 一个提醒 】

  明是我班的一名男生,上学第二天作业就没交,问他理由,就是不说。每天,皱着眉头,撅着嘴,没有笑脸。我意识到,他是一名不会与人沟通的学生。

  对于这样的学生,简单的批评教育不会起作用。一件小事,让我找到了打开他心灵之门的钥匙。那是军训期间,明因为违反纪律受到批评,他坐在那里一声不吭,很意外地,我看到他把衣服弄成了一个小宝塔,很精致很漂亮。真聪明!

  我走到明的面前,表扬他的“作品”有创意,他的眼睛一亮。回到学校,我当着全班表扬了明的心灵手巧,虽然他没说什么,但很开心。

  往后的一个多月,我多次找他谈话,虽然总是我在说,但他也会时不时地被我逗笑。可几天之后的语文课,明又不学习,当我准备与他交谈时,他却不理不睬,我批了他一顿。

  第二天,明主动找到我,却不肯说话。我先开口了,“老师非常欣赏你的创意,有机会教教我叠衣服呗!老师昨天态度不好,向你道歉……”明不好意思地看着我:“对不起,老师,是我错了……”

  明的妈妈告诉我:孩子从小内向,父母工作忙,三口人几乎不交流。从小到大,明习惯了独处。现在大了,脾气变得暴躁,经常跟父母大吵大叫。

  因为在学校感受到了温暖,明的心慢慢向我敞开了,见到我会主动打招呼,成绩也提高得很快。他妈妈也说,孩子在家里也懂事了,做父母的感觉很欣慰。

  [记者发言]毫无疑问,如果老师没有付出足够的真心、耐心和爱心,明很可能自暴自弃,前途难料。

  近年来,孩子心理问题高发,其成因很多是由于父母教育失位。为人父母者,要关注孩子的一言一行。无论多忙,都不应成为忽视孩子的理由。把责任完全推给学校,难免留下终生遗憾。(尚志文 朱晓京 张膺浩)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