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进高原后注意事项:充分休息预防高原病——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健康新闻
    急进高原后注意事项:充分休息预防高原病
2010年04月21日 11:48 来源:新华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青海玉树地震后,许多外地救援人员面临高原反应的困扰。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首席高原病防治专家吴天一说,玉树震区平均海拔4493米,氧含量仅有平原地区的55%,急性高原病的发病率高达20%以上。他提醒,今后赴高原地区学习工作的人们,先要补上预防高原反应这一课。

  高原病包括急性高原反应、高原脑水肿、高原肺水肿等。轻者表现为头痛、头晕、心悸、气短等,重者表现为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失眠、疲乏、腹胀、胸闷等。通常,在高原适应几天后,多数人不经治疗,急性高原反应症状也可自动消失。如需治疗时,只要诊断和治疗及时,3—7天可痊愈,不留后遗症。

  初进高原八大生理变化

  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学环境医学研究所所长汪海博士说,玉树震区空气稀薄,年均气温2.9℃,是典型的高原高寒气候。当前,抗震救灾队伍处于由平原快速集结高原初期,因高原低氧、干燥、大风等影响,机体器官的生理功能会发生八个方面的变化。

  一是呼吸频率加快。由于空气稀薄,氧含量降低,使人的肺泡氧分压和动脉血中的氧分压均随之降低。人体为了从外界获得足够的氧气,就必须通过增加肺通气量而实现。

  二是心跳加快。正常人的心跳为每分钟60—80次,急速进驻高原地区,心跳加快,每分钟100次左右,并随海拔高度的升高而增快。初到高原者,要保证充足睡眠和正常进餐,作业动作要量力而行,避免剧烈活动。

  三是腹胀和消化不良。由于高原大气压降低,机体内部的压力也随之降低,造成胃排空时间延长,形成胃肠道胀气。一般经过一周左右的高原生活后,会逐渐减轻和消失。

  四是血压异常。部分人因机体缺氧,造成血管外周阻力异常变化,血压出现不同程度的升高,也有部分人出现血压降低,在返回平原一段时间后,一般可自行恢复,不必药物治疗。

  五是睡眠障碍。目前唯一解决办法就是调整心态,克服高原紧张情绪,适当增加睡眠时间,提倡午睡。

  六是学习和记忆能力变化。在高海拔地区,所有人的学习和记忆正确率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但不会造成永久性损伤。

  七是视觉、听力和嗅觉变化。人们到达高原3000米高度后,视觉、听力普遍有所下降,嗅觉逐步降低,不易自我觉察,在返回平原后,这些感觉功能恢复正常。

  八是情绪兴奋与抑制。多数人都会发生一些情绪上的变化,表现为情绪高涨,感情冲动,言语增多,情绪失控等;或情绪低落、精神不振、沉默寡言、行为缓慢等。

  六类人群不宜参加救援

  救援者的健康是保障救援的基础。凡有以下情形的,都不宜参加高原救灾工作:

  一是有心脑血管疾病,比如严重高血压、脑血管畸形;二是有呼吸系统疾病,比如支气管扩张症等;三是有血液系统疾病,比如严重贫血等;四是有消化系统疾病;五是有泌尿系统疾病,特别是急、慢性肾脏炎症患者;六是有内分泌系统疾病,比如糖尿病未获控制的。

  急进高原后注意事项

  急进高原地区几天内,一定注意做到减少活动、防寒、保证睡眠和调整心理状态等,以防急性高原病发生。

  进入高原第一周内,在救灾之余,要尽可能充分休息。走路、运动时宜缓慢,勿大声讲话或放声唱歌,搬运物品或蹲下起立时,动作不要过快,要注意放慢日常生活节奏。在高原应随时注意保暖防寒,要根据天气情况调整适宜着装,积极预防和治疗上呼吸道感染。

  初到高原的人在适应过程中通常伴随有脱水,所以每天至少须喝3—4升水来保持水分,尿量应充分并保持清澈;条件允许时,可以吸氧。对于高原适应力强的人,一般高原反应症状在1—2天内可以消除,适应力弱的需3—7天。如果症状持续无法消退或不良反应剧烈,建议及时就医以免贻误病情,转向重症。

  如果出现高原肺水肿或高原脑水肿症状,要大量吸氧,在服用药物治疗的同时,迅速到低海拔地区治疗;救援人员在抢救过程中要尽可能地注意休息。

  高原强烈的阳光和紫外线会伤害眼睛和皮肤,应准备墨镜和防晒霜。充足的睡眠可以减轻高原反应,睡前不要过多活动,用热水洗脚,保持情绪稳定。多喝水,晚餐不宜过饱,不可暴饮暴食。

  要预防高原冻伤。高原冻伤可分为轻度冻伤和重度冻伤。伤员获救后应尽早脱离冷环境,进入温暖避风场所、采取保暖措施。条件允许应立即送医院,做温水快速复温救治。严禁用冰雪揉搓、冷水浸泡、按摩捶打患部的错误方法复温,也严禁采用明火烘烤的方法复温。这些错误的复温方法往往造成严重的组织丢失,预后极差。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