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得太“好”易得肠癌 便秘便血应及时就诊——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健康新闻
    食得太“好”易得肠癌 便秘便血应及时就诊
2009年07月07日 15:55 来源:羊城晚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在6月30日召开的“2009年《携手希望》大肠癌专题宣传月”新闻发布会上,中国抗癌协会副理事长蒋国墚等专家指出,目前我国大肠癌的发病率每年以4.2%的速度发展,开展大肠癌早查早治尤显重要。无论是30岁的年轻人还是60岁的老年人,只要大便习惯发生改变,出现便秘、腹泻交替现象和原因不明的便血等都应该去正规医院就诊,以排除肠癌的可能。

  病因 高脂肪、高蛋白、少纤维的饮食习惯

  近年来,大肠癌的发病率上升趋势明显,上升的速度约为每年4.2%,远超过2%的国际水平。我国每年新发的病例高达15万,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珠江三角洲以及苏浙沪均是高发区。

  抗癌协会副理事长蒋国墚教授强调,大肠癌是一种生活方式病,除去遗传因素,其发病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高蛋白、高脂肪、低纤维的饮食习惯,加上抽烟、饮酒以及缺乏运动等因素,导致大肠癌的发病率居高不下。

  高蛋白、高脂肪:身体在消化饱和脂肪酸的食物时,可产生胆固醇代谢物及次级胆酸,这些物质具有致癌作用,进食大量高脂肪的食物可增加大肠内致癌物质的浓度。

  少纤维素:食物纤维不足,延缓了粪便在大肠中停留的时间。同时也增加了致癌物质和大肠黏膜接触的机会。

  因此,专家认为,在饮食上,要减少进食高脂肪的食物,多吃新鲜蔬菜水果,而且主食必不可少,合理饮食可减少发生大肠癌的几率。

  延误 往往把便血当痔疮

  与快速上升的发病率相比较,早期大肠癌的诊断率却不高,我国早期大肠癌的临床诊断率却始终徘徊在10%-15%。复旦大学肿瘤医院腹部外科教授蔡三军说,在临床上统计,超过80%的患者被诊断为大肠癌时,疾病已经发展到中晚期。要知道,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晚期患者5年的生存率仅为10%。

  “我们经常遇到这样一些患者,他们发现大便出血时,往往以为只是痔疮而已,没有引起高度的重视,以至于耽误了病情。”

  警惕 早期症状不容忽视

  蔡三军教授强调,大肠癌早期有一些特定的症状,市民日常生活中应该留意以下异常情况———

  (1)出现大便出血,血多数呈暗红色;

  (2)排便次数增多,比如以前一天排便一次,现在变成一天三次;

  (3)大便性状发生变化,大便变扁变细,有腹泻或出现黏液便。

  专家分析说,大肠癌早期的症状与痔疮相似,共同点都是大便带血,不同之处主要有以下三个:

  1、大肠癌病人的大便次数增加或不规律,而痔疮病人一般不会增加大便次数;

  2、出血量和出血状况不同,大肠癌出血,血和大便往往混在一起,出血较多,而痔疮出血一般在大便前或大便后,出血量少;

  3、大肠癌发展到一定程度一般会腹部疼痛,而痔疮不会引起腹痛。另外,直肠癌还会有明显的肛门下坠感。

  早查 40岁起做肠镜检查

  蔡三军说,大肠癌是通过正常的黏膜———腺瘤———癌变逐步发展而来,一般来说,从腺瘤发展为肠癌要5-20年时间,因此,在有腺瘤的时候就能及早发现并给与正确的治疗,完全可以避免癌变。

  专家指出,大肠癌的高危人群是30-40岁以上有消化道症状的人,有大肠癌家族史或膳食结构不平衡的白领人群。建议———

  ★高危人群:从40岁开始接受肠镜检查,以后每3-5年复查。

  ★普通人群:则可以在常规的体检中加入直肠指检一项,只需要十来二十元就可以鉴别50%-60%的直肠癌;50岁后,应开始接受肠镜检查。

  专家还强调,无论是30岁的年轻人还是60岁的老年人,只要大便习惯发生改变、便秘腹泻交替出现,原因不明的便血等都应该去正规医院就诊以排除肠癌的可能。

  蔡三军教授同时也指出,即使被确诊为大肠癌的患者,也不必失去生活的信心。目前,大肠癌的治疗已取得长足进步,从单纯手术切除到手术、放疗、化疗综合治疗,从静脉滴注5-氟尿嘧啶的传统化疗方式到口服希罗达的最新辅助化疗,治疗手段日益丰富,使患者生存期更长。(张华)

【编辑:朱博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