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dif]-->
聚焦医药产业 守护大众健康
2014年4月 第06期

人体器官捐献:双管齐下 终结乱象?

   3月19日国家卫计委港澳台办公室与香港一家社会组织合作,推出我国首个器官捐献登记网站“施予受”,4月2日,中国红十字会主办的中国人体器官捐献志愿登记网站也正式上线。两大官网的推出,结束了我国长期公民器官“捐献无门”的困境。然而,疑问也随之而来:半个月密集上线两个登记网站信息是否兼容?该去哪家登记?国家卫计委和中国红十字会分别承担什么样的责任?(详细)

   4月2日,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网站正式开通,今后志愿捐赠器官的公众可上网报名登记。长期以来,受“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死留全尸”等传统观念影响,人们有些忌讳器官捐赠。正是因为供体器官不足,不少患者医治无效,失去生命。据中国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赵白鸽介绍,目前,我国面临严重的器官短缺。据统计,我国每年约有30万患者需要器官移植,而每年器官移植手术仅有1万例左右,供需比约为1:30,而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供需比为1:3。

卫计委红十字会均上线器官捐献网站 引疑惑

  就在红十字会主办的器官捐献志愿在线登记平台上线前半个月,国家卫生计生委与国际扶轮3450地区已合作推出我国首个器官捐献志愿者登记网站“施予受”。老百姓因此疑惑,究竟应该选择哪家网站登记信息?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网站,器官捐献志愿登记须知的第一条醒目的写着: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网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唯一接受器官捐献志愿登记的网站。而3月19日在广州启动的“施予受”网站目前依然能接受公民器官捐献的志愿登记。“施予受”网站的主办方之一、国际扶轮3450地区器官捐献委员会主席王国林坦言,“施予受”并不是唯一一家接受器官捐献的网站,但他们希望做中国最好的公民登记器官捐献意愿的平台。(详细

  中国人体器官捐献与移植委员会主任委员黄洁夫介绍说,中国器官捐献与移植工作还处于成长期,应该有更多社会组织的参与,各省都可以想办法跟社会组织和政府部门合作,开发便捷、服务能力强的器官捐献志愿者登记平台。中国红十字会副会长郝琳娜就特别强调,器官捐献的宣传动员、报名登记、捐献见证、人道救助和缅怀纪念是国家授予中国红十字会的职责,今后各网站平台上登记的器官捐献志愿者信息应该统一整合到中国红十字会的器官捐献报名登记系统内。 (详细

  多位参与器官捐献与移植的专家和医生向记者透露,这次之所以会一下出现两个登记网站,正是两部门争时间、抢资源、矛盾公开化的表现。在今年3月召开的2014器官捐献国际学术论坛上,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移植委员会主任委员、原卫生部副部长黄洁夫曾对媒体表示,由于我国器官捐献与移植工作还处于成长期,应该有更多社会组织的参与。他指出,各省份都可以跟社会组织或政府部门合作,开发便捷、服务能力强的器官捐献志愿者登记平台。(详细)

  早在去年9月,国家卫计委公布《人体捐献器官获取与分配管理规定(试行)》时,一位多年参与中国器官移植工作的医生曾透露,在推动人体器官捐献这项工作上,国家卫计委和红十字总会之间一直“面和心不合”。

公众生质疑

  他的分析和理由是,人体器官移植是一件非常复杂的工作,国家卫计委作为医疗卫生政策的主管部门,有许多工作不便直接参与,而红十字会恰好可以在宣传动员、救助、缅怀纪念等方面起到不小的作用,因此两方结合一起推动这项事业本来是理所应当,但是由于双方对于各自工作的理解认识不同,再加上“郭美美事件”等负面消息影响,国家卫计委方面认为红十字会不再适宜参与器官捐献等方面的工作,甚至“有很多工作都想摆脱红十字会而进行”。(详细)

红会回应:没不和

  红会下设的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的业务部副部长高新谱在接受采访时解释道,器官捐献这项工作是原卫生部正式委托给红十字会来做的。“2010年3月,两部门选择了10个省份启动人体器官捐献试点工作;2012年3月,两部门在杭州举行了试点工作总结会;去年2月25日,两部门在国家卫计委办公楼五层举行了全国人体器官捐献视频会议,当时全国卫生系统的一把手、红十字会系统的领导和100多所医院的院长全部到场,也是在这个会议上,我们正式在全国全面启动了人体器官捐献工作。”高新谱透露:“2012年7月6日,中编办正式批准在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下设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中心属于中央财政补助的公益一类事业单位,职责就是承担原卫生部在2010年那个函里委托给红十字会的所有工作。”“经过半年的筹备以后,中心于去年1月5日正式开展工作。”高新谱说。(详细)

“很多潜在志愿者一直感到捐献无门”

 “中国是一个非常崇尚孝道的国家,‘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观念根深蒂固。因此,很多人都认为逝者身体应该保全。但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来想,一个人离世后留下的器官很可能会挽救三个甚至更多人的生命,这既是一件善举,也是一种生命的延续。”高新谱告诉记者,从2010年到现在,我国一共有1642人在去世后捐献了自己的器官,这些人成功挽救了4471人的生命。   除观念问题之外,由于我国启动公民器官捐献体系较晚,也让很多潜在志愿者一直感到捐献无门。“在2010年,我国每百万人口中只有0.03人实现了成功捐献,但是这个捐献率并不能真正体现中国人的捐献意愿。2013年,中国每百万人口中已经有0.63人实现了捐献。”高新谱表示,虽然这个数字距离世界最高的西班牙还有很大差距,但至少可以证明,启动器官捐献工作这三年来,我国人体器官捐献率已经得到了明显的提升。(详细)

登记平台越多越好!

  一位多年参与中国器官移植工作的医生向记者分析说,黄洁夫之所以会力促国家卫计委、港澳台办推出“施予受”登记网站,目的就是不让红十字会独揽所有器官捐献志愿者资料。“红十字会的网站在3月18日刚刚试运行,国家卫计委这边次日就大张旗鼓地推出了‘施予受’登记网站,时间上绝不只是巧合这么简单。”高新谱明确否认了两家网站为争资源而相继上线的传闻。“现阶段,中国器官捐献登记平台更多的是起宣传作用,无论是‘施予受’还是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的网站,大家的目的都是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参与这项公益事业。”高新谱表示,只要是对推广器官捐献有帮助,登记平台甚至可以越多越好。这些不同平台的登记资料未来也都会互相兼容,统一整合。(详细)

  4月3日,徐州市红十字会对外公布称,关于人体器官捐献与预防艾滋病知识宣传的公交广告,将首次亮相市区部分公交车拉手上。其中,捐献器官的公益广告在徐州市是首次投放。

 公交首投放

  据介绍,公交车是市民日常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此次投放的“器官捐献,生命接力”和“用爱防艾”等公益广告,将无偿捐献人体器官宣传从平面化转向流动化,呼吁更多市民转变观念,拒绝歧视、冷漠,用“爱”防艾,自觉投身到无偿捐献器官的行列中来。

  公众回应

  “坐公交车看看这样的广告能够接受,若是让我真的做或者去尝试一下,依然有些忌讳。”一位乘坐1路公交车的退休工人张大爷说,捐献器官确实是件好事,但大家受传统观念影响还是不敢去做,相信只有多宣传才能被普遍接受。(详细)

各地市民悼念器官捐赠者

  老朋友,我又来看你了,你放心,我肯定会把遗体器官捐献志愿者活动搞下去,让更多的人得到帮助、重获新生。”4月1日上午,呼和浩特市遗体器官捐献志愿者、75岁的张普照老人在古林人文纪念园的纪念碑前低声说。

 吉林设立“器官捐献纪念墙”,镌刻捐献者的名字,让他们捐献遗体、器官的故事永久流传,也号召更多的人积极参与器官捐献的活动。吉林省器官纪念墙座落在吉林大学第一医院,上面不仅镌刻着器官捐献者的名字,也留下了人们对他们永久的回忆。而器官捐献墙的设立也让更多的人知道和了解了这项造福人类事业的伟大。(详细)

器官买卖:网上揽供体 出租房圈养

  通过QQ在互联网上招揽“供体”,然后邀其在出租房内“圈养”,寻找到买家后,便以2万元的价格非法组织他人出卖人体器官——肾脏,从而牟取暴利。(详细)

双管齐下:器官移植进入立法程序

  一直以来我国都禁止器官买卖,就在于器官买卖侵犯了基本的人权、人伦和文明,禁令则可以为一些除了器官本身外一无所有的特殊困难群体提供强制性的保护。

  然而,就在这样的禁令下,有关人体器官地下买卖案件仍时有发生。2010年3月,中国青年报的一篇核心调查显示,一青年因还不起赌债而想卖肾,虽后悔却仍被强行取肾,导致他这一悲惨遭遇的,是一张庞大而严密的肾脏地下交易中介网络。必须认识到,人体器官是稀缺资源,庞大的需求是催生人体器官非法买卖的根本诱因。要解决此问题一方面是法律严禁买卖,一方面是遵循自愿无偿捐献原则。问题的关键在于扫除法律盲点,提倡互助互救。在此基础上,才可能逐渐形成良性的自愿无偿捐献制度。(详细)

   器官捐献是把功能良好的器官完整保存下来治病救人,其过程对捐献者生前状况、时间和技术有严格要求;遗体捐献一般是把捐献者捐给医疗单位或医学院校进行科研教学之用,对捐献者生前状况没有要求,时间和技术要求也相对宽松。赵白鸽认为,未来,中国红十字会、国家卫生计生委、各级医疗机构以及相关政府部门、社会组织密切合作,进一步完善中国人体器官捐献与移植体系,中国器官捐献还有漫长的路要走。
编辑部
美工设计
陈光华
E-mail:finance@chinanews.com
编辑部:010-57478237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