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湖北武警医院加强风气建设 赢得部队官兵赞誉

2012年09月21日 17:55 来源:人民武警报 参与互动(0)

  多年来,武警湖北总队医院党委把加强医德医风建设作为医护人员立足本职干工作的突破口,从源头上杜绝不正之风,形成了风清气正的就医环境。医院连续10年被湖北省委省政府评为“省级最佳文明单位”,多次被武汉市评为“群众满意信得过医疗单位”,在部队官兵和驻地群众中赢得了良好的口碑。

  供应商:“绝招”怎么不灵了

  “这是一点小意思,只要你在招标会上替我美言几句,以后我还会感谢你的……”“收了你的钱,我个人是得了好处,患者呢?我们医院的形象呢?如果你的产品想进来,奉劝你尽早收起这一套。”这是医院器械科郑主任与器械商赵某的一段真实对话。赵某以为郑主任嫌回扣少,又从包里掏出厚厚一沓钞票放在他面前,没想到得到的却是更严厉的拒绝。

  在人情与原则面前,党委成员都自觉做到公事公办,不徇私情,严格执行党委议事程序和原则,坚持重大问题集体研究,不搞个人说了算,尽管得罪了不少人,却树立了风清气正、敢于坚持原则的良好形象。

  患者:表达“心意”咋就这么难

  “一点心意,真心感谢,别见外。”在患者宋蔓玲家中,她的儿子塞给医生刘胜一个红包,可他说破嘴,最终也没有表达出自己的“心意”。

  两个月前,宋蔓玲因左三踝关节骨折到总队医院住院。出院一段时间后,她害怕伤口感染,需要换药,自己想换药又不敢,家住八楼没有电梯,行动十分不便,便让儿子试着来找给她做手术的医生刘胜,希望刘医生上家来为其换药。刘胜如约而至,一次次精心护理,却一次次拒绝“心意”。宋蔓玲感激的说:“刘医生的‘无情’,让我们感受到子弟兵的真情!”

  在总队医院,仅去年就有119人次拒收患者红包。与此同时,他们也收到了感谢信396封,锦旗96面、镜匾15块。

  医务人员:救死扶伤难道只求回报

  “收下吧,我知道儿子没救了,但您就试试吧,这点钱算我孝敬您的了,求求您了……”一位年近六旬的母亲哀求道,说着说着就要给外四科副主任樊启涛跪下。

  原来,19岁的李德文患晚期脑肿瘤,到多家医院就诊都得到了“无法治疗”的答复。李母为了尽到母亲的责任,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将他送到总队医院。樊副主任热情接待了他们,仔细询问病情,认真为其诊断并收治住院。立、李母为了表示对樊副主任感激之情,当即掏出早已准备好的2万元红包硬要塞给他。“如果我今天收了你的红包,我一辈子都会心感不安,如果你执意要我收下,我会把钱转入你的住院费中。”一番话,说得李母热泪盈眶。

  “如果把设施比作医院的骨架,人才比作医院的血液,质量比作医院的生命,那么风气就是医院的灵魂。”院长余建华如是说。

  这些年来,医院不仅大力抓政治文化建设,培养医务人员忠诚于党的政治信仰,而且大抓传统文化建设,培养医务人员救死扶伤的职责理念;大抓廉洁文化建设,培育医护人员淡泊名利、廉洁行医的道德操守。医院各科室集合自身业务,结合患者的反映,开展风气建设研讨。此外,他们还坚持奖罚分明,对在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个人和科室,每季进行张榜公布,每半年评选文明行医先进个人,同时对开大处方、多次被投诉、服务态度不好的医生给予口头警告,诫勉谈话、解聘等处罚,强化了医护人员的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在医院树立了良好的风气导向。

【编辑:王金志】

>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