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上一页 透视另一种“北漂”:香港学生在内地的规划与幸福(2) 查看下一页

2012年10月08日 08:56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中医专业2012届硕士毕业生谭倩婷。图片来源:中国新闻网 郭思远摄
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大四学生庞维邦。图片来源:中国新闻网 郭思远摄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大四学生、香港文化会会长严欣婷。图片来源:中国新闻网 郭思远摄

  谈到对未来的打算,陈思瀚说,其实他准备在内地继续读下去,想向法律方面发展。他希望以后完成内地这边的法律学业后,出国或者回香港念社会学和心理学,“因为我在海淀检察院实习以后,看到很多犯人,我就有志于去辅导这样的人,从社会心理学角度研究犯罪学,也或者以后从事这方面的工作。”

  而张小慧在谈到未来发展方面,还是觉得想多读点书。她向中新网记者介绍,要是发展的话,内地和香港都可以,毕业后,看什么样的条件,哪里好就去哪里,读大学就是为了找好工作,这是她一贯的思维。她现在还是比较偏向于考研,内地和香港的大学都可以。

  对于已经毕业的谭倩婷来说,她即将回香港就业,想先工作,然后再思考她自己到底以后主攻中医学的哪方面,比如中医妇科、中医外科等,以后她还想回到北京,或者念博士,或者工作。

  谭倩婷说:“我始终没有工作过,学的东西与上手的东西存在很大的区别,我就不想没有针对性地去学习,因为我觉得读博士是我求学生涯的最后一站,因此,读下来一定要有针对性。”

  现象二:对祖国的认同感

  谈到认同感,在受访香港学生中,都认为香港人是非常爱国的。

  庞维邦向中新网记者介绍,现在回归这么多年,香港人说自己是香港人的同时,也没办法说自己不是中国人,因此,本来问这个问题就有一些偏颇。

  翁愉骏在内地求学7年,对内地的认同感是油然而生的。他说,“我到这边学习这么多年,对自己是中国人的认同是非常强烈的,而且现在30、40岁的人,这15年来的认同感是越来越高了。”

  严欣婷也认为,她觉得香港人都是非常爱国,比如日本对钓鱼岛“国有化”的问题,香港人内心是非常气愤。

  陈思瀚也说,绝大部分的香港人都是非常爱国的,比如说救灾,每次内地发生自然灾难,香港人都会举行很多赈灾晚会,捐很多钱给内地灾区。

  叶思朗对中新网记者说,香港人都明白自己是中华民族,一直都认为自己是中国人,与祖国有着一种天然的情感联系。

  陈飞鹏说,香港在没有回归之前,作为英国的殖民地,英国在香港建立很多天主教、基督教等学校,强迫香港人接受他们的宗教信仰,其实是一种“洗脑”。从另一个方面也可以说,香港需要一代人去了解祖国,这个了解是需要一个过程。

【编辑:郭思远】

>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