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专家称不能要求每项研究都能短期获益

2013年10月28日 15:28 来源:新民晚报 参与互动(0)

  中国(上海)自贸试验区建立备受瞩目,新一轮经济热潮即将启动。上海的创新驱动转型发展进入关键时期,如何继续引领“新经济浪潮”,勇立潮头呢?昨天闭幕的2013浦江创新论坛上,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学者深刻剖析创新自有“天性”,能否产生下一个“乔布斯”,选择权在市场,政府不能“包办”代替。

  创新未必都“有戏”

  一个国家,一个城市,只有顺势而为,加快推进科技创新,才能在未来的激烈竞争中赢得先机,抢占主动权。上海要突破自身发展瓶颈,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根本出路在于创新,关键要靠科技力量。而科技创新不是万能的,它也有自己的“小脾气”。

  论坛发起人和主席、中科院院士徐冠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人类对科学的认识有不确定性,不能要求每一项科学研究都能在短期获益或直接解决实际问题。如果硬是把所有的科研项目都与市场挂钩,所谓的科技创新就难免山寨,“因为跟着别人走是没有风险的。”徐冠华说,有时候科技创新就是“无功而返”,过分强调每一项科技创新都必须成果化、产业化,会在某种程度上滋生浮躁之风和催生弄虚作假。

  “因为社会有这方面的需求,科学家又无法在短时间内解决,最后只能造假。即使在欧美等发达国家,也有大量的科研创新束之高阁,所谓的国外科技成果转化率高达百分之七八十等说法,若仔细推敲,基本都查无实据。”

  投入需要公开透明

  乔布斯的“苹果”风靡全球,让人们看到了创新“魔力”,纷纷发问“下一个乔布斯”会在哪里?徐冠华给出的答案是,由市场来选择,政府不能都“包办”。

  2012年,我国全社会的研发支出已超过了1万亿元,占GDP的1.98%;全员投入研发人员的总量320万,占世界首位;国际论文发表数量占世界第二,引用量达到第五位;科技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从2008年的48.8%上升到2011年的51.7%,建设创新型国家取得初步成效。不过,科技与经济尚未紧密结合,科技与经济在规划政策方面协调不够。

  科技部部长万钢作大会主题报告时指出,推动科技体制改革,其中之一就是要着力扩大科技的开放与合作,让市场成为配置创新资源的主要力量。“在此过程中,科研单位要自觉接受社会监督。”目前,科技管理体制存在的重要问题是,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与近年来快速发展的大规模科技投入不相适应。因此,要建设一个向全社会开放的创新调查制度,把创新投入的信息向社会公布,引起专家企业关注,由全社会来监督。同时,建立国家科技报告制度,有利于科技成果的沟通和交流。

  不是高新产业专利

  谈到创新,人们常常联想到“高端大气”的新兴产业,或是尖端时髦的前沿科学。徐冠华则提醒,创新不是高新技术企业的“专利”,传统行业焕发生机的出路也在创新,“即便是生产一支圆珠笔,也需要与设计、物流、包装等环节打交道,而国内恰恰是为创新产品服务的这块还不够强大,这也说明创新服务业蕴含巨大的发展空间。”

  本次浦江创新论坛的主宾国是“人口小国,创新大国”芬兰,其国家技术研究中心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列巴瓦利先生结合本国创新经验占得的发展先机提出,大多数的创新其实是基于现有知识,科学研究的直接贡献非常小。“最好的创新流程应该是基础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以及企业发展之间的形成无缝关联和完美互动。”(马亚宁)

【编辑:吴涛】

>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