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世界迎新强人政治时代?因危机而生 怀理想而变

2017年05月05日 08:52 来源:环球时报 参与互动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如果法国国民阵线总统候选人勒庞获胜,法国也将出现一个政治强人。”本周末,法国大选将进行最后角逐,德国《时代周报》就此提醒道。当今世界,从菲律宾到土耳其,从印度到俄罗斯,众多政治强人通过选举崛起。他们性格鲜明,行为果敢,有着领导并改变国家的远大理想,不过他们个性化的言行也常常引发争议。在西方的语境中,“强人”不是褒义,但西方社会面临的各种挑战,以及传统政治精英与民众之间的脱节,催生着对强人领袖的需求。无论是匈牙利,还是与欧洲一洋之隔的美国,都已出现这样的强人,并鼓舞着欧洲的非传统政客们。“这是危机时代的产物”,一名德国学者对《环球时报》记者说。对于强人辈出,有人悲呼“民主受到重伤”“未来世界更不安定”,也有人认为现在早已不是过去的时代,更值得期待的也许是未来国际舞台精彩的折冲樽俎。

  欧洲多国民调:七成民众期待强人治国

美

  “我不是普京的朋友,但我尊重他。因为他是一位强人……比我们的(总统奥巴马)要强有力得多。”

  去年5月,在一场大选辩论中,当时还是共和党总统竞选人的特朗普谈论了他眼中的俄罗斯总统普京。当主持人问“强人领袖”是否为赞美之词时,他回答说,“强”并不意味着“好”,“我能说出很多强人领袖和弱势领袖。我谈论这个问题时没有褒贬。”

  特朗普谈论的这个话题跟他自己关联颇深,因为约6个月后,他本人也成为外界眼中的“强人总统”。“特朗普尽管是民主大国美国的新总统,但他我行我素的作风、‘美国优先’的政策等,让外界感到不安”,德国《焦点》周刊称。

  在《焦点》周刊看来,“这个世界突然涌现众多新强人”:在俄罗斯,普京从一个略带腼腆的前特工,成长为“俄罗斯的新沙皇”;在亚洲,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是新强人的代表,他曾许下“黑手党式”的承诺,要杀死成千上万的罪犯,欧美国家批评他,他就用粗话反击;在土耳其,4月中旬的修宪公投通过后,埃尔多安成为土耳其的“新国王”。

印

  类似“强人”还有很多,曾承诺要将偏航多年的印度带回正道的莫迪就是一位。莫迪不久前入选美国《时代》杂志2017年全球最具影响力百大人物。印度知名作家潘卡吉·米什拉写道,在特朗普还远看不到成为总统可能性的2014年5月,莫迪当上了总理。这位印度教民族主义者绕过传统媒体,用推特直接与被全球化抛弃的大众对话,并承诺让印度再次伟大。

日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也被认为是政治强人。英国《金融时报》曾刊文称,欧洲的一项伟大成就是把历史抛在身后,而政治强人认为没有理由为过去道歉,他们忙于改写教科书,历史被重述。而安倍已经厌烦了道歉。

  有分析称,国际政治中“强人领袖”的回归已有段时日,2012年是一个转折点。那年5月,普京以总统身份重返克里姆林宫。翌年7月,埃及军队前首领塞西成为新领导人。2014年,任职总理11年的埃尔多安当选土耳其总统。

  但在西方媒体看来,问题的关键是越来越多民主国家难以对“强人”免疫。英国《卫报》称,发达国家经常嘲笑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损毁拉美形象的专制主义,尤其是阿根廷独裁者和智利独裁者,非洲后殖民时代的“大人物”们也遭受类似痛斥。但如今在欧洲,匈牙利总理欧尔班在扮演“小拿破仑”角色;在法国,选民正跟“国民阵线”的女强人勒庞眉来眼去。

  “欧尔班和卡钦斯基(波兰政治家,2015年10月他带领的政党赢得议会选举,重掌政权)的选举胜利,绝对算得上对权力的重新诠释。”德国《时代周报》称,一些欧盟国家在转变成新强人国家,除了匈牙利和波兰,法国等国也面临“威胁”。

  根据国际民调机构益普索最新公布的一项针对欧洲多国的调查,除德国(34%)外,英、法、意、西受访者均对强人领袖寄予厚望,分别占67%、70%、67%和72%。其中,80%的法国受访者表示支持勇于重塑游戏规则的领导者,法、西两国均有超过半数受访者支持敢言的领导人,即便其立场观点可能侵犯到部分人。

  因“危机时代”而生,怀“远大理想”求变

12

  “远大理想是新强人的共同点”,德国《每日镜报》称,普京要把国家打造成“超级大国”;埃尔多安的目标是“新奥斯曼帝国”;勒庞想成为后现代主义的“圣女贞德”;特朗普则是“美国优先”。

  前述强人的特点不止于此。美国知名学者法里德·扎卡利亚曾在《外交》杂志上称,无论是特朗普的仰慕者和批评者,可能都同意他是与众不同的;在某些方面——比如名气和信口开河的能力——他不同寻常。强势,不拘泥于自由主义,敢言敢为——概括来说,就是个性突出。正因为此,政治强人常被归于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所称的“魅力型”领导人(韦伯划分的三种领导类型分别为传统型、魅力型和法理)。

  今年4月,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爆发大规模示威,示威者手持欧尔班和普京的合成照片,讽刺他效仿普京进行强人统治。据报道,如火如荼的法国大选,11位总统候选人中有7位对普京着迷。“在众多政治强人中,普京最突出,并起到了很大示范作用。”德国洪堡大学国际政治学者霍尔特曼对《环球时报》记者说。

  今年3月中旬,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播出一部名为《世界上最强大的人》的纪录片,描述普京从一个克格勃特工成为让俄罗斯再次伟大的政治家的历程。影片评价普京在国际事务中坚决果断,同时指责俄罗斯政权结构基于普京一人。

  类似解读还有很多。“20世纪最后一天的中午时分,普京时代开始了。叶利钦总统在电视上露面,以嘶哑的声音慢吞吞地宣布他的辞职决定……”2012年,英国著名新闻记者安格斯·罗克斯伯勒出版《强人治国:普京传》一书,全面记录和解读普京如何一步步走上权力巅峰。

  “这是危机时代的产物。”谈及政治强人的群体性崛起,霍尔特曼说,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世界还没有安定过。从欧元危机到阿拉伯之春,再到乌克兰内战、难民危机、英国脱欧、恐怖主义威胁等,挑战越来越多。

  在不少人看来,强人现象背后是民粹主义大潮。《卫报》称,2017年是欧洲大选年,人们把眼光集中到这里,但在民粹主义、本土主义和民族主义兴起的背景下,欧洲普遍缺乏强大、可信赖、具有包容力的领袖。

  《环球时报》记者观察到,关于强人现象,欧美媒体对民粹的吐槽很多,但更要看到的是欧美传统政治精英集体溃败,越来越脱离实际。大多数欧洲人认为自己的国家在衰落,生活质量在下降,不满的结果就是对传统政党和机构不信任。中国人民大学学者王义桅说,在原来体制下不能解决复杂的挑战,当经济下滑、出现危机时,需要一个有个性的领导人,真正地进行变革。

  美国《外交信使》季刊网站用“普京主义”一词进行了总结。文章称,“普京主义”正在兴起是因为在许多国家,常规政治人物遭民众摒弃,他们无法为这个时代面临的挑战提供大胆的解决方案。民众目睹大财阀精英变得更富有,而他们却处于不安全和贫困状态。“普京主义者”提供了一个极具吸引力甚或不真实的承诺,能够迎合公众对具有新鲜感的政治举措的需求。

  强人辈出将世界引向何方

  从莫斯科到马尼拉,从布达佩斯到安卡拉,“强人”领袖风行世界让西方媒体表示了极大警惕。有的把新强人看作“新专制者”,认为这是一个警钟,欧洲必须清醒;有的称,“民主受到重伤”;还有媒体称其为“专制的诱惑”。

  一位在英国大学交流的中国学者对《环球时报》说,他接触到的欧美人大多不喜欢普京、特朗普这类人,有人断言特朗普只能当一届总统,他的一位土耳其同事则对埃尔多安治下的国家忧心忡忡。这种态度如同最近一期《经济学人》封面所显示的:星月旗背景下,埃尔多安左手拿着话筒,右手紧握拳头,并配以标题“土耳其滑向独裁政体”。

  还有分析称,强人为外交带来独特风格,他们倾向于通过“一对一”而非依赖制度或国际法解决问题。此类极具个性化的外交令人激动,但本质上却不稳定。强人之间讨价还价达成的协议往往会分崩离析。

  也许正是如此,无论是在欧盟国家任职时间最长的德国总理默克尔,还是英国“超级难缠”首相的特雷莎·梅,尽管她们被称作“铁娘子”,却不被视作强人,而是传统的西方民主制度内的人。英国《金融时报》还称,与硬汉般的强人领袖崛起伴随而至的是世界在兴起支持强势女性政治家的“反时尚”,她们风格低调且愿意达成一致意见,默克尔和梅就属于该类型。

  强人真的会对世界造成如此大的负面影响吗?俄罗斯《论据与事实》周刊援引俄战略调查研究所专家伊戈尔·别洛博罗多夫的话称,世界许多国家选民都希望选出一位坚强、勇敢和有魅力的领导人。强人执政会相互合作,从而对世界秩序和模式产生影响。强人政治并非意味着独裁,强人属于个人魅力,关键问题在于他如何对待自己的人民。如果为了自己的国家和人民,强人领导对国家是有利的。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李国富认为,强人是时代造就的,都是为了维护国家的利益,很难一概而论对社会稳定有没有影响,因为有的有利于和平,有的相反。王义桅则表示,如今的强人是按照法治轨道来管理国家,不再是以前简单推翻政权搞独裁的时代,现在是国家需要担当、需要强人的时代,这能够让国际政治故事更精彩,国际交流上也能减少沟通成本。

  作为强人代表,十几年来普京受到很多评点。不少西方媒体遗憾地说,普京给俄罗斯带来了稳定,却限制了民主。但该怎么看强人,也许苏联解体之际任英国驻莫斯科大使的罗德里克·布雷斯韦特能够给些启示。

  2011年8月18日,罗德里克·布雷斯韦特在俄瓦尔代俱乐部官网撰文回忆俄罗斯过去20年,提到当年俄罗斯不得不接受原敌国食品援助的屈辱经历。“普京的办法有许多缺陷,但它使俄罗斯恢复了自尊,为将来的繁荣和改革奠定了基础。在它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外人最好闭嘴,不要乱提建议。那些建议有时是傲慢的、侮辱性的,经常是不得要领或毫无帮助的。”

  【环球时报驻英国、德国特约记者 孙微 青木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丁雨晴 柳玉鹏 环球时报记者 曹思琦】

【编辑:何路曼】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