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中国旅游产业进入乡村旅游快速发展新时期

2017年06月14日 14:58 来源:工人日报 参与互动 

  日前,为强化旅游主管部门的综合协调职能,加快推进福建省旅游业发展,打响“清新福建”品牌,经省政府研究并报中央编办批准同意,“福建省旅游局”更名为“福建省旅游发展委员会”,并由省政府直属机构调整为省政府组成部门。目前,全国已有23个省份先后设立旅游发展委员会。

  全面打响“清新福建”品牌、建设“全域生态旅游省”的目标,是福建旅游新的突破,而发展乡村旅游是建设“生态旅游省”的重要抓手。相关人士指出,福建乡村旅游资源丰富,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经过近几年实践,探索出了一条具有福建乡村旅游发展特色的创新路径。此番更名,将更有利于乡村旅游的发展。

  实际上,近几年来,我国旅游产业进入了一个乡村旅游快速发展的新时期。2016年,乡村旅游游客已达24亿人次,占国内游客接待人次的54.4%;营业总收入达4800亿元,占国内旅游总收入的12.2%。

  乡村旅游方兴未艾

  “生态好,好山好水,只要规划好,就是极佳的旅游资源。”福建省旅游发展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说,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乡村发展旅游的潜力巨大。

  近年来,福建全省各地结合“美丽乡村”建设,与传统文化、海丝文化等相融合,培育了福鼎赤溪村、永春大羽村、长泰山重村、南靖云水谣等各具特色的乡村旅游典型。

  《福建省“十三五”旅游业发展专项规划》日前发布,提出深度发展乡村旅游,在全省扶持建设一批中国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

  据介绍,我国的美丽乡村建设在最近30多年的发展中,已经逐步形成了产业发展型、生态保护型、城郊集约型、资源整合型、高效农业型、休闲旅游型和文化传承型七种模式,当前中国旅游产业进入了一个乡村旅游快速发展的新时期。

  “乡村旅游有两个明显的特点,一个是市场规模大,另一个是投资增长快。”中国旅游研究院研究员唐晓云在日前召开的第十三届海峡旅游博览会上指出,按照业内“出游超过10公里并6小时”的口径统计,仅今年“五一”小长假期间,全国游客总计1.34亿人次,其中乡村旅游为0.79亿人次,约占同期旅游总人次的58.6%。去年,全国乡村旅游类产品完成投资3856亿元,同比增长47.6%。

  中国旅游研究院的大数据分析显示,2016年国庆长假全国出游超过10公里并6小时的游客总计约1.86亿人次,其中乡村旅游人次约为1.29亿人次,约占国庆出游人次的70%。乡村族游中跨省跨市出行比例达54%。重庆、北京、广州、成都四大城市出游人数规模占国庆乡村游人次的一半。国庆长假全国乡村旅游平均出游距离151公里。平均出游时间42小时。出行动机,乡村探亲访友占31%,乡村休闲度假占29%,游览观光占28%,合计达到88%。46%的游客表示每月到乡村旅游一次。

  立足资源铺就致富路

  四面环山,层峦叠翠,溪水潺潺……不少游客在参观或拍照留念,而村里的商店和餐饮店也格外热闹。这是日前记者在被誉为“中国扶贫第一村”的福建省福鼎市磻溪镇赤溪村,看到的一幕幕场景。

  据了解,赤溪村曾经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如今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这一切的变化,正是乡村旅游带动脱贫的一个缩影。

  “在家门口就能赚到钱,比原来外出打工好了很多。”村民老杜告诉记者。2016年赤溪村共接待游客20多万人次,旅游收入近30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5696元,同比增长15%,旅游产业相关收入占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52%。

  像赤溪村这样尝到旅游扶贫甜头的村落,在福建省数不胜数,“景区带村”“红色引领”“文创扶贫”等一批乡村旅游新模式,更是不断涌现。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给当地经济带来巨大的贡献,同时也为老百姓致富开辟了一条新路子。越来越火爆的乡村旅游,既是帮助农民脱贫致富的利器,也提升了农民的素质。

  在被称为状元尖下“最美乡村”的厦门市同安区军营村,到处弥散着茶香,村间小巷干净整洁,依山而建的闽南民居古色古香。几年来,村里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农户兴办农家乐、民宿,村民将空余的房间纳入“民宿合作社”参与整合。原来外出打工的很多村民都回来了,为村庄的建设出力、出钱、出谋献策,不少人更是寻觅到了商机,回乡发展乡村旅游,建设农家乐和民宿。

  据粗略统计,军营村村民的人均纯收入也由2012年的8863元增长到2016年的15800元,同比增长78%。

  避免同质化发展

  “采摘、打牌、钓鱼,去了几个地方的乡村旅游后发现,根本没有特色之处,甚至连看到的景观都是大同小异的。”在罗先生的印象中,乡村旅游的特色不明显,同质化现象严重,不能体现出一个地方的特色和文化。

  记者采访了解到,近年来,乡村旅游火爆的背后,缺乏规划、一拥而上等粗放式发展模式,使得产业面临千村一面的同质化问题。

  “不少地方规划和发展乡村旅游,并未真正重视人的因素。”中国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刘敏说,本地村民难以与乡村旅游融合,只靠外来资本建几个农庄,或打造一些娱乐设施,产业与人脱节的最终结局就是“只剩下老人和狗”。

  今年以来,福建把乡村旅游规划纳入全省“十三五”旅游规划,指导重点旅游市县结合当地实际,编制市县乡村旅游专项规划,做好与其他规划的衔接。对此,福建省旅游发展委员会相关人士表示,适合发展乡村旅游的镇村,要充分考虑综合发展的需求,编制以乡村旅游为引领的规划,与美丽乡村规划相衔接,形成统一的规划。要指导乡村旅游发展定位和方向,突出“清新福建”特色,形成布局合理、特色鲜明、多样化发展的乡村旅游规划体系。

  业内人士指出,乡村旅游要求注重卖点的发掘,发现独特优势,找准独特定位。找到与众不同的切入点,不断加以深化和扩展,打造特色乡村旅游产品。开展乡村旅游要克服“完全依靠政府”的误区,一定要多元化筹措资金。目前比较通行的做法是采取“PPP”模式,积极引入社会资本。个人资金、集体资金、企业资金和资本市场的资金应成为投资主体。

  屏南县漈下村在发展乡村旅游中,植入文创产业,“文创+旅游”“文创+精准扶贫”“文创+古村保护与复兴”在漈下村得到了有效融合,有力促进了第三产业发展,成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增长点和打造对外影响力的一张靓丽名片。记者 吴铎思

【编辑:魏巍】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