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涛声琴声书声,声声入耳——鼓浪屿人眼中的小岛之美

2017年07月09日 11:30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 

  新华社厦门7月9日电(记者许雪毅 刘娟 付敏)1995年,闽南惠安人廖志堂登上厦门鼓浪屿。走过日本领事馆旧址,他恍惚觉得自己来到民国时期。穿过一条小巷,他愣住了:斜对面80多岁的阿婆正用英语读报纸。

  北京时间7月8日晚,中国福建省鼓浪屿获准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在福建路20号的曾家老房子里,听完廖志堂对记者说的这番话,屋主曾文心淡淡一笑:“以前很多鼓浪屿人都会说外语,我爷爷五六岁时就被送到英国读书,大学毕业才回来。”

  曾文心的爷爷后来到缅甸和菲律宾开工厂,赚了钱,于1920年在鼓浪屿建了如今这座曾家老房子。“当时鼓浪屿上华侨很多,福建路、鹿礁路一带的地都卖给他们盖了房子。”

  在曾文心的记忆中,在鼓浪屿岛上走个三五十步,就能听到谁家传出钢琴声,“我哥哥就很会弹琴。”他说。

  谈到“申遗”成功,曾文心说,这是好事,可以把鼓浪屿最美好的东西展示给大家。问他最推荐什么,他说是建筑。“鼓浪屿被誉为‘万国建筑博物馆’,有的建筑是西班牙式的,有的是英国式的,很洋气。”

  外语、钢琴、洋楼……鼓浪屿的洋气,在涛声中回荡。从曾家老房子出来不远,就能看到海。鼓浪屿是一座面积仅1.88平方公里的小岛,与厦门隔着600米宽的鹭江海峡咫尺相望。一如《鼓浪屿之波》所唱的,“鼓浪屿四周海茫茫,海水鼓起波浪。”

  海的开放,把鼓浪屿推到中外交流的前沿。1843年,厦门开放为通商口岸。来厦门的外国商人、船员经常登上鼓浪屿,英、美、法、日等10多个国家在岛上设立领事馆或代办机构。1903年,鼓浪屿成立公共地界工部局,码头、道路、电话、电灯、自来水等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形成了繁荣的近代国际社区。

  在岛上生活了60多年的董启农开设“董老讲鼓”,已做了16堂讲座,向上千人次宣讲鼓浪屿的历史沿革、人文故事和申遗知识。

  提及这座小岛的洋气,董启农滔滔不绝:上世纪初,最多时有500多位外国人生活在这里,南洋华侨等在岛上先后建起约1000栋风格各异的别墅洋楼;岛上有中国最早的女子学校、中国第一座幼儿园,最早引进风琴、钢琴等西洋乐器,培养出殷承宗、许斐平、林俊卿等诸多音乐家……

  在鼓浪屿历史文化陈列馆里,记者看到,一张张老照片直观展示着鼓浪屿领时代潮流之先的风尚:在洋人球埔打网球的姑娘、沙滩上穿泳衣的女子、着短裤做广播操的学生……

  不过,鼓浪屿最为人所知的还是琴声。在鼓浪屿人、厦门大学艺术教育学院原副院长李未明看来,鼓浪屿音乐的一大特点是中西文化交融。20世纪初外国人把钢琴带到岛上,本地居民耳濡目染,家庭音乐会就此在鼓浪屿流行开来。

  “我母亲是歌唱家,父亲是业余小提琴爱好者,周围住的也都是音乐家。”李未明说,“鼓浪屿的音乐性无处不在,海浪、空气、花草、建筑,无一不奔涌着音乐的律动。”

  有一次,一个全国性音乐比赛在鼓浪屿举行,李未明和几个专家在海边漫步,大家感慨:这么好的地方,难怪能出那么多音乐家、诗人、画家和医学家!

  涛声、琴声滋养着鼓浪屿人的性灵。在岛上采访中,记者感受到鼓浪屿人的多元、包容与友善:闽南式的老屋子,摆着老阿伯的功夫茶具,也可以飘出咖啡的浓香;打开兴贤宫饰有八卦图的铁门,抬头就看到附近教堂上的十字架;在岛上生活多年的安徽人、河南人等,渐渐成为“新鼓浪屿人”……

  “80后”鼓浪屿人谢立达给记者举了个例子:有个外地人来鼓浪屿打拼多年,扎下了根,受到鼓浪屿音乐文化熏陶,后来培养孩子进了广东音乐学院。“追寻中国梦,这些新鼓浪屿人也有机会。”他说。

  涛声、琴声之外,记者寻获了这座小岛的书声。走进鼓浪屿最著名的建筑之一海天堂构,虫洞书店映入眼帘。

  海天堂构由20世纪二三十年代菲律宾华侨黄秀烺和黄念忆购得洋人俱乐部原址所建,是此次鼓浪屿申遗53个核心要素之一。

  “虫洞书店为鼓浪屿而生。”虫洞书店创办人苏晓东告诉记者,这里收集了最全的关于鼓浪屿、厦门、闽南人文的书籍三千余册,目前书店还将进一步在全球范围征寻与鼓浪屿有关的书。

  在苏晓东看来,百年鼓浪屿的和谐之美令人印象深刻。“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人,居住在这个小岛上,可能有贸易矛盾,有文化冲突,但最终达到的是一种平衡。”

  目前苏晓东已经拜访了曾在鼓浪屿上的13个国家的领事馆,邀请这些国家的青年艺术家在鼓浪屿上驻点创作。他希望书店成为不同文化碰撞、延展的平台。“鼓浪屿最迷人的地方,在于它的过去,以及一个可以畅想的未来。”他说。

【编辑:高辰】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