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文化名城、秀丽山水、地貌奇观……桂林,其实也没什么

文化名城、秀丽山水、地貌奇观……桂林,其实也没什么

2019年11月29日 10:18 来源:中新社微信公众号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桂林,其实也没什么……

“我想去桂林呀,我想去桂林,

可是有了钱的时候我却没时间”

这句大家耳熟能详的歌词

唱出了人们的心声,

桂林,这个山水甲天下的地方。

是多少人魂牵梦绕的人间仙境?

这座享誉世界的城市,其颜值和内涵,

不是一两句话就能描述的。

待小新慢慢道来……

桂林其实也没什么,

也就是一座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

多次被评为全国双拥模范城市,

并获得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全国首批健康旅游示范基地、

首批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

等70多项美誉。

漓江黄布滩。唐梦宪摄

桂林其实也没什么,

也就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而已。

宝积岩和甑皮岩洞穴发现的遗物考证,

距今约一万年前,

桂林就有人类祖先活动。

承载桂林千年历史记忆的名楼逍遥楼。唐艳兰 摄

桂林其实也没什么,

也就是有世界上最典型、

最集中的喀斯特岩溶景观地而已。

桂林穿山岩钟乳石。唐梦宪 摄

桂林山水以“山清水秀,洞奇石美”扬名天下。

桂林的山奇在山形奇异多姿、玲珑秀丽。

约有157座山星罗棋布于桂林市区周围。

早在800多年前,

诗人王正功就写下了

“桂林山水甲天下”的千古名句。

桂林骆驼山。唐梦宪 摄

桂林象鼻山。唐梦宪 摄

桂林其实也没什么,

也就是有世界自然遗产漓江而已。

漓江被美国CNN评为“全球 15 条最美河流”之一。

从空中俯瞰漓江,

你会为韩愈的“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篸”

这一千古绝句,找到最好的注释。

从空中俯瞰漓江,

犹如一条飘落在山间的缎带,

雨天,漓江便有了中国水墨画的韵味。

俯瞰漓江。唐梦宪 摄

漓江山水风光。唐艳兰 摄

泛舟漓江,一座座青山扑面而来,

一道道秀水缓缓而去。

满目青山、满目画卷,

一切仿佛都在梦境之中。

桂林山水。广西文化和旅游厅供图

漓江渔火是漓江一天中最壮观的景致。

傍晚,远处山影如黛,近处渔火摇曳。

涛声和着桨声从江心传来,

仿佛一曲恢宏的旋律,

这是生命的搏击、生命的歌唱。

漓江渔火。唐梦宪 摄

桂林其实也没什么,

也就是走到哪儿都是美景而已。

走进桂林市区,

“两江四湖”融汇贯通为一体

形成了“千峰环野立,一水抱城流”

的山水城市格局。

入夜的“两江四湖”,更是美不胜收,

碧水清波、亭台楼阁、花草衬树木、

桨声碎灯影,令人如痴如醉,流连忘返。

两江四湖夜景。唐梦宪 摄

桂林其实也没什么,

也就有一条被称为“地球村”的西街而已。

这条已有1400多年历史的街道,

充满了迷人的东西方文化风情。

在这,每天都有成百上千来自世界各地的游人

用他们的语言与当地人谈生意、交朋友。

西街已成为海外游人认识阳朔、

了解中国的一个窗口,

西街也成为当地人认识世界、

走向世界的一个舞台。

资料图:数十名外国游客和阳朔当地民众在西街欢喜过大年。周利朔 摄

桂林其实也没什么,

也就是有世界首个、全球最大的“山水实景演出”

——《印象·刘三姐》而已。

中国著名导演张艺谋担任总编导的

大型桂林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

以漓江山水为舞台,

以广西民族文化代表——刘三姐为创作主题,

集漓江山水、人文风情、中国精英艺术家创作之大成,

成为国内外山水自然景观

与历史人文内涵融合发展的典范。

资料图 《印象·刘三姐》演出现场。中新社发 王中举 摄

桂林,其实也没什么,

也就是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桂剧”而已。

桂剧是广西主要地方剧种,

有着悠久的历史,

约在明代中叶便开始发端。

桂剧用桂林方言演唱,

唱腔委婉动人、清澈明亮,

表演侧重做工,

注重以细腻而富于生活气息的表演手法塑造人物,

具有浓郁乡土气息。

图为桂剧演出。朱柳融 摄

桂林其实也没什么,

也就有一座华南第一高峰——猫儿山而已。

桂林猫儿山海拔2141.5米,

相对高度1862米,

是广西最高山脉越城岭的主峰,

因山形如猫而得名。

境内山高林密,夏凉冬雪,

环境优雅,风光如画,

生物资源极为丰富,

是一处巨大的天然动植物王国。

“华南第一高峰”桂林猫儿山出现大面积雾凇景观,宛如仙境,美不胜收。钟欣 摄

桂林其实也没什么,

也就是20元人民币背景的取景地而已。

位于漓江精华段的阳朔兴坪古镇,

20元人民币在这里取景。

阳朔兴坪风光。桂林市委宣传部供图

桂林其实也没什么,

也就是文化遗产多了点而已。

市区范围内有文物古迹共552处

被列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117处。

其中,甑皮岩洞穴遗址,

中国古代三大著名水利工程之一的兴安灵渠,

中国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明靖江王府和靖江王墓群,

中国四大孔庙之一的恭城文庙,

集历代摩岩石刻之大成的桂海碑林,

具有“楚南第一名刹”的全州湘山寺,

近代的八路军办事处、李宗仁故居等文物古迹,

都有很高的历史、文学、艺术价值和欣赏价值。

图为桂林甑皮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洞穴遗存吸引参观者拍照。孙自法 摄

桂林其实也没什么,

也就是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而已。

位于桂林市兴安县境内的灵渠,

拥有2200多年历史,

与长城、兵马俑一起被视为

秦始皇时代三大工程。

从秦始皇开凿灵渠、挥师岭南的那一刻起,

桂林的名字就深深

烙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了。

桂林兴安灵渠 唐梦宪 摄

桂林其实也没什么,

也就是出了很多名人大家而已,

中恩科乡试第一名举人陈宏谋、

民主革命时期的教育家马君武、

曾任中华民国副总统、代总统的李宗仁、

中国国民党军事家白崇禧、

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李天佑、

中国工农红军和新四军高级指挥员周子昆等人

均出自桂林。

陈宏谋资料图 来源:桂林市人民政府网

桂林其实没有什么,

也就是有一所国内首个达到5A景区标准的

大学校园而已。

广西师范大学王城校区是5A级景区。

广西师范大学是1932年建立的公立大学,

且是在明朝王府——靖江王府里面,

是目前保存得最完好的藩王府。

靖江王府 桂林市委宣传部供图

桂林其实也没什么,

也就是有 “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龙脊梯田而已

龙脊梯田有“世界梯田原乡”之称,

是世界著名旅游风景名胜区。

金秋时节,

雨后初霁,云雾缭绕,

金黄色的稻田和错落有致的吊脚楼

在云雾中若隐若现,

仿佛披上了一层云裳,美不胜收。

龙脊梯田风光。潘志祥 摄

桂林其实也没什么,

也就是有“天下银杏第一乡”而已。

灵川县海洋乡境内有银杏树100多万棵,

其中百年以上的野生银杏树就有17000多棵,

是世界上人均占有银杏最多的地方。

海洋乡银杏景观被评为“中国美丽田园”。

每逢深秋时节,

百万棵银杏树叶子陆续变黄纷纷随风飘落,

树上地下银杏叶形成一片金黄,

把海洋乡装点成童话世界一般,美不胜收。

身着戏曲服装的民众在银杏树下合影。 杨宗盛 摄

桂林其实也没什么,

也就是有令人魂牵梦绕的桂林米粉而已。

桂林米粉历史悠久,

其品牌形成并兴盛于清末至民国时期的老桂林城;

桂林米粉以桂林各县所产大米

及流经桂林境内的漓江水为基本原材料生产,

以城区老店历史传承配方熬制的卤水为灵魂,

以卤味粉流传最广。

到桂林,别忘了嗦一碗正宗的桂林米粉。

桂林米粉。 陈冠言 摄

桂林其实也没什么,

也就是有令人吃了忘不掉的阳朔啤酒鱼而已。

阳朔啤酒鱼鱼肉鲜辣可口,

无一丝鱼本身的腥味,

啤酒和鱼肉的香味保证可以让你胃口大开。

阳朔啤酒鱼。陈冠言 摄

桂林其实也没什么,

也就是有上百种令人垂涎欲滴的“平乐十八酿”而已。

酿菜是平乐人餐桌上的家常菜,

其制作最讲究“精细”二字。

螺蛳酿、豆腐酿、茄子酿、

辣椒酿、莲藕酿、苦瓜酿、竹笋酿……

在当地素有“无菜不酿”的说法,

再细小的食材也能做成

精致可口的酿菜,成为舌尖上的诱惑。

图为酿菜展示吸引食客。 赵琳露 摄

桂林其实也没什么,

也就是有健康长寿的“养生汤”而已。

“油茶”是桂林本地一种民间特色美食,

尤其以恭城油茶最具特点。

“恭城油茶”被列入

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并成功注册为广西首个

地方小吃类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因油茶制作独特,

具有提神醒脑、消食健胃、

祛湿避瘴的功效。

图为桂林地方特色小吃恭城油茶敬宾客。 唐梦宪 摄

桂林其实也没什么,

也就是荔浦芋特别有名而已;

荔浦芋自清代康熙年间以来为历代皇上贡品,

品质居全国同类之最。

荔浦芋和五花肉制成的“荔浦芋扣肉”,

酥香味美,肉不腻口,独具风味,

素有“一家蒸扣、四邻皆香”之赞誉,

被列为全国名菜。

资料图:荔浦芋王争霸赛。赵琳露 摄

桂林其实也没什么,

也就是水果、特产比较多而已;

恭城县是“中国月柿之乡”

恭城月柿品质独特,其色泽橙红、光亮,

果形略方,个大皮薄,核少,

肉厚脆滑、汁多糖足,

去皮后又可制成优质柿饼。

恭城月柿在国内外市场声誉极高。

恭城县果农在分拣柿饼。 谭凯兴 摄

桂林其实也没什么,

也就是中国人工栽培罗汉果最早的地方而已。

桂林永福县是“中国罗汉果之乡”,

具有一套较完整、

成熟的罗汉果种植加工技术,

产量、出口量均遥居全国之首。

位于永福县的中国罗汉果特优区种植示范基地。 陈冠言 摄

桂林是中国最早对外开放的旅游城市,

也是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首推的

中国四大旅游目的地之一。

如今,

桂林正打造世界一流的国际旅游胜地,

迎接世界各地的游客。

  作者:陈秋霞 赵琳露

【编辑:于晓】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