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立春日”出现两个版本 时区不同造差异——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生活新闻
    今年“立春日”出现两个版本 时区不同造差异
2009年02月04日 08:59 来源:东方早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两本2009年台历显示的立春日也不相同 早报记者 赵昀 图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翻开2009年的台历,不少细心的读者惊奇地发现,今年的立春日期居然有两种版本,一说是2月3日,另一说则是2月4日,究竟哪天才是真正的立春日?

  对此,天文专家给出答案,按照国家天文部门发布的权威时间,今年立春是北京时间2月4日0时50分,而若按照国际通用的格林尼治标准时间“世界时”,则为2月3日16时50分。因此两种版本是由历法计算及参照时间的标准不同而造成的。

  时区不同造成日期差异

  天文专家给出答案,按照国家天文部门发布的权威时间,今年立春是北京时间2月4日0时50分,而若按照格林尼治标准时间即“世界时”,则为2月3日16时50分。日历等可能由不同地方的厂家印制,因此而产生差异。

  按照国家天文部门发布的权威时间,今年立春是北京时间2月4日0时50分,而如果按照国际通用的格林尼治标准时间,也就是“世界时”,则为2月3日16时50分。

  昨天,张先生随手翻开桌上的台历发现,2月3日正巧是立春日。但他的同事王小姐则拿着手中的台历坚称,今年的立春应该是2月4日。好奇的张先生于是查看了另外几位同事桌上的台历发现,有的注明2月3日立春,而有的台历则以2月4日为立春日。

  对此,上海天文台有关专家指出,立春日期出现两种版本,并不是台历印刷错了,这些都是正确的立春时间,这是由历法的计算及厂家参照时间标准不同造成的。专家表示,2009年立春的时间是2月4日0时50分,也就是一天的交界点刚过去,按照北京时间,这时候就应该算是2月4日,也就是农历的年初十。如果按照其他地区的时间计算,可能还在2月3日。而日历等由不同地方的厂家印制,就可能因此产生差异。

  而南京大学天文系萧耐园教授的解释也大致相同:按照天文学上的定义,立春实际是太阳到达黄经315度的瞬间,和地球时间无关,而这一时刻在地球上根据自转会是不同时间,最大可能相差一天。按照国家天文部门发布的权威时间,今年立春是北京时间2月4日0时50分,而如果按照国际通用的格林尼治标准时间,也就是“世界时”,则为2月3日16时50分。

  牛年“两头春”无关凶吉

  农历己丑年从今年1月26日开始,直到2010年2月14日结束,这样就包含了两个立春日,即牛年正月初十立春(2009年2月4日)和同年腊月廿一再次立春(2010年2月4日)。

  另外,今年还出现了我国传统历法中的“一年两头春”现象。目前社会上有传言说,农历己丑年“两头春”,是60年一次的孤鸾年,有说法称春代表桃花,两次立春也就是二度春或是第二春的意思,也就是意味着婚姻不安定,恋爱中的男女容易分手,夫妻间离婚的会很多。

  “不会有什么异常。”对于牛年“两头春”以及明年无春等说法,上海天文台佘山站科普主管汤海鸣表示,市民不必担心,造成这些的原因只是农历和公历的不吻合而已。

  汤海鸣介绍说,立春等说法来自于我国的农历。就立春等节气而言,事实上日子的确定是农历跟着公历在走,当两个历法之间无法吻合时就会出现两头春和无春等现象,这在历法上屡有发生。

  农历己丑年中存在一个闰五月,这使得这个农历年的时间比较长,从今年1月26日开始,直到2010年的2月14日结束。这样己丑年就包含了两个立春日,即牛年的正月初十立春(2009年2月4日)和同年腊月廿一再次立春(2010年2月4日)。汤海鸣指出,牛年两头春与吉凶祸福无关。所以市民不用为此困扰。

  “立春”非气象意义入春

  本周中后期天气会稍好一些,但总体不会有特别晴朗的天气。专家提醒,立春时节乍暖还寒,公众着装要谨记“春捂秋冻”,慎防感冒。

  “立春”表示万物开始复苏,不过“立春”并非气象学上真正春天的开始。气象学上以“连续5天日平均气温超过10℃”作为真正春天的来临。不过据上海中心气象台预计,2月上旬旬平均气温在7℃左右,因此申城距离真正春天仍为时尚早。

  目前北方冷空气势力稍弱,申城主要受西南暖湿气流影响,天气也会时阴时雨,气温偏高,空气湿度较大。本周中后期天气会稍好一些,但是总体不会有特别晴朗的天气。

  专家提醒说,立春时节乍暖还寒,公众着装要谨记“春捂秋冻”,慎防感冒。专家同时建议,春季健身时以不出汗或微出汗为佳。若运动量过大,则会使津液消耗过多,损伤阳气。另外出汗过多,易受风寒。(吴艳 吴洁瑾 俞立严)

【编辑:张艳红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关于我们】-About us 】- 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供稿服务】-【法律声明】-【招聘信息】-【网站地图】-【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