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涌现老人结婚潮 清明婚比奥运婚更旺(图)——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生活新闻
    广州涌现老人结婚潮 清明婚比奥运婚更旺(图)
2009年04月17日 10:00 来源:广州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清明时节结婚热?

  七旬住院老人携中风老伴来补登记

  40年夫妻关系昨起才算数麻烦多多

  记者在荔湾区婚姻登记处采访了解到,工作人员每天接待约60对“新人”,原本的结婚淡季竟与结婚旺季持平,其中的50多对是老人家。据估计,广州每天近200对老人涌向各区婚姻登记处,他们都是为了领取计划生育奖励而奔来补办(领)迟来的结婚证的。

  昨日上午10时许,在荔湾区民政局一楼大堂,72岁的王伯歪着脑袋独自坐在轮椅上。由于脑部中风,他的左半身行动不便,他目光呆滞,嘴巴微微张开。71岁的老伴陈婆婆由亲友们看护着走上了二楼的婚姻登记处,领取夫妻俩40多年来的第一张结婚证。

  陈婆婆向记者表示,自己一周前因为肺炎住进广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至今没有出院。在接到计生奖申请规定的信息后,她只能走下病床,从派出所到办证中心,再到婚姻登记处,连续3天都是边住院吊针边奔波。领取结婚证必须双方到达现场,昨日早上,王伯在众人的搀扶下,今年以来第一次踏出家门。

  陈婆婆与王伯结婚时恰逢“文化大革命”,而且当时领取结婚证的观念也不强,所以夫妻关系一直只是记录在户口本上。但计生奖规定,王伯夫妻户口本上的夫妻关系不算数,必须在本月内出示结婚证。“很多老人家都是无奈地四处奔波。”陈婆婆说,“荔湾区的办证中心也是挤满了老人。”

  天河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的陈主任表示,之前曾经办理结婚证,却因日久而丢失不见的老人家,只需要翻查档案,重新补领,数十年的婚姻关系便可以得到重新承认。但对于从未办理过结婚证的老人们,他们重新补办的结婚证将只能证明即日起的婚姻关系。换而言之,像王伯跟陈婆婆这种情况的老人,补办的结婚证将无法证实他们之前的夫妻关系,势必对此后的种种申领造成麻烦。

  获悉此规定的陈婆婆表示,自己与老伴都是50年前的华工本科大学生,退休前都是工程师,而他们正在美国读书的独生女儿已经约40岁,无论是翻查单位记录,还是夫妻俩长年的关系,“都已经构成事实婚姻了。”为此,陈主任解释,老夫妻们可以通过法院认定夫妻关系。

  现场 登记的逾八成是老人

  在老城区,各区民政局里的婚姻登记处都在半月内迎来大量老人家。昨日上午,在荔湾区民政局二楼的婚姻登记大厅,记者看到申请结婚证的不再全是昔日的年轻面孔,斑白的头发、蹒跚的脚步——老人家们挤满了面积不过三四十平方米的大厅。

  荔湾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的张主任表示,最近的两个星期里,工作人员每天平均接待60对夫妻,其中只有约10对是年轻的新人,剩下的八成多,即50对左右的夫妻都是为了符合领取计划生育奖励要求,而补办或补领结婚证的老人家。

  在新城区天河区,婚姻登记处陈主任表示情况没有越秀、荔湾、海珠等老城区明显,但每天也有超过30对老年夫妻来补办或补领结婚证。有业内人员估算,在限时补领计生奖的近半月内,广州每天会有近200对老人涌向所在区的婚姻登记处。

  荔湾区民政局提示,市民可通过婚姻登记处24小时语音预约电话96020222进行预约,预约时按照语音提示输入男方或女方的身份证号码、预约登记日期等信息即可完成预约,可减少老人家们的奔波劳碌。

  清明本是结婚淡季

  如今比奥运婚更旺

  张主任表示,从婚姻登记的一般情况而言,注册结婚的高峰期一般都在5月份,还有9月至春节期间。由于恰逢清明时节,4月份一直是婚姻登记的淡季,平均每天接待不到10对新人,老年人更是少见。但今年同样是清明期间的4月,直至昨日,前来办理结婚证的老人家却始终维持在每天数10对以上,让人应接不暇。

  张主任说,去年8月8日奥运会开幕当天,是他们记忆中的结婚最高峰,全天共有约300对年轻人前来注册。“不过这半个月以来的每一天,工作人员却比奥运那天更辛苦。”她解释道,老人家普遍手脚不灵活,听力和反应都比较慢,往往需要工作人员多番指导。

  更有部分不会写字的老人家,连填表等工作都需要工作人员代劳。张主任说,相对于年轻人,服务一对老人家所用的时间约为5倍,而且更为辛苦与费神。(文/记者何道岚 图/记者冯昕)

【编辑:陈薇伊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