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广东大埔欲打造中国小吃新品牌——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生活新闻
    通讯:广东大埔欲打造中国小吃新品牌
2009年12月06日 18:56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中新网梅州12月6日电 题:广东大埔欲打造中国小吃新品牌

  作者 杨薇 丘佳纳 杨耀文

  地处梅、韩、汀三江交汇的广东梅州大埔县,一直扮演着为客家人越洋出海的交通枢纽和商旅重地,同时也能够博采众长,兼容各地风味。据了解,传统的大埔饮食受闽赣客家菜、潮汕饮食以及“官府文化”的交互影响而呈现出纷繁多彩、美味云集的成因。

  据大埔旅游局长黄周水介绍,大埔美食现有两百多种,有些美食已具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按当地人的说法,“大埔的小吃各色各样,吃一个星期都吃不完。”

  “客家人从中原迁徙到南方山区时,把中原饮食文化也随之带来。然而,聪明的大埔客家人把当地种植的谷类等原料同中原饮食文化、烹调技术充分融合,形成了独特的饮食习俗和菜肴品种。”广东烹饪协会客家菜专业委员会主任陈钢文表示,每道客家菜都能看出客家文化在迁徙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智慧的结晶。

  “客家酿豆腐,就起源于中原的民间习惯——逢年过节包饺子。”陈钢文进一步说到,早期的客家居民刚来山区时生活条件艰苦、交通闭塞,不易获得其它食物,因此耐久性较强的加工制品成为了客家饮食中的主流。“盐焗鸡就是客家人的发明。战乱时很多客家人从中原迁徙到南方,把鸡鸭等鲜肉放在盐缸里储存,方便携带,随时拿出来也可以吃。”

  而今,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山区经济的繁荣,对外经贸和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从客家山区走出来的海外侨胞回乡探亲、投资、旅游的人数的增加,客家菜也在不断地发展前进。

  “比如红烧海参,便是融合了印尼华人回来探亲时带回来的食料,还有燕窝,是引入了泰国的。”陈钢文介绍。

  “生态、绿色、营养、健康”是大埔小吃的特征。优良的地理环境和富饶的物产为大埔小吃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据了解,大埔县各大香稻基地、粟米种植基地、竹笋、仙人草、蔬菜等基地均采用无公害、无污染的有机材料。

  “我们计划申报‘中国小吃名县’称号,现已通过了初步的评审。若申请成功后,对大埔旅游产业发展具有巨大的战略意义。”大埔县办公室杨耀文向记者透露,大埔县正全力打造大规模的“小吃”产业经济链。“希望能和沙县小吃一样打造中国新的小吃品牌。”

  目前,大埔县出台了系列举措鼓励挖掘有代表性的大埔特色小吃和风味菜肴,经过统一包装后形成完整的大埔特色菜系。

  “尽量让它走出大埔、走出广东、走向全国。能让来大埔旅游的游客在当地尝到独特风味外,还能把美食带走。” “中国小吃名县”认定组组长、中国烹饪大师葛贤萼今天在接受记者表示,大埔美食不能完全依靠传统的手工式的操作工艺,需要往机械化、食品工业的方向发展,能让海内外都能品尝到大埔小吃。这样对大埔旅游和经济的发展有很大的推动。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