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儿时端午习俗 品现代端午短信——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生活新闻
    忆儿时端午习俗 品现代端午短信
2010年06月11日 14:05 来源:洛阳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周日后河观鸟,手机短信响起。哦,是朋友的祝福:“艾叶香,香满堂。蒿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提前祝你端阳节快乐!”

  哈哈,这端午祝福也太超前了,这才6月6日,还差10天呢。脑子一转,这貌似两年前的一则短信啊。对接我周围的环境:麦浪滚滚似金色的海洋,收割机像艘红色的船儿破浪前行。有人守望在地头,等待那船舱里流出金灿灿的麦粒儿;有人在点种玉米大豆,播下新一轮的希望。果园里杏子黄澄澄,桃子红彤彤,城里人携家带口逛园子摘果子,果农只管过秤收银子,买者卖者脸上都挂着满足的笑意。田埂上有农妇在割艾草,一边割还一边埋怨着,这么早都被人割得差不多了。呵呵,早有人准备着过端午了。我忽然感觉这则短信很有生命力哪!

  触景生情,大拇指快速运动:“杏儿黄,麦上场。芒种催人迎端阳,一村之人喜若狂。你来点豆,我来插秧,五月人倍忙。呵呵,伙计,再忙别误过端阳!”

  端午,在我们老家给念转了音儿,叫五月耽误。大人们见了小孩子,都会亲切地打趣儿:耽误了没有?五月端午吃粽子就不用说了。大人们头一天就扎堆凑伙包了一筐又一筐,晚饭后搁在大铁锅里用柴火煮,约摸快熟了,把灶膛里的火炭封到一起,一直焖到第二天清早。满院子飘着苇叶和糯米的清香,馋得娃儿们一夜都睡不着觉。再流口水,也要等到天明揭锅啊。母亲们把那些周周正正的、大小均匀的粽子挑出来,好探亲访友,剩余的才分给孩子们吃。那叫香甜啊!长大之后,好像再也没有吃过那么有滋有味儿的粽子。

  儿时的端午,很大程度上是女孩子的节日。小闺女们早早地都进入状态,从集上买来各种颜色的十字线,配成所谓的五色线。还从大人们的做活筐里搜寻好多的碎花布,剪成三角的、方的或者圆的小片,拼到一起,缝成五颜六色的小袋子,形状各异,有鸡心、元宝,质地有锦囊、布袋,可多种了。之后,又去找来好多的香料装进去,就成了香袋。香袋还要装饰穗子,便将更碎的布尖儿剪成小圆片,有指甲盖那么大小,把干了的蒜梗剥干净,剪成半厘米长短的小节儿,用红线将一片布一根蒜梗节穿到一起,再剪些两寸长的五色线做穗穗连接,缀到香袋底下,最后把五色线捻成纳鞋底绳子般粗细,把香袋的口穿起来,算作挂绳吧。这时候,一个好看清香的香袋就做成了。这是端午节女孩子们的重头戏。

  除了做香袋,还有缠“粽子”,这也是女儿们的细法活。把牛皮纸裁成宽度不等的长条,包上香料,叠成粽子形状,再用五色线一道道细细密密地缠了,按照等差大小一个个穿起来,再穿上穗穗,一个香甜漂亮的粽子串串就成了。可挂在香袋上,也可单独戴。

  到了端午这一天,姑娘们凑到一起,把自己的香袋、“粽子”亮出来,比比看谁的心灵、谁的手巧。女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议论点评,相互交换着各自的精品绝活,开心得跟小鸟一般。我从小跟着姑婆,学会了很多女红,到这一天可露脸了,带去的香包、“粽子”一会儿就被姐妹们抢光了。看着她们的高兴劲儿,我心里别提有多大成就感。弟弟妹妹因了我这个巧手的大姐也很神气,脖子上挂着“粽子”、香囊,手腕、脚脖上都绑着五色绳,其实就是现在的手链脚链。当时我还给五色线的一端穿上个小鸡心或者“小粽子”,应该叫做坠儿吧。戴上香袋绑上五色线,说是蛇虫看见了都吓得不敢咬呢。

  端午一大早,趁太阳还没有出来的光景,全家人都去地里割艾草,回来插在门脑上,避邪驱蚊虫。还薅来很多车前子草,熬一大锅水,说喝了败火,一夏不生病。然后再煮鸡蛋,还加上当年的新蒜头一起煮,说吃了败毒,一年不出脓包不长疖子。耳朵眼、耳朵根、鼻子、眼、额头上,身体好多部位都抹了雄黄酒,像现在涂香水一样,说是夏天睡到地上防蚰蜒。

  好想回到儿时的端午,好想把儿时的端午送给奔波劳碌的亲朋好友。好在端午这个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法定化了,人们可以放松心情,忘却烦劳,仔仔细细香香甜甜地过个节喽。

  写到这里,突然想编一则短信给所有的朋友:“玩香包,吃粽子,香香甜甜。五色线,手脚缠,蛇虫不沾。煮鸡蛋,加大蒜,疖肿靠边。 薅艾条,插门边,驱邪平安。过端午,谢政府,喜庆延年!亲爱的朋友,您可别耽误了啊!”

参与互动(0)
【编辑:陈薇伊】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