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育障碍:每八对夫妇中就有一对(图)——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生活新闻

生育障碍:每八对夫妇中就有一对(图)

2010年06月25日 08:33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如今医疗水平越来越发达了,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了,但想生个孩子却越来越难。

  又是保胎又是做“羊水穿刺”,程英(化名)为了生个孩子这几个月就没消停过,然而她却总说自己还算是幸运的,“比起那些因胎儿有问题被迫引产或"胎死腹中"的孕妇,自己遭的这点罪也就不算什么了!”

  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生殖与遗传医疗中心候诊处每天都是人潮涌动,许多被生育问题所困扰的夫妇站在那里,就像等待“宣判”。“以前曾有过两次怀孕,但由于工作忙就没有要,随着年龄的增长,现在想要了吧,却怎么也怀不上了。”一对外地夫妇告诉记者。

  近日公布的《中国不孕不育现状调研报告》显示,我国平均每8对夫妻中就有一对遭遇生育困境,而且不能生育的夫妻呈年轻化的趋势。不孕不育人群比例从上世纪70年代的1%—2%,上升至今天的10%—15%,30年增长10倍左右。世界卫生组织预测,继心脑血管病和肿瘤之后,不孕不育将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第三大疾病。

  想生个孩子怎么这么难

  今年36岁的程英,在家里保了几个月的胎,终于挺着大肚子来上班了。“现在应该算是安全期了,可以轻松享受一下怀孕的美好滋味了。”程英幸福地摸着肚子笑着说。

  在一家国企工作的程英本来就属于晚婚模范,再加上单位加班倒班的无规律性工作让“生一个宝宝”家庭计划一拖再拖。年初发现自己怀上宝宝后程英倍加小心,然而不祥之兆还是发生了。“大概在怀孕7周左右时,我开始出现先兆流产现象,”伴随着下腹的坠胀与疼痛,程英心惊胆战地赶到医院,“医院的解释很简单:先兆流产。”经过一系列的检查后,医院给她开了一大堆保胎药和病假条要求回家卧床休息——保胎。

  这期间,为了保住肚子里的孩子,程英每天要吃下大量的保胎药、维生素E等营养药,在家里还不能乱动,伴随着怀孕初期的各种妊娠反应,程英说,那一段每天躺在床上尽为胎儿的健康担心了,“吃了这么多药,这孩子生下来能好吗?”

  怀孕第5个月的孕前检查时,程英又被医生告之,“胎心有些不齐,加之高龄产妇的问题,需要做"羊水穿刺",进一步鉴定胎儿的健康状况”。看着医生在一旁认真讲述的样子,程女士用“快疯了”来形容当时的心情,“脑子一片空白,我这生个孩子也忒累了!”

  等待做“羊水穿刺”之前又做了大量的检查,医生的回答总是模棱两可,这让程英本来就揪着的心更放不下了,“每天都是在这种担心中度过的,太痛苦了”。而做“羊水穿刺”同样是一个令所有做检查的孕妇难以接受的决定。在长长的细针穿入腹部的那一刻,程英说,“为了孩子,那个疼痛还能忍受。”“羊水穿刺”结果出来后,医生给出的解释还算满意,“目前胎儿没有太大问题。”

  “我一直认为我是最"倒霉"的孕妇,但每次到医院做检查时,我发现发生在我身上的问题在许多孕妇身上就不算问题,和她们比我还算幸运的呢!”

  程英说在她还在保胎检查过程中时,和自己一起做检查的一个孕妇就发生了胎儿在生长初期突然“胎死腹中”,不得不做流产拿掉胎儿;还有的在做“羊水穿刺”后检查出问题,而在5、6个月时去做引产的;还有的从刚一怀孕开始就在医院里一直保胎保到最后生了的……天天陪着程英跑医院的程妈妈总是对女儿念叨“我生了你们仨,就没这么费劲过。现在医疗水平越来越发达了,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了,怎么想生个孩子反倒越来越难了呢?”

  不孕不育越来越严重

  “不孕不育问题的确越来越严重,不孕不育的发生率正在呈上升趋势。”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生殖与遗传医疗中心专家徐阳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现在不少年轻人都抱有“先事业后baby”的想法,忙于事业打拼,一再推迟结婚生育时间,身体劳损透支,等想要孩子时,生育能力已明显下降。

  医学调查显示,目前我国不孕夫妇已达到9.3%,也就是10对夫妇就有1对患有不孕症。专家解释说,不孕不育包含两个概念,一对育龄夫妇在没有采取任何避孕措施的情况下正常夫妻生活一年以上没有受孕,叫不孕。而不育包括不孕和曾经怀孕,但因众多因素不能得到一个健康的活婴,因此说不育的内涵更大范围更广。

  “以北大妇产医院为例,20多年前平均每个妇科医生每周大概接诊一、二例月经紊乱、内分泌失调的患者,而现在妇科普通门诊的医生每天都可能遇到此类患者5、6例。”徐阳说,内分泌失调具体表现为女性月经紊乱,多数情况是由于排卵不好引起的,这些患者都是潜在的生育困难人群。

  大量医学资料也显示,目前中国育龄男子的精子数量和质量较以往都有明显下降,徐阳说,“这是一个世界性问题,并不仅仅是中国目前存在的问题。”另据世卫组织资料显示,人类精子质量正在全球范围内不断下降。与70年前相比,目前男性精子数目降低40%以上,精子密度几乎下降了一半,平均每年下降1%。

  “每天的门诊量可以用"供不应求"来形容。”徐阳说,“随着生活水准和知识水平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不孕不育夫妇选择就医,而且是选择更专业的专科门诊来就诊。”

参与互动(0)
【编辑:陈薇伊】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