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参与全球治理要统筹给力与量力的关系

2016年10月10日 10:26 来源:学习时报 参与互动 

  参与全球治理要统筹给力与量力的关系

  作者:刘建飞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五次集体学习时就“加强合作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发表了重要讲话,论述了中国参与全球治理已经取得的成就和未来的战略方针。他特别强调:“我们要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主动承担国际责任,但也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笔者以为,这就是未来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基本战略方针,其要义就是要统筹好积极参与、承担国际责任与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之间的关系,简言之就是给力与量力的关系。

  中国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和发展中的大国,需要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并在这个过程中“推动改革全球治理体系中不公正不合理的安排”。这就是要积极作为、给力,为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主要体现在治理主体、治理规则和治理机制上,首先是治理主体,因为主体的结构决定规则和机制。在现有全球治理的主体中,西方发达国家及其集团占主导地位,它们试图继续垄断全球治理规则的制定权。新兴国家必须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才能逐渐改变治理主体的结构,扩大发展中国家的话语权。二十国集团的兴起表明,新兴国家在全球治理主体中的地位正快速提升。

  中国致力于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就需要在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改变治理主体结构的同时,促进全球治理规则的改革。西方大国是现有全球治理体系的主要受益者,它们缺乏变革全球治理体系的动力。中国要深度参与全球治理体系并推进其变革,就必须提出自己的理念和方案,贡献中国智慧。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提出了许多外交新理念,尤其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和新型国际关系,完全适用于全球治理。可以说,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全球治理的目标,新型国际关系就是全球治理最重要的基石。虽然全球治理的主体包括非国家行为体,但是主权国家仍然是基本主体,所以,良好的国家间关系是保证全球治理顺利推进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

  我们需要在提出中国方案上多下功夫。中国方案应主要聚焦在规则制定和治理机制创新上。在联合国改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等经济治理机制改革等问题上,中国要主动发声,提出制定规则的主张,并在其中更多地反映广大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新兴国家的诉求。在机制创新上,一方面是完善现有机制,比如二十国集团,可推动其进一步制度化并将功能由经济领域逐步向政治安全领域扩展;另一方面也可以适时构建新的机制。构建新机制的目的并不是要破旧立新,完全取代现有机制,而是对现有机制进行补充,同时对现有机制改革形成压力,促进其加快改革步伐。中国推动成立亚投行就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扩大新兴国家的份额和投票权起到了促进作用。

  但是,中国毕竟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自己的国力还相当有限,与西方大国的国力差距依然十分明显。所以,中国在参与全球治理时必须量力而行、尽力而为,不能做力所不能及的事情,特别是要避免使自己成为国际矛盾的焦点。中国在未来相当长时间内的首要任务还是集中精力发展自己,因此,参与全球治理要与国内发展统筹兼顾,切实践行将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同世界各国人民的利益结合起来的理念。

  要统筹好给力与量力的关系,就必须加强国际合作。“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是国际社会大家的事”,因此就必须“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使关于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主张转化为各方共识,形成一致行动”。

  在加强合作上,需要特别关注同发达国家的合作。全球治理体系变革难免要触及发达国家的利益,所以在提出中国方案时应当顾及发达国家的诉求和心态,如果因为参与全球治理而导致中国同发达国家的对抗,那一方面不符合中国的根本利益,另一方面也不利于全球治理的推进,不利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编辑:王忠会】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